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乡情19】丁运时:小桥、流水、人家/我永远的“梦里水乡”

 开心明智 2021-06-13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小桥·流水·人家

我永远的“梦里水乡”

丁运时

这些年,以水乡著称的江南古镇逐渐被发掘出来,都以其碧波荡漾、小桥流水的纯净雅致与恬淡景观成为旅游者心目中的最爱。譬如周庄、同里,早已大名鼎鼎,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但我的真正的梦里水乡却永远只有一个,只因为是外婆就出生在那儿吧,格外地亲切,从而我的眼里固执地再也容不下别处,借用沈从文的那首诗:我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很多地方的酒,爱过的水乡只有一个。其实,我的梦里水乡也是一个江南小镇,同样历史悠久、风景宜人,更有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那便是被费孝通先生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甪(音同“鹿”)直。——题记

流 水

甪直境内水流纵横,桥梁密布,贴水成街,居民枕河而眠。镇貌古朴,风情幽逸。甪直距苏州城东南25公里,北枕吴淞江,南抱澄湖,可谓“得水独厚”,面积虽仅一平方公里,却已有二千多年文明史。笔者随外婆回到家乡数次,因此对这里如数家珍。当来到古镇西口,迎面可见高大的石坊,四柱三间的构造,坊顶覆盖着黛瓦重檐,呈现出浓浓的古韵乡情。过甪直桥,行至广场,此处有“独角兽”石雕,为神话传说中吉祥瑞善之象征。据说,甪直原名甫里,后更名。为什么叫甪直呢?一说因为镇东有直港,通往六处,水流形式酷似“甪”字;但更普遍的说法是:在古代,独角兽———“甪端”曾巡察神州大地,途经此地时,因见这里为风水宝地,便干脆落户于此,保佑甪直有史以来就没有战乱灾害,人民丰衣足食。实际上,甪直这一名称寄托了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暖暖的午后,独自在甪直的古街徜徉,梦里水乡的感觉扑面而来。街面或以卵石或以花岗石铺筑而成,显得古意盎然;清冽的河水静静流淌,如一面明镜清晰地映出河边黛瓦粉墙的民居和碧空中徘徊的天光云影。水乡临河的民居造型独特,木质门窗雕花饰纹,青砖翘脊,多为明清时代的老房子。

小 桥

乡民临水而居,前街后河,生活得惬意而宁静。水中有船,船夫轻轻地划桨,激荡起阵阵细微的波纹,揉碎了河水中的美丽倒影。船上大多是游客,坐在船头好奇地左顾右盼。而在狭窄的小河之上,一座座古桥横越而过,将散落的古老街道店铺联接起来。那些桥最是造型奇异,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还有颇具美感的双桥。古桥桥面上雕刻着浮雕,图案典雅,精致美观。据说甪直原有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年代涉及宋元明清,皆美轮美奂。怪不得前人来此游览后赞叹———“看了甪直等于参观了一个古代桥梁的博物馆,其桥梁的密度,还要远超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呢。”

人 家

甪直有很多古代名人的遗址旧迹,如镇东有北宋的莲花寺,镇西有孙妃墓,镇南有西汉丞相张荃的陵墓,镇北有吴王夫差的行宫。但最令人欣赏挚爱的,还是这平淡如水的古镇生活氛围,永远不急不徐,风清云淡,既无操劳奔竞之压力,也无浮嚣喧攘之烦燥。漫步于那古老的街衢,或是坐船在水上漂浮,对着石桥驳岸,探访渔船人家,心情便格外放松平易。在这里拍照摄影,宜于用黑白镜头,人物风景便仿佛也带了古老的韵味,和小镇一起定格在岁月的长河中了。设想,假若是雾气弥离的雨天,踩着木屐,撑着一把油纸伞外出,在那幽长的巷陌里弄,会不会遇到一位如丁香一般的姑娘呢?戴望舒《雨巷》一诗的凄美意境,恐怕也只有在这样的水乡古镇才能营造得出来吧!

但是邂逅甪直的姑娘,据说会让你眼前一亮,惊羡不已。因为这里被称为“苏州的少数民族”,妇女们还间或保留着穿着传统特色的民族服装的习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惜,此时并非集日,传说中美丽绝伦的服饰终于没能再现于街头巷尾。但在小镇的“吴东水乡妇女服饰馆”,终于看到那奇特美丽的扎包头巾、拼接衫裤、束裾裙、绣花鞋等,果然漂亮独特。

古 树

古银杏树又是甪直古老的象征之 一,最大的一棵距今已1300年树龄,高度50米,树身三位男子也围不住,它虽历经千年风霜,但仍能挺拔、健壮。

不停地随处游逛,累了就坐在桥边的石栏上,直到夕阳西沉,暮霭四合。在暮色中,谁家渔船点燃了渔火,随风闪动着微光。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至今还怀念着甪直的河水,还有那瞬间无比空灵而冲淡的心境!

这就是我永远的“梦里水乡”!


【作者简介】丁运时,男,作家,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十三岁开始发表作品,多年来,曾在各地报纸上如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文学作品数百篇,达数十万字;近年来,开始参加全国征文比赛,曾获得各类上百项征文或征集奖项。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