分享

我还不够好,但我决定放过自己

 牛寳寳 2021-06-11

本文是三个圈版《心》的编辑手记。仅以此文,献给每一个曾经或正在经历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的人。希望《心》会给你原谅自己的力量。

01 我们渴望纯白无瑕的一切,可人心却总是如此的复杂

翻开《心》的第一页,你会看见这样一句话:“在洁白的东西上喷溅到一滴污渍,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痛苦。”

年幼时的世界,总是非黑即白的。我们喜爱着童话里美丽善良像雪一样纯白的公主,对邪恶黑暗的坏人嗤之以鼻。

可说不清哪一天起,黑色的阴影渐渐侵入我们的世界。也许是本该温柔无私的父母,因为自己的压力毫无理由地冲你大发脾气的那天;也许是本该公正高洁的老师,因为偏见对你大加指责的那天;也许是本该友爱善良的朋友,被发现在背后悄悄传你的闲话的那天。

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成长。越成长,黑与白的界限越不分明。

而最让人痛苦的是,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也早已不再是年少时洁白无瑕的样子。

我也一样。

我会偷偷嫉妒和我最亲密的朋友,嫉妒她有我求而不得的美满家庭,有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哪怕我明知道她对我的关爱是多么真诚和无私。

我会以吵架为借口,故意说一些伤害父母的话,偷偷享受这份报复的快意,又在看见他们伤心的样子时不断谴责自己。

我会逃避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开口、不提起、假装不想要,来躲避可能迎来的失望。

这些隐秘的情绪,我从不会对任何人讲起。可这份只有自己知道的卑劣和懦弱,仍然在无数个无人知晓的夜晚折磨着我。

直到我遇见《心》。

02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其实是因为对自己的期待

每一个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心中一定有一个“足够好”的标准。

就像《心》中的先生。

先生对自己的朋友心生嫉妒,不断下意识地对他出言刺激,最终导致朋友K崩溃自杀。从结果来看,他无疑是做了一件极坏的事。

可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恶人,大可为自己寻些借口,从此轻松的度过一生。而不是将朋友的死归咎于自己,从此一生痛苦自责,甚至最终自尽。

他认为,只有完全无私的人才是一个“足够好”的好人。因此产生了嫉妒之心的他,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善良的好人。这使他对自己失望,最终自我毁灭。

可对朋友心生嫉妒的他,难道就是一个坏人了吗?

也许他不如他心中想的那样好。可直到死都疼爱妻子、友爱后辈,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责问的他,到底还是这世上一个善良的好人。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厌恶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不够好,而是你心中那个“足够好”的标准太高、太虚假。

正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美好、善良、孝顺、勤奋、积极……所以在背离自己心中的期待时,才会那么的痛苦。

因为向往美好,内心拥有期待,才会痛苦,才会自责。

哪怕你现在仍然无法认为自己足够好,但仍然应该承认,拥有这些期待和向往的你,已经好过这世上活得麻木的许多人。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却往往对别人宽容。

总是太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原谅了别人,却把错误算在自己头上。

书中的两位主人公也是这样。K死去的时候,从未曾责怪过先生,他责怪的是自己的软弱。先生死去的时候,也只是责怪自己,而把善良留给妻子和后辈。

原谅自己,总是要比原谅别人来的难得多。

虽然艰难,仍然希望读完这本书的你,会踏出原谅自己的第一步。

03 也许我还不够好,但仍然想把这本书献给需要它的你。

《心》是我作为图书编辑做出的第一本书。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编辑对待自己的第一本书,都像我一样忐忑、焦虑、期待又敬畏。

日本的文豪虽然多,可如果只列举一个国民级的大作家,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夏目漱石。

他是日本首个被印在纸币上的作家,他是日本毫无争议的“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

他对人心的剖析之深透,对文字运用之精妙,绝对配得上鲁迅“当世无匹敌者”的评价。

而《心》是他的至高杰作,是日本文学史上单本销量最高的传奇之作,是一本日本人人都读过的国民级必读书。

能成为这样一本书的责编,我既激动又害怕。

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配得上这么好的书。我也害怕,我何德何能,我真的能做得到配得上这本书吗。

于是做这本书时,我的第一目标,也是唯一的目标,只能是谦卑地去力图还原夏目漱石笔下的文字。

在寻找译者时,我们放弃了一些名气很大的已有译本,也放弃了去寻找非常知名的译者老师,选择了曾和我们合作过《我是猫》的青年译者黄悦生老师。

感谢译者老师的付出,我们收获了一版语言清新流畅,绝不卖弄文采,尽可能还原夏目漱石口语化、平淡简洁的文字风格的《心》。

直到新书上市,《心》迅速地挤进了当当新书榜前几名。新书刚上市不到一周,就迎来了第一次加印。

也许我看到了一些对我,对我们这版《心》肯定的曙光。

可害怕、敬畏、焦虑、焦灼,仍然没有离开我。我仍然会在一些晚上偷偷躲在被子里焦虑得睡不着觉,害怕自己这本书做的不够好,配不上大家的喜爱,配不上夏目漱石的文字。

可如今的我也能渐渐学着和这种焦虑、自我怀疑去和平共处。

因为《心》让我知道,所有的觉得自己不够好,都是出于爱和期待。

因为我热爱这本书,所以我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我永远有更好的空间。

也许我还不够好,也许我永远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足够配得上这样好的一本书。

但我仍然想把这样一本历经百年,依然足够打动人心的好书,献给像我一样仍然在怀疑、厌恶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

我不敢说这是一本足以拯救人心的书,但至少,读完这本书的你,会对人性、对自己多上一丝宽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