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城北十五里666 2021-06-12

我儿时就喜欢画画,小学时代学习书法,中学时代开始迷恋照相,大学时代酷爱摄影至今,几乎是无间断沉淀了五十年学习与摹仿、探索与赶超的自学过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摄影是见证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追求美好的文化载体,它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人文情怀、价值取向以及相关文学艺术不可分割。当下重温这些老照片,让我温故而知新。诸多影像清晰可见,留下了当时以摆拍为定式,以解说性影像为特征的时代印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留下的影像中,重现了学校恢复招生、高考、函授、夜大、开办社会成人自学考试的学生活动场面;重现了师生到工厂、农村调研走访、社会办学、文艺下乡演出场景;重现了辽宁大学师生在海城地震期间参加抗震救灾的辽、浑、太三河大会战,毕业学生援藏务农,校园内外学雷锋义务服务活动;重现了师生体育竞赛、学生民兵训练等实地影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这些图片,带有很强的时代烙印,是一代人珍贵的记忆。现在回首翻看这些片子,也使我对摄影有了更多的感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其一,摄影是观察和思考事物的阅读与传播方式。摄影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既有排它性、独特性,又有其相融相通的兼容性、借鉴性。作者不仅要注入思想、文化、价值判断要素去记录影像,更重要的还要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品质去创作影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其二,摄影是一门感观性、应用性很强并交叉于多专业领域的科学。依据摄影各门类的属性,需要真正构建具有摄影本体、本质、本真、本色而独到的视觉语境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摄影理论与实践可以广泛借鉴与物化国内外相关科学与技术。但终究要凝练为较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质、中国气派而又不可替代的独立学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其三,摄影人需要摄影基础、摄影前沿的综合历练、理论创新与原始积累的自觉能力。作品的多重价值、社会意义与魅力要靠思想激活、靠文化滋养、靠修养提升、靠艺术呈现、靠创新求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其四,摄影人要担当社会责任,与时代同步、与主旋律同鸣、与人民同行。摄影人身入、心入、情入民心、民生、民意,是创作的源泉;弘扬真理、启迪人生、促进时代进步,是创作的灵魂;理论与思维创新、观察与传媒创新、呈现模式与艺术手段创新,是创作的动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深入生活、寻根溯源、专注方向,与时俱进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高峰的精品力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记忆

文 图\ 刘志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