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志平:身边的匠人(组诗,附创作谈)

 开心明智 2021-06-13

【编者按】邵东作协主席唐志平“盛年变法”,实现了诗歌创作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华丽转身”,请看其受到湖南省作协会员、诗人、文艺评论家朱亮辉先生高度评价的这组新作——

身边的匠人

(组诗,附创作谈)

唐志平

石匠富贵

一把锤子,几根錾子

把月亮锤沉,把太阳錾醒

总想把后山的石头

凿成想要的样子

比如二婶家新屋的奠基条石

中心小学门前的百级台阶

三爷的墓碑和碑前的石狮

晚年中风,在轮椅上

依然一锤一錾地

盯着屋后瘦了大半的石山

铁匠联明

八岁上山担柴

十八岁成了铁匠

炉火越烧越旺

扯炉的先是母亲,后是妻子

每一块铁都乖乖听话

母亲手里的菜刀

父亲用惯的锄耙和犁铧

还有我割草的毛镰

如果,一场大病不来

锻打他和家人

后来到县城开三轮拉货的他

日子会依然很红

篾匠松柏

破不完的楠竹,讲不完的白话

嘴里的《三国演义》《水浒传》

比手里上下翻飞的篾片

更有魔力

农闲时,村里的露天戏台上

他是《十五贯》里的神探清官

像手握篾刀时

砍竹,削竹,破篾

织一片清平世界

砌匠九爷

如果你见到砌墙、打灶台的手

会凿石头,织篾箩,做木工

会扎车马灯的彩车、马头和灯饰

还会像女人一样,织好看的毛衣

那一定是外号胡子的九爷尹如升

大伙说九爷的心是玲珑的,什么都会

九爷说世界是玲珑世界,什么都要会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一道光

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光芒中产生

弹匠鲁七爷

村里的冬天

看到鲁七爷的弹匠家什

便会听到一首旋律单调的乐曲

不是这家,便是那家

桂妹子出嫁那年

鲁七爷在她家弹了好多天

幸福了整整一冬

这是我那时候听过的

最好听的乐曲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

温暖

木匠友贵

我这位小学同学

初中学历并没有影响他

成为手艺高超的木匠

他会把一堆不会说话的木头

变成我们眼中会说话的家具

能把一棵老死的树从即将化为灰烬的火里救下雕出俏皮可爱的人偶

和凝视人间的观世音菩萨

如今年过半百,仍在建筑工地装模

一双儿女,在省城上大学

补锅匠亿元

十几年走村串户

不知补了不少鼎锅

每天带回满面尘灰

却补不起一家的生活窟窿

攒不够两个女儿的学费

后来  只得放下担子

融入了进城的民工潮

当春风中的小洋楼里

有了上门女婿的身影

整日哼着杨花小调

似乎要告诉我们

他没辜负爹妈起的名字

阉匠李明庆

村里的公鸡和公猪

都因为他手中的刀片

再也做不了父亲

小时候我想

幸亏他割不到太阳

月亮才会生了

那么多可爱的星星

后来,他接班不久的儿子

被小小的药丸接了班

漆匠建勋

是把生活当成艺术

才会忍受刺鼻难闻的气味

给木雕花细描慢涂

给木制品穿上彩衣

是为自己的技艺自豪

才会将两个弟弟

带做徒弟

后来,忙碌在建筑工地

会为偶尔接到的门窗刷漆

这些以前看不上的简单活计

抖擞了一身技艺

【作者简介】唐志平,邵东市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东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第五、六、七、八届邵东县政协委员,第七、八届邵东县政协常委。有诗歌(含歌词)、散文、文艺评论、小小说发表于《诗刊》《词刊》《湖南文学》《诗潮》《江南诗词》《湘江歌声》《厂长经理日报》《长白山诗词》《邵阳日报》等纸媒。出版有文学专著《乡风四味》。

创作谈:

心系诗和远方 

人生自有芬芳

唐志平

由于受父亲熏陶,我自幼爱上了文学和新闻。中学阶段尤其入迷,以至于高中时成了偏科严重的“跛脚鸭”。但至今未曾后悔,原因是文学和新闻的爱好最终使我受益,如今从事的工作就是文学和新闻。长期担任媒体编辑记者,身兼作协主席,“新闻”和“文学”如同我的“双翼”,助我在人生旅途“自由飞翔”。
 
而真正爱上新诗是在走了许多“弯路”之后——刚开始跟着父亲学写新民歌,曾有多首新民歌习作登上了《宝庆文艺》《民间文学》等“大雅之堂”;后来又在父亲指导下学习旧体诗和楹联写作,曾有20多首七绝旅游诗见刊发于《江南诗词》《厂长经理日报》,并同时加入了县诗词协会和楹联学会;再后来因应景之需,写了大量自以为“气势恢宏”的朗诵诗,搬上了县内的各种舞台;同时也写了不少现在看来不像诗或者干脆叫“老干体”的诗句……
 
读了几十年的诗,也写了几十年的诗,感觉自己依然在诗的门槛外徘徊。特别是随着手机微信的普及,各路“诗人”满天飞;这种主义、那种流派,简直五花八门;拉山头、树旗帜,令人眼花缭乱;学院派、草根族,让人莫衷一是。
 
在物欲横飞的信息时代,难得的是保持一副冷静的头脑和一种平常的心态,尤其是一份对诗歌的虔诚。不管时光如何更迭,世事如何变迁,数十年来,我的诗观不变,我的诗心不改:“我手写我心”,大弘扬“真善美”。我始终坚信:只要心系诗与远方,人生自有芬芳。因此,年过半百的我,依然执著地走在追梦路上,努力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以确保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不偏离航向,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进一步完善自己充满阳光芬芳的“诗意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