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本甲 | |
汉帛书本甲 | □□□□□□□□□□□□□□□□德上德□□以為也上仁為之□□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攘臂而乃之故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義而□□□□□□□□□□而亂之首也□□□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實不居亓華故去皮取此 |
汉帛书本乙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德上德為而以為也上仁為之而以為也上德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義失義而句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不居亓泊居亓實而不居亓華故去罷取此 |
汉河上公本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魏王弼本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本人校订本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楚简本甲 | |
汉帛书本甲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宁神得一以浴得一以盈侯□□□而以為正亓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將恐□胃地毋□□將恐發胃神毋已□恐歇胃浴毋已盈將將恐渴胃侯王毋已貴□□□□□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此亓賤□□与非□故致數与与是故不欲□□若玉硌□□□ |
汉帛书本乙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亓至也胃天毋已清將恐蓮地毋已宁將恐發神毋□□將恐歇谷毋已□將恐渴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故必貴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此亓賤之本与非也故至數輿輿是故不欲祿祿如玉而硌=若石 |
汉河上公本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
魏王弼本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
本人校订本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欤,非也?故致数舆与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
| |
楚简本乙 | 上士闻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是以建言又之:明道女费,迟道女〈类,进〉道若退。上德如浴,大白女辱,广德女不足。建德女〈揄,质〉贞女(如)愉。大方亡禺,大器曼成,大音希圣。天象亡型,道〈褒亡名〉。 |
汉帛书本甲 | □□□□□□□□□□□□□□□□□□□□□□□□□□□□□□□□□□□□□□□□□□□□□□□□□□□□□□□□□□□□□□□□□□□□□□□□□□□□□□□□□□□□□□□□□□□□道善□□□□ |
汉帛书本乙 | 上□□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質□□□大方禺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天象刑道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
汉河上公本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魏王弼本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光而不耀。 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本人校订本 |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揄,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慢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
| |
楚简本甲 | 返也者,道〈之〉僮也。溺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勿生於又,生於亡。 |
汉帛书本甲 | □□□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 |
汉帛书本乙 | 反也者道之動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於 |
汉河上公本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魏王弼本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本人校订本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
楚简本甲 | |
汉帛书本甲 | □□□□□□□□□□□□□□□□□□□□中气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之□□□之而故人□□□議而教人故強良者不得死我□以為學父 |
汉帛书本乙 |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以為和人之所亞□□寡不而王公以自□□□□□□□=之而益□□□□□□□□□□□□□□□□□吾將以□□父 |
汉河上公本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魏王弼本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本人校订本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
楚简本甲 | |
汉帛书本甲 | 天下之至□馳於天下之致堅有入於間五是以知為□□益也不□□教為之益□下希能及之矣 |
汉帛书本乙 | 天下之至□馳騁乎天下□□□□□□□吾是以□□□□□□□也不□□□□□□□□□□□□□□矣 |
汉河上公本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魏王弼本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闲(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本人校订本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
| |
楚简本甲 | 名与身孰新?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古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旧。 |
汉帛书本甲 | 名与身孰親身与貨孰多得与亡孰病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汉帛书本乙 | 名与□□□□□□□□□□□□□□□□□□□□□□□□□□□□□□□□□□□□ |
汉河上公本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魏王弼本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本人校订本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 |
楚简本甲 | 大成若缺,其用不币。大盈若中,其用不穷。大巧如拙,大成若诎,大植若屈。 |
汉帛书本甲 | 大成若缺亓用不幣大盈若亓用不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贏如 |
汉帛书本乙 | □□□□□□□□□盈若亓□□□□□□□□巧如拙□□□□□□□絀 |
汉河上公本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魏王弼本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辩因物而言,己无所造,故若讷也。 |
本人校订本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如拙,大贏如绌。 |
| |
楚简本乙 | 噪胜苍,青胜然(热),清清可以为天下定。 |
汉帛书本甲 | 胜寒靚胜炅請靚可以為天下正天下有道□走馬以糞天下道戎馬生於郊 |
汉帛书本乙 | 胜寒□□□□□□□□□□□天下有道□走馬以糞天下道戎馬生於郊 |
汉河上公本 | 躁胜寒,静则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魏王弼本 |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
本人校订本 | 噪胜苍,青胜燃,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 |
楚简本甲 |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惨乎欲得,化莫大乎不智足。智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
汉帛书本甲 | 罪莫大於可欲莫大於不知足咎莫 於欲得□□□□□恒足矣 |
汉帛书本乙 | 罪莫大於可欲禍□□□□□□□□□□□□□□□□□□足矣 |
汉河上公本 |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魏王弼本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本人校订本 |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