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教案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
2021-06-12 | 阅:  转:  |  分享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确存在着神秘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本节教学内容虽不难,但较抽象,通过安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说明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重点】

男女染色体的差异,生男生女的原因。

【教学难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比较关注生男生女的问题。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咱们就来共同学习人类的性别遗传。 根据老师的描述,对性别决定产生好奇。 2.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为了研究性别遗传。科学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男女染色体的差别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9-P40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内容,指导学生看男女染色体图谱找出不同,介绍染色体的发现过程,播放相关视频及课件。讨论以下问题:

1.在男性和女性的23对染色体中,哪对染色体最有可能与性别有关?为什么?

2.如果只考虑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男性能产生几种精子?女性能产生几种卵细胞?

3.说一说后代为什么会具有父母双方的性状?自主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件,学生认识到男女染色体的差异,并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女性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X的卵细胞。男性在一次生殖过程中会排出上亿个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且数量相等。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既然如此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是均等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0-P4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内容,提供布袋和黑白棋子指导学生开展男女性别模拟探究活动,播放相关视频及课件,讨论下列问题:

1.黑白棋子分别代表什么?

2.你认为人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

3.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为什么?

4.思考一对夫妇,已经生有一个女孩,她还想生一个男孩,可能性有多大? 根据老师所说卵细胞和精子内容,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疑问。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件,参与模拟探究活动,理解黑白棋子分别代表了什么,认识到生男生女机会是均等的,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4.小结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染色体

2、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3、人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

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生殖细胞:X(卵细胞)XY(精子)



受精卵:XXXY



后代:女性男性

【教学反思】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确存在着神秘感,因此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同时,本地区属于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他们很渴望从理论上弄清楚生男生女的道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懂得了生男生女的责任并不在母亲。

这一节课的知识点不多,只有两个知识点。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个人认为从设计上看是比较合理的,课堂设计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并且安排了探究活动,学生的参考意识得到充分体现。但是,设计的合理不代表实际操作的合理,特别是学生在探究人类性别决定和男女比例上花的时间多了一些,导致了后面在练习的时间分配上有些紧凑。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总的看来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不错,知识点也基本掌握,也能解释为什么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但通过对学案的练习也发现一些问题:少数同学对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能分清,对二者的关系仅仅局限在记忆环节,没能很好的运用到习题当中。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在今后要加以强调。





































献花(0)
+1
(本文系中高考加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