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习题课件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6 图表图像题
2021-06-11 | 阅:  转:  |  分享 
  
8.【中考?河北】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点拨】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
减小,但不会减小到零,故A错误。9.【2020?湘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丙60(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________。乙>甲>丙(4)如图2所示,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
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B10.【中考?湘潭】如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回答:(1)在图1中,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g。(2)甲、丙在__________℃时溶解度相
等。60t1(3)图1中,若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
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晶体都不含结晶水)。乙>甲>丙(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
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若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40℃D.无法确定C沪教版
九年级下习题链接期末高频考点专训期末高频考点专训期末高频考点专训期末高频考点专训期末高频考点专训专训6
图表图像题C1234提示:点击进入讲评答案呈现5A678910BABD
1.【中考?攀枝花】已知常温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
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纯碱溶液D.硝酸银溶液C【
点拨】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
液呈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又和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显中性的氯化钠,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当
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时,溶液的pH又升高,故C正确。2.【中考?常州】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
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1)烧杯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HCl===NaCl
+H2O(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填“6”“1
2”或“16”)。HCl1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
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方法规律】本题利用图像分析法解答。利用溶液的pH图像来分析化学变化时,首先要清楚反应中各物质的酸碱性,再
结合pH的变化分析反应的进行状况(恰好完全反应或一种反应物过量)。(1)在烧杯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2)仪器A中是
盐酸,溶质是HCl。(3)根据图2和图3的信息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3中V的数值最接
近12。(4)在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故A正确;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pH<
7,溶液呈酸性,溶质是NaCl和HCl,氯化氢会在蒸发过程中逸散,所得固体为纯净物,故B正确;图2中在c点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
应,c→d所示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会增加,故C错误;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3.某溶液可能含有盐
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
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B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
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7
.1g【点拨】由图像可知一开始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没有沉淀,反应一段时间后又产生了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没有H2SO4,否则一开
始即生成沉淀,一定含有盐酸和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故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溶液一
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故B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一定没有硫酸钡,故C错误;由于盐酸
的质量不知道,所以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钡的质量无法计算,b点时消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无法计算,故D错误。4.【中考?武汉】有一包白色固
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
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
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减小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
足量水溶解,加_____________,过滤;再向滤液中加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硝酸钠、硝酸钡、硝酸过量稀硝
酸硝酸银溶液5.【中考?荆州】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
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之间的关系的是()B【点拨】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
aOH溶液,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开始时不会出现氢氧化铜沉淀,当硫酸反应完后才开始生成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
淀质量不再增加,故选B。6.【中考?陕西】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
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
中不存在NaOH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D【点拨】往CuSO4溶液中逐滴滴加NaO
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Oa段:CuSO4+2NaOH===Cu(OH)2↓+Na2SO4;后滴加盐酸,ac段发生的反应为Cu(OH)
2+2HCl===CuCl2+2H2O,a点时CuSO4可能过量,D错误。7.【2020?绥化】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图①是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B.图②是用氯酸钾和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C.图③是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D.图④是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点拨
】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开始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锌的质量相同,最后酸过量,等质量的氧化锌比氢
氧化锌生成的氯化锌多,A正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B错误;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大,C错误;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始终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沪教版九年级下习题链接期末高频考点专训期末高频考点专训期末高频考点专训期末高频考点专训
献花(0)
+1
(本文系中高考加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