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亚军:秋游佘湖山/邵东县作协荐稿

 开心明智 2021-06-13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秋游佘湖山

唐亚军

秋高气爽的周日,禁不住儿子豆豆的一再央求,我从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带着妻儿一起到离县城数十公里的佘湖山游玩。

佘湖山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以山奇、水秀、林幽、云幻著称。佘湖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人文景观源远流长,自古是湘中南道、佛、儒文化交合之地,与古建筑、奇峰、怪石、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辉。

四十分钟车程就到了闻名已久的佘湖山。我们一家三口兴致勃勃地走在了洁净的林荫上。秋日的佘湖山在太阳光下显得格外明净青翠,日光照耀得一丛丛树叶上,如同给树叶镀了一层黄金。此时清风徐来,带来了秋天独有的宜人气息,让人倍感舒爽。平时缺乏锻炼的儿子走了半个小时,就累得直喊腿疼,妻子也说累了。于是我便陪着妻儿在路旁选一石凳坐下,一边和妻儿说着笑话,一边聆听鸟儿欢快的歌唱,快意十足。林荫道上,只见上山下山的人们往来如织,男女老少,彼此见了都露出善意的微笑。

一路上走走停停,在我不断为妻儿加油鼓劲之下,一家三口终于爬上了山顶。顾不上休息,便马不停蹄地走进了闻名已久的云霖寺。走进寺庙,但见殿内香火缭绕,僧人正在专注地敲着木鱼,香客们忙着烧香、抽签、问卦。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受此影响,也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和众多信男信女一起,带着妻儿一起给菩萨上了一柱香,祈愿全家幸福安康。

休息了一下,一家三口出了寺庙。好学的儿子缠着我,要我给他讲讲关于佘湖山的神话传说。欣然应允,清了清嗓子,便声情并茂地给儿子讲了起来。

佘湖山是大湘西有名的宗教圣地。相传唐朝道士申泰芝在大难之年,从洛阳来到邵阳市东郊一个岩洞居住(后该岩洞称为洛阳洞),其后又迁往佘湖山。他用医术广济百姓,于是得百姓拥戴为其修庵练身,后登天成仙。百姓称其为大洛菩萨,塑其神像,烧香朝拜。

佘湖山有飞仙石。传说是申泰芝升天成仙的梯子,石头上至今还留着他登天时的脚印。飞仙石位于佘湖山第二高峰西南面的山崖上。上面是悬崖千丈,下面是万丈深渊。其形似一根大柱子,竖立在绝壁中央,柱石上落一横石,形似飞船降至,有二三丈宽,一丈多长,光滑而平整,似苍鹰待飞。传说申泰芝为民医治,解民疾苦,做了很多好事,积满人间阴德,玉皇大帝认为他已成正果,约他上天为仙,故在一天清晨,乘东方日出,腾朝霞彩云,在飞仙石上纵身上天。至今,横石上还留存着申泰芝上天时所踩下的脚印。

佘湖山的最高峰处偌大的石头上,有一个石,形似脸盆,人们称之为仙泉,里装满了清澈的泉水,能供几十人饮用。虽然泉水不多,但是若把水饮干,过一会儿又满了,奇怪的是满了不外溢又是保持满态,雨天上这样,晴天也是这样,就是天晴百日,里的水也是满的。高山石板上为何有这样一口宝井呢?传说唐朝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申真人医术高明,深解通术,游息南岳时在祝融峰忽遇异人,授以修炼秘旨,道法深奧,恰好这时龙王太子患病,多次医治无效,龙王访得申真人医术高,道法深,故请申真人为其太子治病,不到数天,太子大病痊愈,龙王为感谢申真人的治病之恩,特送绸缎百尺,珠宝百件,当面酬谢,申真人不受礼物,只提出“我在佘湖山修炼,水有困难,能否帮忙?”龙王当即满口答应,与申真人约好回去后立即送水来。第二天,申真人正在给病人看病,嘱咐徒弟撞钟三下,将水留下。但徒儿已被雷雨交加之势吓惊,未及时撞钟,故只留下尾段水,仅能供几十人饮用,如撞钟及时,这口井水就更多了。申真人用这仙泉水给百姓治病,常能收到起死回生的功效。现在这泉水甘甜清澈,往来的游人无不啧啧称奇……

儿子听得入了迷,久久沉浸在佘湖山的美妙传说里不能自拔,我都讲完多时了,他还一脸陶醉的样子。他意犹未尽地对我说:“佘湖山山美、水美、故事传说更美,今后我要多来佘湖山,多多探索她独有的美丽神韵。我还要当好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佘湖山,走进佘湖山!”

我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赞赏有加。

下山的时候,已近下午我们一家三口已饥肠辘辘,妻子提议就在景区随便找家饭店,解决吃饭问题。然而沿途的饭店酒家客源爆满。无奈之下,我和妻儿只得强打起精神,一路忍饥挨饿下了山。

到了佘田桥镇上,我对妻儿说:“人们常说,佘田桥的豆腐洁白细嫩,味道鲜美香甜,今天到了佘田桥,一定要尝尝。”妻子点头微笑。儿子眼睛一亮:“真的吗?我平素最爱吃豆腐了,我倒要看看佘田桥的豆腐是怎么个好吃法?!”

说笑着走进了一家饭店,店老板忙笑脸相迎。我随便点了几个菜:一份水豆腐、一份红烧猪蹄、一份水煮青菜。菜不到五分钟上齐了儿子迫不急待地夹了块豆腐放进嘴里,“哇塞,太好吃了!”儿子边说边翘了大拇指。我和妻子也夹了块豆腐品尝,果然是格外的鲜美可口,一向挑剔饭菜的妻子也情不自禁地夸赞豆腐的味道上乘。

我即兴地妻儿讲起了故事:“你们知道佘田桥为什么如此好吃吗?相传清代末年,佘田桥有一个'豆腐奶奶’,丈夫和儿子因病而亡,留下婆媳相依为命,靠磨豆腐为生。蒸水河神'龙仙姑’感念她们婆媳情深似海,相敬如宾,便设法使得蒸水河的水变得格外纯净清幽。从此,婆媳俩起早贪黑挑河水浸泡黄豆、推磨豆腐,因而豆腐嫩嫩的可口,甜甜的润心。因此,豆腐奶奶婆媳制作水豆腐的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儿子豆豆伸了个鬼脸:“难怪佘田桥的豆腐这么好吃,原来大有来历呵!我真想天天留在佘田桥吃豆腐。”

我和妻子见状,不禁哈哈大笑。

坐在了回家的大巴车上,儿子仍然意犹未尽地说:“爸爸,佘湖山的风景美,佘田桥的豆腐好呷,以后我还要来!

    我和妻子相视一笑,点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