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振华:逼

 开心明智 2021-06-13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王振华

人是逼出来的。人不逼,无以立。

现在的许多孩子为什么弱不禁风雨?这是因为缺少了逼,增加了太多的溺爱。人是喜欢安逸生活的,孩子也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尤其是上一辈或再上一辈,因为曾经吃过一些苦或是太多的苦,于是就想着不要儿孙辈再受苦受累,这样在他们需要“逼”时,我们就选择了妥协,久而久之就培养了许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这些“小皇帝”意志比较薄弱,但是人却相对任性,很多人选择了以自我为中心。动不动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根本不考虑事情的对与错、他人的情绪、环境的因素,选择一意的孤行,跟人没有协商的余地,以致无理取闹,无休无止。

这样的结果是逐渐家长对他(她)无可奈何,老师对他(她)无可奈何,社会人士对他(她)也是无可奈何。在大家都“无可奈何”之际,这样的孩子离出事也就不远了。

这是溺爱造成的极端恶果。对孩子真要“逼一逼”。当然这种逼其实也不是真的逼孩子,而是不溺爱孩子,让孩子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自己去完成,该自己履行的职责自己去履行,该要有的担当让他们自己去担当:少些特权,多些担当。总之,责任面前大人不能总代替孩子,因为他们最终代替不了孩子。

孩子亲历亲为了,“吃苦了”,受磨砺了,他才会懂得一些生活的道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懂得感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这样的孩子才会发展正常,这样的孩子才会身心健康,这样的孩子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孩子才可能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

这样看来,孩子真的需要逼一逼,而不能一味的的溺爱。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需要逼一逼。

反转身来看一看我们自己,我们有时甚至会被自己吓一跳:我怎么变得这么懒散了?

对,我们有时不知不觉就将自己变懒散了。

似乎是功成名就了,似乎是衣食不愁了,似乎是奋不奋斗也都无所谓了……我们也就过起了安逸生活,或者说不思进取的生活,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美其名曰“神仙日子”:该吃吃点、该玩玩点、该锻炼锻炼一下……随心所欲,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将就着过, 管他东南西北风……

这些人没有多少错,甚至没有什么错,但就“进步”二字来说,这些人的做法还是欠妥。

有些人说,我偌大年纪,还需要进步吗?我又不需要升官发财,我又不需要名扬四海,我只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我干吗自己逼自己,干吗自己苦自己,干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表面上没有错,但我们还是要有理想,要有向往,要有追求事业之心,换句话说,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梦想,否则哪一天我们“无缘无故”被社会淘汰了自己还蒙在鼓里。因为一是老是相对的,年纪稍大些并不是老了,况且我们也不能随随便便以老为借口;二是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不学习就会“无以立”,或者“立”不好;三是新生活才会更有滋味;四是生活质量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看来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可能也是有前提的:不平淡的人才能想过平淡的生活也许就能过上平淡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向往新生活,追求新生活,并真真切切过上新生活。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做拼命三郎,年纪大了、“功成名就了”日子过轻松点还是可以,但一定要有个度,至少我们还是天天要砥砺前行:树立生活小目标,并“逼着”自己向着新生活戮力前行,哪怕行进的速度很慢,但我们总在前进。

——学会自己逼自己,从小“逼”到老,让它成为常态,成为习惯,甚至成为生活的原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