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伦斯魔咒”概念20周年,4座摩天大楼见证全球经济兴衰

 设计时报 2021-06-12

在全球的建筑史上,人类对建筑高度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这些颠覆世人想象的超级项目,汇集时代科技与资本的力量,被塑造为经济繁荣的标志。

然而,1999年,德意志银行证券分析师 Andrew Lawrence 惊奇的发现一个与摩天大楼有关的经济现象,即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通常都会发生在全球最高摩天大楼建造前后。这一概念被称之为摩天大楼指数(Skyscraper Index),也称“劳伦斯魔咒”。

座摩天大楼与 “劳伦斯魔咒”

“劳伦斯魔咒”背后的原因,在于这些超大型工程项目启动,大多预示着宽松的政府政策和对经济过度乐观的整体势态。当这些大楼接近竣工时,过度投资和投机心态而引起的泡沫即将危及经济,政府也会转为紧缩政策应对。在某种程度上,大项目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周期。

被“劳伦斯魔咒”这一经济概念所印证的,近百年来最显著的共有4座摩天大楼,它们的高度曾经问鼎世界之最,与之相伴的经济危机也是全球范围。

今年是“劳伦斯魔咒”概念提出20周年,一起简要了解这4座“魔”天楼。


1、美国克莱斯勒大厦

设计:William Van Alen

建设时间:1926年-1931年

经济事件:1929年-1933年西方经济大萧条

克莱斯勒大厦坐落在美国纽约市中心。它是第一座摩天大楼,高达319.5米,共77层。

克莱斯勒大厦是受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的创建者沃尔特·P·克莱斯勒的委托而建造的。最初的目的是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但是这项纪录只保持了十一个月,便于1931年被帝国大厦超越。

大厦从地面到顶部阶梯状的皇冠,散发着浓郁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建筑外部与克莱斯勒汽车之间的联系明显,体现在以散热器盖为原型的雕塑和低处外墙缩进处的车轮装饰物。

这座独特的摩天大楼耗资2000万美元,由2,9961吨钢铁、约382.6万块砖建成,拥有5000扇窗户。

2、美国西尔斯大厦

设计:布鲁斯·格雷厄姆

建设时间:1970年-1974年

经济事件: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高442米(加上天线达527米),地上108层,地下3层。曾是北美第一高楼,2013年11月12日被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打破记录,至今保持美国第二。

大厦外形的设计是逐渐上收,这样既可减小风压,又取得外部造型的变化效果。大厦的造型犹如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3、马来西亚石油双塔

设计:西萨·佩里

建设时间:1992年-1998年

经济事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双塔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目前仍是世界最高的双塔楼,也是世界第十六高的大楼。

吉隆坡石油双塔高452米,共地上88层,总耗资20亿马币。该楼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锈钢与玻璃等材质。双峰塔与邻近的吉隆坡塔同为吉隆坡的知名地标及象征。

4、迪拜哈里发塔

设计:SOM建筑事务所

建设时间:2004年-2010年

经济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

哈利法塔耸立于大都市迪拜828米的高空,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这个含有162层的高楼设计结合了当地文化影响与前沿科技,已达到极端沙漠气候条件下的最高性能。

建筑平面呈现“Y”字形,这最大程度上拓宽了面向阿拉伯湾的视野。在与地面相齐的位置,这座摩天大楼被绿地、水景和方便行人的林荫道围绕着。

大楼整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一种该地区独有的沙漠之花的几何形体,其图案结构影响了许多穆斯林建筑。它由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建成,雕刻般的体块环绕中央支撑核心构成其形状。由于大楼从一个较平基座建起,外表面以一种向上的螺旋结构向内偏移,在其触及天际时减少了建筑体量。在最高处,中央核心显现,形成塔尖。


不过,也有反对这一“魔咒”理论,比如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经济学副教授 Jason Barr。他曾指出,摩天大楼指数是事后推理。美国国民经济调查局报告指出,自1890 年起,美国曾出现 26 次经济危机,但其间,世界最高建筑的记录只被刷新了 14 次。

关注“劳伦斯魔咒”对经济也并非一件坏事,反倒有助于提醒注意控制信贷规模,提防房地产泡沫,最终将摩天大楼向上的动力变为推动经济向前的动力。目前世界上正在建造的最高建筑是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塔,总投资300亿美元,目标高度为1000米。

国王塔效果图

正在建造中的沙特国王塔(图来自国王塔官网)

国王塔的建成,将刷新世界建筑高度新记录

劳伦斯魔咒”提出20周年

你有「在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