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省茶叶抽检爆出草甘膦安全问题!其“致癌”结论曾引发路透社与IARC的一场Battle

 说茶 2021-06-11

7月27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3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信息显示在21批次的茶叶及相关制品中,有3批次茶叶因草甘膦检出值超标而不合格。草甘膦是科研界的“绯闻明星”,它“可能致癌”的话题一直在国际上存在巨大争议。

标称景德镇三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婺源茶(绿茶)(生产日期/批号:2018-2-2),草甘膦检出值1.6 mg/kg,标准规定为≤1mg/kg;

标称景德镇三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婺源茶(绿茶)(生产日期/批号:2018-3-25),草甘膦检出值1.5 mg/kg,标准规定为≤1mg/kg;

标称景德镇三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婺源茶(绿茶)(生产日期/批号:2018-4-2),草甘膦检出值1.7 mg/kg,标准规定为≤1mg/kg。

草甘膦“致癌说”始末

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有超过40年的使用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除草剂,年销售值一直居农药之首。但草甘膦是否对人体有害和导致癌症,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法国政府在2017年已经全面禁止草甘膦及其衍生产品的使用。

正方(无害)

1、草甘膦安全性高

草甘膦安全性高,低毒性,大鼠口服后半数致死量为4300mg/kg。

2、草甘膦易降解

有说法称科研团体先后对草甘膦做了超过300个的独立毒理学研究,表明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存在蓄积的问题。

3、草甘膦的致癌风险不大

在食用过多的情况下,会危及人体健康,并会造成肝肾、黏膜(消化道、皮肤)、神经、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但大量的动物实验也表明了草甘膦没有明显的致突变性或者致畸性。所以,即便草甘膦有未知的致癌风险也不是很大。而且在2015年11月15日,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EFSA)公布一项评估报告认为,农药草甘膦“可能不会致癌”

反方(有害)

1、草甘膦的毒性易对健康构成威胁

2012年9月,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团队)的试验研究证明,水中仅含有5g/kg(即5ppm)微量草甘膦,即对受试老鼠的健康构成明显损害。

美国环保局也曾明确指出,草甘膦会导致肾脏问题和生育困难(Kidney problems; reproductive difficulties),目前美国现行饮用水标准对草甘膦的规定是不得超过0.7mg/L。

2、草甘膦不易降解

2013年6月13日,《欧洲地球之友》公布了对欧洲18个国家城市居民182位志愿者尿样进行草甘膦残留含量检测的结果:平均讲,44%的尿样发现草甘膦残留,马耳他、德国、英国、波兰、荷兰、捷克尿样中检测到草甘膦残留的比例高达60%-90%之间;比利时、拉脱维亚与塞浦路斯检测到草甘膦残留的比例也达到50%-55%。草甘膦在这些志愿者尿液中的含量约为0.1~1ng/L。意味着草甘膦并非像孟山都所宣传的那样容易降解,残留在人体内的一部分会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而剩下的一部分则会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个器官。

3、草甘膦易引发致癌

2015年初,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认定孟山都的农药草甘膦可能致癌,这份研究报告来自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官方网站。报告称,从2001年以来,该机构对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草甘膦农药可能会引发淋巴腺癌和肺癌,具有遗传毒性,这一农药及其衍生产品都会损坏生物基因,对动物与人类均有致癌性,将其划为2A类致癌物。这是WHO首次确认草甘膦与癌症有关联。

泰国科学家曾在2013年6月发布的论文《草甘膦通过雌激素受体蛋白诱发人类乳腺癌细胞增长》,揭示了极低浓度的草甘膦(约合0.000169 ng/L~169ng/L ),即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具有致癌作用。此论文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文献库网站收录。

关于草甘膦的争议在2017年甚至引起了路透社和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一场口舌之战。

路透社在2017年10月19日大篇幅报道《在对草甘膦的审查中,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署修改删除了“非致癌”的研究结果》:指控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涉嫌操纵草甘膦评估结果:凡是否认草甘膦可能致癌的结论,或是被删除,或是被用中性或肯定的结论代替,最终得出草甘膦致癌的结论。

IARC在2017年10月24日发布了回应的公开信《IARC拒绝路透社报道中的错误声明》:草甘膦被划为2A类致癌物是独立专家组研讨之后一致得出的意见,评估不存在操纵;修改删除掉的内容多是大型跨国农业公司孟山都自己的研究。

在没有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中立评判之前,我们很难说谁是谁非。

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保护茶园生态环境,维护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各地的茶产区政府相继出台关于“禁用除草剂”等相关政策。

2013年,江西婺源县开始实行有机茶园“投入品”准入管理,禁止销售除草剂进入有机茶园;2015年,安徽霍山县禁止在茶园中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同年,贵州纳雍县发布关于禁止销售使用除草剂等农药的通告;2017年,福建安溪县全面禁用除草剂,并组织调研组对此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抽查……

从茶园到茶杯,从源头抓起茶叶的安全问题是近年来茶行业一直喊的口号,既然关于草甘膦的争议如此之大,倒不如禁用此类产品,防范于未然。但禁用真的容易吗?

除草是农业种植等领域的刚性需求,靠人工或者机器除草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草甘膦成本低,对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植物的都有着良好的除草效果,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能够替代它的产品。

在禁用除草剂之后,茶园管理只能通过科学耕锄施肥、茶园行间铺草、使用除草机等技术清除杂草,但效率不免受到影响,所以在找到更有效的替代品、技术,草铵膦依然会存在茶叶种植中。但消费者也不必诚惶诚恐,所有农残的危险性都是与剂量一起讨论的,只要遵守规范要求,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茶叶的安全性依旧没有问题。

撰文 / 余洁云

编辑 / 余洁云

责编 / 萧 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