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设,清气化痰汤则为温热之邪入于气分而治。春夏季节,阳气升腾,天气温热 而多风,临床上感冒后咳嗽的患者以卫气同病的类型颇为常见,此时若单以桑菊 饮、银翘散类辛凉之剂可透散温邪,却难以清除其里热;若以白虎汤、清气化痰 汤清气分之热,却难以透达其表。“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此时宜 确立合方的思路,以桑菊饮合清气化痰汤,透卫清气,如此才是最大程度地挈合 病机,临床方可收桴鼓之效。 验案举隅: 患某,女性,30岁,于2021年3月30日(农历二月十八日,清明前5天) 初诊,咳嗽5天余,患者诉1周前出现头痛,鼻塞,流涕,恶风,后自服三九感 冒灵后好转,唯遗留咳嗽,近2日咳嗽加重,易咯吐黄稠痰,量较多,咽痒甚, 稍有流清涕,无口干口渴,无恶寒发热,怕热,汗出多,纳可,二便可,月经可, 舌尖边红,苔轻度黄腻,有黑色染苔(含化橘红所致),左脉浮弦,右脉浮滑, 右关浮圆甚,沉取力弱。咽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治法:透卫清气。方拟:桑 菊饮合清气化痰汤。中药:桑叶20g,菊花10g,桔梗20g,苦杏仁10g,连翘 10g,茯苓30g,甘草6g,薄荷6g,枳壳12g,法半夏9g,荆芥10g,黄芩10g, 浙贝母10g,瓜蒌30g,共4剂颗粒剂。随访:服药后咳嗽消失。 按语:患者外感后服用感冒药,诸症皆愈,唯遗留咳嗽,出现咽痒、流涕、舌尖 边红、脉浮等温邪袭卫的表现,以及咳剧、咯吐黄稠痰、怕热、汗出、苔黄腻、 右脉浮滑等温热之邪入于气分之表现,因此治宜透表清里,卫气同治,方选桑菊 饮合清气化痰汤,药证相合,故疗效颇佳。 (以上中药与剂量,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内科/廖华君医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