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

 板桥胡同37号 2021-06-13

图片

图片

图片

蝉声蛙鸣 佛学听我的 - 禅音静心:禅茶一味

每年这个时候,柳树、榕树、槐树上

总有一种清亮的声音传出,

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我们透过枝叶的缝隙,

会看到一个黑小的身影,

它们一动不动地趴在树干上,

专心地演奏一曲高亢的音乐。

图片

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蝉。

在我们看来,它长相普通,微不足道;

它叫声刺耳,令人烦躁不安,真是一无是处。

但在古人眼中,它们是吸风饮露的高洁之物;

它的叫声总能引发诗人的诗情——

图片

《蝉赋》(节选)

【东汉】曹植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zhōu]号以遁暑。

▶文中首写蝉先天资质之美,清素、高洁,次写黄雀、螳螂、蜘蛛、草虫对它的毒害,以至于蝉不得不逃离众难,末写蝉落于狡童之手,最终成了人们腹中之物的可悲结局。

图片

在狱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于患难之中所作,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以托诗人遭受谗陷之忧。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图片

《蝉》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意脉连贯,借物喻人。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

图片

《画蝉》

【唐代】戴叔伦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脱俗的高风逸韵,但往往于世难容;虽然淡泊无为,却总是身遭不测之祸。因而蝉在古文人的笔下又是患难、失意者的化身,它的身上带有浓烈的悲剧意味。

图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的题材内容是一些平凡的景物,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语言没有任何雕饰,就是这平平淡淡中似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图片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诗人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图片

《新蝉》

【唐代】卢仝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诗人的耳中,响彻于炎炎夏日的蝉鸣不是令人生厌的杂乱噪音,而是轻快婉转、相映成韵、美妙于心的有着音乐般节奏的天籁之音。听蝉鸣夏,消受夏日里独有的美妙蝉声,神气为之清爽,暑燥为之消去。

图片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有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词中所表现的,是词人雨后游赏的欢快、新凉的喜悦、闲适心境。这种写法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图片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唐・白居易《早蝉》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唐·陆龟蒙 《蝉》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唐·雍裕之《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唐·贾岛《早蝉》

图片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唐・方干《听新蝉寄张昼》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唐·白居易《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真交无所隐,深语有馀欢。

未必闻歌吹,羁心得暂宽。

——唐·杨凝《与友人会》 

图片

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荡摇清管杂,幽咽野风传。

旅舍闻君听,无由更昼眠。

——唐·戴叔伦《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zèng]生。

—— 唐·赵嘏《风蝉》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 

图片

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 唐·陆畅《闻早蝉》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 唐·李世民《赋得弱柳鸣秋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