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剑夫:妻妾成群,不亦乐乎

 开心明智 2021-06-13

妻妾成群,不亦乐乎

杨剑夫

前几天上街,在某机关门前马路上见两妇人肉搏,年轻漂亮的妇人被撂翻在地,头发蓬松似草窝,胸口的衣服也被撕破了,脸上满是青淤,模样狼狈得惨不忍睹.但胜利者"黄脸婆"还是不依不饶拳打脚踢,破口大骂。旁观人众如堵,煽风点火,热闹非凡.正想上去正义一下,马上被旁人拉住,知情者告诉我,大的是某所长的老婆,倒地的是“小的”,“小的”和所长正准备去某处时被跟踪的“大的”截住,就有了这一幕。

犹豫着该不该上去劝阻,但这样闹下去会出人命的,正想报警,突然飘来一阵仙乐,一辆洒水车骑士般开过来.扬起的尘雾当者披靡.于是“小的”乘机而逃,大的边追边骂,围观者做鸟兽散。

此景下不由想起金圣叹语录:二措大在街边满口之乎者也争执,争得脸红脖粗似有不共戴天之仇像是几年之内都难纠缠清,此时“忽有壮夫掉臂行来,振威从中一喝而解。不亦快哉!”

观此闹剧,几人能不亦快哉?脚底抹了油的所长大人,如果你看到“大的”和“小的”如此生死相搏,是否也“不亦快哉”呢?

我也不亦快哉,快哉之余就有些沉重。有些富贵了的男人正应了“饱暖思淫欲”这句话,幻想着妻妾成群夜夜春宵。现代婚姻制度不允许,就在外面偷着养,烦倦了再轮换。乐此不疲,有排除万难“革命”到底的气慨.

古代婚姻制度是允许的,“大的”“小的”在窝里斗就是了,无需跑到马路上来丢人现眼。“家天下”时代对物质精神食粮的分配原则不是生物学上说的“一只强壮的公鸡优先占有一只漂亮的母鸡”,而是以等级制来分配:帝王除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外还有后宫三千粉黛,亲王士大夫妻妾成群还要养戏班,大户人家三妻四妾还要去抢贫家女明为抵租暗为淫乐,贫困人家娶一妻还不得温饱有时还要被逼卖儿卖女,那是一个多么可怕又可悲的社会啊,而现实呢,却还有不少人抱着这种余孽不放呢,所长不是么?

如同国外的性开放搞出了爱滋病,妻妾成群造出悲剧无数。女人堆圈着一个男人,是没有爱情可言的,有的只有对另一方占有的欲望,于是女人之间为争宠专房争风吃醋,投毒设套,谋杀乳婴,偷汉传代……无所不用其极。男人的肉身在脂粉堆中沉浮,十来年下来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古人寿短,贫苦人家是生存条件太差,而“肉食者”大多是因为妻妾成群的缘故。中华五千年的历史,300多皇帝,活过七十岁的也就七人,大都短命而归西。无论他活着还是死去,身边都是大群的怨妇。怨妇们一生无爱,甚至一生无性,还要横遭飞来之祸,有时不免反抗一下,于是就有了明嘉靖险遭杀,清雍正暴死宫中.但那种烈女实在太少了,大多是逆来顺受,自怨自艾。无论朝代轮转,世事更易,怨妇们都只能在宫中叙叙家常,捉捉流萤,数数星星,想象天上人间的神话,实在是寂寞难奈了就找太监做点小游戏,能够偷偷溜出宫苑,嫁到鸡鸣犬吠之家的能有几个人呢?封建时代的女子,人性被扭曲,人格被污辱,人权被剥夺。是制度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文化的悲剧。

我这样的小人物和涉猎者是没有资格去谈论文化的,但于儒家思想对女子的禁锢腹诽不已。周朝时还有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到了秦朝独尊儒术后反而退步了。五千年儒家的思想,引领着历史的潮流,为什么礼仪中就不为女人说几句公道话?也许这正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希望的吧。妻妾成群更造就了腐败,帝王之家不用说了,就算那些大户人家,三六九房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生出一个个大家族来,同时也生出一个个腐败窝。窝里的子孙们锦衣玉食,不劳而获,纨绔一生却心安理得,靠的是什么?是特权,是巧取豪夺。今天的腐败不正是能从那里找到根源么?

写到此时有朋友来访,讲了个笑话我听,他的邻居这两年发了点财,就在外包了房“小的”,不幸染上“小的”的“贵恙”,又不慎把“贵恙”传给“大的”。“大的”怒不可遏,持刀追砍男人,声言的部位是阳根,男人破门落荒三条街才得以脱身,一月不敢归家门。

不亦快哉,竟有如此“河东”,古代有么?妇女当家做主了啊。《聊斋》见过,却当反面典型了,但也是恨男人不成钢,并非讽刺女人。一刀下去,又一个东方不败,真女子武功天下第一,不亦乐乎!

但毕竟只能当笑话,一笑了之。如果能用有形之手,持一把无形之刀,一刀下去,砍去封建时代残存的余孽和文化糟粕,还一个清清朗朗的乾坤,则诚如金圣叹所言——不亦快哉啊!

2017.6.20


【作者简介】杨剑夫,湖南邵东人。中学教师,业余记点文字,有散文小说偶见于报刊,县作协会员。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