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苗茁壮18】谭畅:冬游佘湖山

 开心明智 2021-06-13

冬游佘湖山

火厂坪镇二完小  谭畅

    春秋季节游人如织,我不爱凑热闹。夏天又太热,爬山太累。只有冬天,游人少,又不热。若是阳光明媚的天气,爬山最爽。
在一个晨曦初露的早晨,我和爸爸骑着自行车向离家大约5公里的佘湖山出发。
来到山脚下,沿着蜿蜒的千年古道拾级而上。我们边爬边欣赏着泛着金光的苍松还有林下蓬勃的蕨,还不时用手机拍摄。还未到半山腰,额上已沁出微微汗珠,全身暖和和的。这时,正好一株伟岸的古松躬迎在路旁,虬枝旁逸斜出,像是伸手在迎接我们。我们挡不住这主人的盛情,树旁竟还有一青石凳,我们一屁股坐在青石凳上。“若是有一盘棋,父子对弈,则多惬意。”正想着,我低头一看,石凳边缘上弥漫着软绵绵的青苔,像是给石凳涂上一层绿漆似的。我小心翼翼地拔出一株,他竟那么小,但他们拥抱在一起,给寒冬的大地披上一件温暖的衣裳。    
走着走着,忽然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鸟鸣声,只见小鸟们在荆棘间穿梭嬉戏,他们你追我赶,一唱一和。来到一僻静处,我正想尿尿,蓦地,枯草丛中蹿出一只野鸡,扑棱棱惊飞,还“咕咕咕”地惊叫着,似乎在责怪我打搅了它的休息。偶尔石缝旁会蹦跳出一只野兔,吓你一跳。    
我返回古道,跟着稀疏的游客向山顶继续攀登,我们一鼓作气,来到了山顶。寺门前,有人在香炉前焚香跪拜。走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上周美华将军题写的三个大字“云霖寺”,只见旁边还挂着一块金闪闪的牌匾,上面书写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几个烫金大字。据说,寺庙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原来叫“云霖祠庭”,那四个大字还是唐玄宗所题。走进大门,一位和尚在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两旁伫立着大大小小几十尊佛像,小的几十厘米高,大的1米多高,他们神态各异:有的端庄,像在沉思;有的凶煞,似乎愤懑;有的开怀大笑,像已看破红尘……只见一位香客跪在观音菩萨前许愿,我也想许愿,希望考试有个好成绩,爸爸却语重心长地说:“菩萨是不保佑懒汉的,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那是要吃亏的。”我虽然有点怏怏不乐,但也觉得爸爸的话在理。
走出寺庙,我们站在山顶远眺,只见一条条公路像飘带,一丘丘稻田似棋盘,远处的蒸水河在冬阳的照耀下,流光溢彩。     
冬阳下的佘湖山真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