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年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单元测试题 第九单元
2021-06-12 | 阅:  转:  |  分享 
  
检测内容:第九单元得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昆明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C)A.冰糖B.味精C.芝麻油D.葡萄糖(聊城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明矾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D)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升高溶液温度到80℃(内江中考)实验室欲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称量和溶解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只有天平、烧杯和玻璃棒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转移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试剂瓶(嘉兴中考)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C)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溶液质量为100克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打开“可口可乐”瓶盖液体会自动喷出;喝了“可口可乐”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C)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7.(广州中考)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C)

编号 ① ② ③ ④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B.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实验③④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黄冈期末)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为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烧杯中的溶液为3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0克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甲物质的溶液中一定含50g甲物质(孝感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如图所示为两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若要除去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固体中的少量苏打(即碳酸钠化学式为Na),从溶解和结晶的角度考虑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C)先全部溶解再冷却热饱和溶液先全部溶解再蒸发结晶先全部溶解再蒸发大部分溶剂最后趁热过D.先全部溶解再趁热过滤最后蒸发全部溶剂(成都中考)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D.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0分)(4分)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1)碳酸钠溶液:__Na__。(2)高锰酸钾溶液:__KMnO__。(3)食盐水:__NaCl__。(4)澄清的石灰水:__Ca(OH)__。(5分)(辽阳中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110__g。(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降温结晶__。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硝酸钾__。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__一定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8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可以采用__降温结晶__的方法。(3)20℃时将20g的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剩余溶质没有溶解一段时间后固体消失。请你分析原因:__甲物质溶解时吸收了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溶解度减小有固体没有溶解完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恢复到20_℃溶解度增大固体继续溶解__。(4)将30℃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后降低温度到10℃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BDE__。都是饱和溶液B.溶液质量a
示例:证据:曲线均呈上升趋势。结论:NaOH在水中溶解时放出热量。(1)证据:__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溶于水时最终达到的温度不同__。结论:__在相同的溶剂中氢氧化钠固体质量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__。(2)证据:__三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倾斜度不同__。结论:__在相同的溶剂中氢氧化钠固体质量越多溶解时放热升温的速率越快__。(5分)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__蒸发__(填“蒸发”或“冷却”)池。(2)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操作方法是__过滤__。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的粗盐含有氯化镁等杂质工业上常把粗盐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过滤出食盐其原理是__饱和食盐水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是可以溶解氯化镁__浸洗前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减小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根据海__AC__。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三、实验题(共20分)(8分)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药匙____烧杯__。(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A中瓶塞正放__;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快溶解__。(3)小刚同学要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9__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81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

(4)称量氯__小于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2分)(大连模拟)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探究Ⅰ:将足量的碳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钾三种物质1所示。

探究Ⅱ: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探究Ⅲ:探究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Ⅰ中溶解过程明显放出热量的物质是__碳酸钠__。(2)对探究Ⅱ中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需要做的对比是__将①③、②③分别对比__。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其他条件相同时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在汽油中强__(答一条即可)。(3)探究Ⅲ中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BDE__。通过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硝酸钾的__(答一点即可)。(4)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想通过探究比较食盐和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探究方案应该是__20_℃时各取100_g水于两只烧杯中分别逐渐加入氯化铵和食盐至不再溶解为止称量两溶液的质量溶液质量越大则该物质的溶解度越大__。四、计算题(共14分)(14分)(邵阳中考)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省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CaCO3的含量。她称取了20g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将250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依次加入烧杯充分反应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大理石中其他成分均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入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5 5 试求:(1)m的值应为5__。(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CaCO的质量分数。(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解:(2)由表可知样品中CaCO的质量为:20g-5g=15g则样品中所含CaCO的质量分数为:×100%=75%;(3)设100g盐酸中所含HCl的质量为。+2HCl===CaCl+CO+H73-10g==7.3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答:(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CaCO的质量分数为75%;(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献花(0)
+1
(本文系中高考加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