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扁叶蝉的识别与防控

 问茶Leo 2021-06-11
2015年2—3月,笔者在贵州省贵阳市黔中茶园基地调查茶园病虫害时发现了1种体形扁扁的叶蝉发生为害(图1-a、图1-b),通过田间目测及网捕后发现其发生数量很大(图1-c),此时正值春茶采收期,受害茶树长势衰弱,新叶纤薄,并且叶片焦边糊叶的情况也比较多(图1-d)。这种叶蝉成虫和若虫体形均扁平,经鉴定为茶扁叶蝉(Chanohirata theae)。

图片

注:a-成虫,b-若虫,c-单网捕虫量(2015年3月29日),d-扁叶蝉为害及春茶长势(2015年2月13日)。

图1 为害茶树的扁叶蝉

一、分类与分布


茶扁叶蝉隶属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扁叶蝉族(Penthimiini),网翅叶蝉属(Chanohirata)。茶扁叶蝉最早由日本学者Matsumura依据采自茶树上的模式标本建立,归入扁叶蝉属(Penthimia),后来Hayashi和Machida以该种类为模式种建立了网翅叶蝉属(Chanohirata)。茶扁叶蝉已知分布区域包括我国河南、安徽、浙江、贵州、台湾等省,国外还分布于日本。


二、形态特征


1. 成虫

茶扁叶蝉成虫体连翅长3.7~4.6 mm,雌虫个体通常稍大于雄虫。头部、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黄白色,具大量蠕虫状黑褐纹,雌虫活体明显泛黄绿,雄虫色泽偏暗;单眼透明,复眼灰褐色至黑褐色;前翅乳白色,沿翅脉具断续细线纹,爪片域具大量蠕虫纹或小黑点斑,革片域、基域和中域具蠕虫纹,爪片端部、革片中央和外缘常具黑色大斑,第二、三、四端室中部有 1黑点,第三和第四端室近端域或有1黑斑(图 2);体腹面黑色,腹部各节腹面后缘和侧缘具黄白边。

图片

图2 茶扁叶蝉成虫交配(左雌右雄)

2. 卵

茶扁叶蝉的卵(图 3)为扁椭圆形,长0.9~1.0 mm,宽0.4~0.5 mm。初产时乳白色,半透明,后颜色渐变为黄色,不透明;近孵化时可见红褐色圆形复眼1对,腹部分节明显。

图片注:a-自然状态,b-人为剥开后。

图3 茶扁叶蝉卵


3. 若虫

茶扁叶蝉若虫共5个龄期。1龄体长1.0~1.2 mm,初孵时黄白色,后颜色逐渐加深,后变为黑色,复眼红褐色,体背面散布白色颗粒状斑点,前胸背板后缘中部、中胸小盾片、后胸背板后缘中部白色;2龄1.3~1.5 mm,体背白色斑点逐步变为黄白色,前翅翅芽开始显露;3龄1.7~1.9 mm,体背黄白斑点渐密,前翅翅芽伸达后胸背板1/3处;4龄2.1~2.6 mm,前翅翅芽伸达后胸背板2/3处;5龄2.9~3.5 mm,黄褐色,后翅翅芽开始显露,前翅翅芽与后翅翅芽平齐或略长于后者(图1-b)。


三、生活习性


茶扁叶蝉以5龄若虫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越冬,在贵州贵阳年发生2代。翌年3月中旬开始羽化,一般雄成虫先羽化,4月上旬前羽化的多为雄成虫,4月中、下旬则为雌成虫羽化盛期。4月上旬雌成虫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于 5 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8月中旬第二代若虫开始孵化,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可见世代重叠,11月上旬第二代若虫几乎全部蜕为5龄,随后开始越冬。成虫喜在白天交配,交配1~2 d后开始产卵,产卵历期最长可达 28 d,产卵时,产卵器首先划破叶片角质层,并深至叶肉组织,后做前后摆动形成产卵槽,最后卵粒经过产卵瓣产至卵槽内,形成“鼓包”状(图3),自然条件下茶扁叶蝉单片叶片只产 1 粒或少数几粒卵,室内饲养条件单片叶片卵粒数可达几十粒。若虫多在清晨至上午孵化;若虫喜静伏于茶树叶片正面取食或栖息。成虫善跳能飞,横向爬行迅速,喜静伏于叶片正面栖息和取食,具较强的趋光和趋黄性。

四、防治方法


茶扁叶蝉是茶园偶发性害虫,可结合防治茶小绿叶蝉或茶棍蓟马等常发性害虫进行兼治。
1
光色诱杀

在成虫发生前期布置黄板或打开诱虫灯,可诱杀部分成虫(图4)。

图片

图4 黄板诱杀茶扁叶蝉成虫

2
天敌生态控制
调查发现茶园中存在较为丰富的茶扁叶蝉自然天敌资源,包括捕食性天敌螳螂、蜘蛛,寄生性天敌寄生蜂(柄翅缨小蜂 Gonatocerus sp.)、寄生蝇(Tomosvaryella sp.)等以及一些寄生真菌(图5)。应注意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资源。

图片

图5 茶扁叶蝉寄生真菌

3
化学防治
于茶扁叶蝉若虫低龄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喷施15%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或240 g/L虫螨腈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2021年第6期P18-20,《茶扁叶蝉的识别与防控》,作者:孟泽洪,李帅,周玉锋。

图片

作者简介

孟泽洪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植保创新团队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茶树昆虫鉴定、茶树害虫生物学、叶蝉类昆虫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编著《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六十七卷 半翅目 叶蝉科(二)大叶蝉亚科》(第二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计划等多个项目。近年来,对贵州茶区茶树小绿叶蝉、茶尺蠖、毛股沟臀肖叶甲等主要害虫类群进行了鉴定或订正,发现了茶树新害虫山香圆平背粉虱,首次报道了茶树害虫茶扁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茶树品种对茶棍蓟马和茶小绿叶蝉抗性方面的研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