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富轩:民俗探迹·端午节习俗探源(续)/教授阐述,就是涨姿势!

 开心明智 2021-06-13

诗人与端午节

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诗词歌赋浩如烟海,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们咏 吟端午的佳句确实不少。

唐玄宗的《端午》诗,描绘了那列鼎会餐的场面: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鹽梅已佐鼎,麴蘖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在咏端午的诗歌中,多数是写盛大的竞渡——龙舟赛场面。唐张说《岳州观竞渡》中云:

畫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變,急棹水华浮。

他把竞渡快艇,形容成飞凫,真是贴切生动。

而储光义的《官庄池观竞渡》,倒是把热闹的竞渡场面写得轻松闲逸: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櫂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把那热闹的竞渡场面,置于悠悠箫声之中,真是另有一番情趣。

此外,黄公绍在《端午竞渡櫂歌》中,描写的龙舟赛,更有特色: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櫂起中流。

在端午节中,历史上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松江府志》中还记有守齐十一岁那年,偷偷地跟随仆人去看赛龙舟,其父盛怒之下说:汝能做一诗,方可免受惩罚。谁知小守齐聪明过人,竟出口成诗:

艾虎悬门日,龙舟竞渡时。屈原遗恨在,千载楚人思。

宋代的苏轼《皇帝阁端午帖子词》与以上不同,着重是写插艾蒿,悬菖蒲的习俗:

采秀撷群芳,争储百药良。太医初荐艾,庶草验蕃菖。

而欧阳修所作的另一首《皇帝阁端午帖子词》中,却有全然不同的内涵:

舜舞来遐俗,尧仁洽九区。五兵消以德,何用赤灵符。

面对端午佳节,仍不忘忧国忧民,劝谏皇上怀德修仁的欧阳修,真可以说是承继了“屈原精神”的真谛。(《端午节习俗探源》完

【作者简介】李富轩,湖南邵东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从事过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工作。于华中科技大学退休,现寓居武昌瑜珈山下。著有《竹林七贤》、《中国古代寓言史》等。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