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有那一纸户籍,我们也搞素质教育

 柳家李红 2021-06-12

前阶段,北大附中在网上掀起一波浪潮,炸出一堆膜拜者、羡慕着、嫉妒者。

北大附中这样的学校还有一大堆,但是没有一个在县级城市、乡镇中学、农村中学,更不用说是贫困山区了,那是上不上学的问题。

县级以下的学校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铁了心地搞应试教育,按照教育专家的话说,那就是绝对拿学生不当人待,是反人类反社会的教育。

大山里女校校长张桂梅用应试教育手段,把一千多名学生送出大山,称要改变一代人的命运。

是的,作为乡镇中学和贫困地区,有什么资格去谈素质教育,只能拿成绩说话。

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好,关键你得有资源。教师资源就把你卡得死死的,能有教师上课就不错了,哪敢奢望优秀教师。素质教育还需要有教学资源,需要有教学经费和场所,这些都是他们不具备的。乡镇中学除了能拿出点成绩,还能拿出什么?

追求美好生活是个人本能,也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人们为何打破头往一线城市挤?还不是因为大城市中资源与机遇。

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除了堵车闹心,其他条件都是最好,吃穿住用行,就医看病,是任何四线城市和乡镇无可比拟的。到了大城市,就等于到了发达国家。

大城市是高科技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地,大城市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到大城市工作,有机会获得大发展。

大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政策有很大倾斜。河南山东拼死拼活上个二本,大城市孩子轻轻松松上个重点。到大城市,就算自己没有作为,起码为孩子创造个比较好的条件。

可以这么说,大城市花不了的钱,乡镇的资金捉襟见肘。大城市教师年薪几十万,有的贫困地区可能连发教师工资都紧张。

城乡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拉大。否则的话,人们也不能往大城市跑。先天不足,让乡镇中学和贫困地区搞不了素质教育。再说,就是大城市也不敢不顾一切高素质教育。拿不出成绩,南京一中校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后天匮乏,让这些学校只能选择应试教育。

其实说别的都是假的,归根到底就是一纸户籍的事。换换户籍,那些乡镇和贫困地区的学校真敢搞素质教育。十个人一个馒头,真的会拿出命来抢。一个人一个馒头,抢得就不会那么厉害。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升学压力,剩下的时间只能搞素质教育了!

面对批评和指责,张桂梅校长不改初心。请不要住在高楼大厦却指责深山老林的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好日子没人愿意去过苦日子,可以素质教育没人去搞应试教育。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谁都知道,当今社会,素质教育才是正确的道路,才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但是除了几个大城市,还有几人在搞素质教育?敢搞素质教育?不要说那么多学校、校长、教师没有教育情怀,也不要说他们祸祸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是对他们不公平的评价。

经济上造成的洼地,在政治、文化上也会体现出来。处在洼地的人,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双手爬出来,很多时候,连根绳子都没有。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门门考满分,不如生在上广深!

很多时候,不努力,一点机会都没有。努力了,才有一丝可能。谁还会在意什么方式方法?谁还会在意经历的苦难?没有哪一纸户籍,谁不是草根?

【本文由“安子侃教育”新媒体原创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作者安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