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进军:李宏伟在散文创作路上执着地跋涉前行

 开心明智 2021-06-13

李宏伟在散文创作路上执着地跋涉前行

周进军

我与李宏伟交集不多,只是和他在县作协组织的活动中碰过几回面。后来慢慢晓得他很谦和,为人低调,做事认真,这或许和我“臭味相投”吧,于是和他交流就多了。好几回他要求我给他的习作提点批评意见,我很纠结。说真的,我本非写作中人,又并非专业评论家,让我给作家写评论文章,实在有如赶鸭子上架。怎奈和李宏伟相识多时,因我年纪大他不少而被他尊称为兄长。或许是他看我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常写评语吧;或许是他过去也是教师,教师和教师说话没隔膜。既然这样,我不写点什么也就太不够意思了。

某天深夜,我细读李宏伟的数篇作品,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何不写写他在为人方面的追求呢。有道是,人品见作品,人品见追求,人品见精神,此语用在李宏伟身上极为到位。他搞文学创作,诸多体裁和题材擅兼。据了解,他的小说、诗歌、散文、杂谈等不少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和自媒体。文章在党报党刊《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湖南日报》、《邵阳日报》、《邵阳晚报》等刊发,也被有影响的杂志《湖南文学》、《创作与评论》、《辽河》、《湖南教育》等采用,出版有《邵阳文库》之《严农文集》,字数已达数百万。如今的他已成为了县、市、省作协会员,在县作协队伍中小有名气。

但我认为李宏伟的作品写得最好的还是散文,散文中写得最好的还是写故乡一类的题材。这和当今很有影响的散文大家周伟先生一样,周伟先生也最擅长写乡土题材类散文,散文集《乡村书》、《一地阳光》等全是故乡题材。也许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伟”字,带“伟”的名字了不得,描写乡土人情的散文更了不得。当然,从文章份量和深度上说,李宏伟与周伟比起来还是有很远的距离。可李宏伟年轻些,创作的路子还很长,也许哪天赶上或超过周伟,不是没有可能。

我感觉李宏伟的散文《故乡那口井》、《月是故乡明》最出彩,写的都是故乡题材。写故乡题材的人不少,如前面提到的散文大家周伟先生是专攻到了极致。但同一类题材,各人所处的环境、身边的出现人物、故乡的风土人情、作者观察的角度、对生活的历练以及自己内心的感悟都有会所不同,因而写出的作品绝不一样。

作者常常借故乡熟悉的事物来表达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感情,进而和读者产生共鸣。如李宏伟的散文《故乡那口井》中一段文字:“山民不约而同来到古井旁,沉闷的木桶磕出亘古不变的旋律,打破了沉睡一晚后沉静的乡村,井口沸腾了。”由熟悉的乡亲打水的细节描写,把故乡那口井写活了,写出亲切的感受。接着“流淌的日子,从古井里把一天的希望挑回家开始延续”,点明故乡的希望,突出“我爱我故乡“这一主题。“如今,我们离开故土,成家立业,举家寄居闹市,喝着管道自来水,住在钢筋水泥笼罩下的住所里”,心里惶恐、不安,十分怀念故乡那口水井。每次回到故乡,总要拿矿泉水瓶装几瓶井水到城里,“心底情不自禁就涌起一股滚烫的温情”。作者是在写对那口古井的怀念,其实是在对家乡“有着一种深情的自然的眷恋”。李宏伟的乡土散文作品,融入其性情修养。散文里,意境清远而空灵,体现和谐之美与自然之美,亦体现一种赤子之心的情感。

李宏伟擅于深入挖掘生活内涵,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以文寄情,融情于文。作者把家乡山水、风土人物和自己身边十分熟悉的美好事物作为创作的母体,从中寻找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从他发表在《辽河》那篇《月是故乡明》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作者在文章里写到自己父亲对中秋做月饼情有独钟,是有缘由的。“那个节日全家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那个节日没有月亮,没有月饼,没有亲爱的母亲,有的只是无言的失去亲人后的伤痛。”母亲因病离去,父亲心里很悲伤。哥哥看到了,说“父亲,请放心,今后的中秋节,我们不管离家多远,也要赶回来陪你过节的。”以后不论什么情况,“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一样,这一事项已经成为全家约定:中秋节,家人必须团聚”。解开了父亲的心里的结,表达了做儿女的对父母一片爱。而今父亲也离孩子们走了,可孩子们对长辈深情的爱依然不变。“有故乡的明月,依然那么皎洁,那么清朗,那么灿烂,那么永恒,悬于故乡的东山,熠熠生辉”,点了主题,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李宏伟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叙述的故事曾是生活中的影子。因为他擅于做生活的有心人,时常对生活进行观察和记忆,他把非常熟悉的人物、事件给予提炼加工,搬到作品中就成了写作的好素材。作品的人物个性鲜明丰满、故事真实感人。如他的作品《那院、那人、那事》,里面有专为办丧事司号的“楚三爷”;曾在国民党部队风光一时的“旭晚爹”;点火就燃的暴脾气“安爹爹”;靠打牌过日子的“魁叔”;充满传奇色彩的保安队长“喜叔叔”;还有勤劳致富的“二叔”等等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写故乡题材,表达对故乡深爱的散文,李宏伟写了十几篇。比较有特色的还有《过去的记忆》、《故土何曾被淹没》、《近乡情更怯》、《又闻红薯香》等等,都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写出不少引人关注的好作品。他的这些好作品都能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这些源自他的勤奋和用心,他注重对生活的感悟,注重平心守正的修养,注重淡然朴实的风格,博他人之长,激发清新流畅的特质,在散文创作之路上执着地跋涉前行。

李宏伟很聪明,写文章选取身边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素材和熟悉的生活,文字质朴纯净、亲切自然。他在冗茫繁杂的事物中,既要把单位的“正事”认认真真做好,又要体贴“照顾”半边户的家属,搞文学创作只能是“忙里抽闲”。要处理好事业、家庭和写作这三者关系很难,作为一名非专业创作者更难。一般人会坚持不了,可李宏伟坚持了,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二十多年,且单位评价十分优秀,做家庭男人和父亲十分称职,业余创作也收获颇丰。

李宏伟是虚心好学、刻苦勤奋、努力创作的潜力股,我们期望他在文学创作上有更大的突破。

【作者简介】周进军,湖南邵东人,两市镇三中教师,中学高级职称。曾在《湖南教育》、《教学与研究》、《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邵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近年来,在多家网站及报刊发表并铅印。崇尚纯文学,把创作当休闲,不企大作。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