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保险销售都是铸梦师,善用「概念」让客户接受推销

 昵称73334443 2021-06-13

昨晚我把诺兰的《盗梦空间》这部电影,又重刷了一遍。尽管已经看过N次了,但每一次重刷都觉得很有意思,不舍得错过任何一个镜头和台词。

尽管电影特效让人震惊,且剧情略微烧脑,其实也就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组专业的梦境专家,去给某人的梦境植入一个想法。

这些造梦专家深信,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要先改变他的想法。想法如一颗种子,只要能在潜意识中扎根,就会影响到这个人的一生。

我们做保险销售的,又何尝不是造梦专家?想卖出产品,背条款没用,重要的是打通客户理念。所以我们卖的不是保险而是理念。理念通了,就成单了。

细细想来,我们也在每天都想方设法的改变客户观念和想法,影响他暂时的行为,甚至改变今后的人生。所以我们也是铸梦师啊!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保险铸梦师。


客户是公司高管,收入不菲,但是家人的保障杂乱无章,在多家公司都零星的买过一些产品。小张给他做了一份保单整理,想要给他加保。

但客户的意思是,反正重疾险额度都几十万了,其他的意外险、寿险、医疗险也都买过了,暂时不想再买保险了,就委婉的进行了拒绝。

小张问他:您不想继续加保的原因,是因为担心保险不理赔吗?客户否定了他的说法:不是,我认为保险还是挺好的,不会不赔。我只是觉得暂时用不到,就不想再花这个钱了。

小张说:保险什么时候才会用到,这个谁也猜不到。我来的目的,不是和您讨论风险什么时候发生,保险什么时候用得到,而是让您知道,当风险发生时,您的现有保险是不够用的。

客户有点不明白:我都买了这么多保险了,加起来十几份,还不够吗?小张回答:保额是否充足,看的不是保单数量,而是保额有多少。像您这种收入的家庭,必须要达到「三个百万」才行。

客户皱起眉头,他不知道什么叫「三个百万」。小张继续解释,就是百万重疾、百万身价(寿险)和百万医疗。客户说,不用,我觉得几十万就够了。

小张无视客户的再次拒绝:假设有两个人,一个年收入50万,一个年收入5万,他俩同时遭遇疾病风险,5年内不能工作,您觉得哪个人的损失更大?

客户想了想,说肯定是收入高的那个。他每年挣50万,5年不能工作,就少赚了250万。那个收入5万的,5年不工作,也不过少赚25万,不是一个等级的。

小张继续引导:如果您每年5万收入,今天已有近50万的保额,够10年收入了,我也会觉得够了。但您每年收入也得在50万左右吧,50万的额度,您真的觉得够了吗?

客户琢磨了一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问该怎么提升额度。小张给出一份计划书,两人商议了一下,当晚就成交了,客户的额度也成功提升到了百万以上。


成功的保险销售,擅长用提问的方式,让客户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对比,从而动摇他的观念,引导他同意做出加保或投保的行为。

上面案例中提到的「三个百万」,是一种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要让客户认识到,像他这样的高收入家庭,保额最少要在百万起步。

概念其实也是一种标准,能让客户自发的进行对比。重疾险销售中常用的概念还有:重疾治疗费的30万-50万;年收入的5-10倍;家庭收入的20%等等。

概念的产生,就是为销售服务的。除此之外它还能给到客户保险该怎么买,自己还有多少差距,为什么现在就要投保之类的理由。

当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客户,根据要推销的产品的不同,也是要用到不同概念的。喻勇老师的一根香蕉的案例切入养老保险,还有人生草帽图的退休吃饭算账的案例,都是比较实用的销售概念。


我们给客户讲保险,不能干巴巴的讲这款产品有多少优势与亮点,多数客户的反应就是,你家产品再好与我有什么关系?

保险销售更多要从客户现在的家庭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现在或未来将会面临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为了让他们轻松接受,概念的引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把保险理念「概念」化,就能把抽象的风险,具化成实体的场景与案例,再进行说明,让客户听得明白的同时,也觉得说得有道理。

总的来说,打通客户理念,「概念」化销售保险,也就分为三步:

1、提出让客户耳目一新的保险概念
2、解释概念意思并对客户做出提问
3、最后拿出来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

文末再布置一个小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特别容易打通客户保险理念的「概念」或案例?

今日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