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尉迟迥10万精兵强将,有突厥、南陈和后梁相助,为何68天就完败了?

 小姐姐讲史 2021-06-13

短短68天,尉迟迥就把一手王牌打成了死牌。究其原因,有的人说都是吃瓜群众惹的祸。然而在下认为,吃瓜群众加速了尉迟迥的失败,但并非是尉迟迥失败的主要原因。

尉迟迥就是周朝的吴三桂!

吴三桂建立了周朝,但尉迟迥所处的周朝,不是吴周,而是北周。我们知道清初有三藩之乱,可您知道吗?在隋朝建国之前北周末年,爆发了三方之乱。 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最强,三方之乱蜀国公尉迟迥最硬。尉迟迥和吴三桂一样,起兵作乱,都是被逼的。

尉迟迥出身高贵,爸爸是驸马爷,自己也是驸马爷,儿子是国丈。他的母亲是南北朝牛人宇文泰的姐姐昌乐大长公主,他的夫人是西魏文帝元宝炬之女。金明公主,他的孙女是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

尉迟迥的政敌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也是北周宣帝的大皇后——天元大皇后,女人是情敌。宇文赟超越刘聪的三后,效法石虎的五后,也就是说杨坚的女儿,尉迟迥的孙女,她们还有三个情敌。宇文赟五位国丈,实力最强的就是杨坚,那是杨坚还叫普六茹那罗延呢!

杨坚是鲜卑化的汉人,尉迟迥是汉化的鲜卑人。可实力最强的杨坚,那时的表现像曹操更像司马昭。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27岁的北周宣帝驾崩。杨坚上位除政敌的吃相相当难看。

杨坚以皇帝的名义杀尉迟迥的老表们,诏请五王入京(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yōu】),继而对他们杀全家。

宇文招及其子宇文员、宇文贯、宇文干铣、宇文干铃、宇文干鉴等;宇文纯及其子宇文谦、宇文让、宇文议等;宇文盛及其子宇文忱、宇文悰、宇文恢、宇文懫、宇文忻等;宇文达及其子宇文执、宇文转等;宇文逌及其子宇文佑、宇文裕、宇文礼、宇文禧等悉数被杀。就连早已去世的宇文震、宇文俭、宇文通也不放过,宇文震的儿子宇文实、宇文俭的儿子宇文干恽、宇文通的儿子宇文绚等被杀。

杨坚基本把宇文家族团灭了,杀过大小王爷,幸免者寥寥,接着整外戚,杨坚于是向尉迟迥动手,先扣押他的儿子,再夺他的总管。基于陈吴“等死,死国可否?”和诸葛亮所说的“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应该说尉迟迥并没有做好起兵的准备,他起兵是出于义愤,他的理由是杨坚要篡权夺位。

杨坚的确是要篡权,也的确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问题是他没篡位,所以尉迟迥打的旗号有点牵强。如果他打的是清君侧会更好一些,还有北周折腾迫使人心,但即使如此以尉迟迥代表的北周旧势力依然很强。

尉迟迥北联突厥,南合陈朝,西应后梁(西梁)以大总管(可不是太监哈)的名义起兵,一时间响应者云集,有宗室诸侯,有总管州牧。尉迟迥和杨坚不是个人之争,而是一个集团和一个集团的竞争,是北周的既得利益者和杨坚既得利益者之争。

尉迟迥像极了吴三桂,他的起兵实现了开门红,相、卫、黎、毛、洺、贝、赵、冀、胶、光、莒等州纷纷起兵响应,就连王爷宇文胄也加入其中,一时间杨坚甚至都有点被动。就连杨坚的铁杆支持者黄国公刘昉、沛国公郑译,关键时候还掉了链子,要知道杨坚能统摄全国,全靠两人的支持。

尉迟迥起兵之后,杨坚派老将韦孝宽等人讨伐,可杨坚对韦孝宽又不够信任。这就导致一帮将领和韦孝宽不能达不成一致意见,这对平叛是致命的。前线的李询向杨坚密奏,大将梁士彦、崔弘度、宇文忻和尉迟迥有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关系,建议临阵换将——换掉这仨。杨坚就想派个心腹去监军,问黄国公, 老刘说没经验——没当过将军;问沛国公,老郑说家有老妈。杨坚很失望,李德林建议派高颎监军。

监军的问题解决了,韦孝宽就向武陟发兵了。韦孝宽的对手是尉迟惇,尉迟惇不是夏侯惇,却也是一名不可小觑的将领。他的老爸就是尉迟迥,他踞上流沿河布阵,恰巧赶上河水暴涨,他的如意算盘是,你架桥,我火攻,你渡河,我后撤,你半渡,我攻打。

破解尉迟惇的火攻就是土狗。高颎令士卒加工土狗,土狗就是抗击尉迟惇火攻的利器。这土狗前坚后宽,对于搞定前来烧桥的火筏非常有效。尉迟惇于是将计就计,稍微引兵后退,这样韦孝宽就会放松警惕,等到他过河一半时,再猛击,如此才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他想得挺好,谁知道韦孝宽却以此鼓励将士,说尉迟惇畏敌如虎,吓得逃窜了。众将士士气大振,很快渡河,这时他效法项羽,给尉迟惇来了个破釜沉舟,这是典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尉迟惇面对如狼似虎的韦军,心中怕是要说遇到韦神了。尉迟惇的10万大军就这样被韦神给秒了。

尉迟惇所部是尉迟迥的主力,韦孝宽一路东进、北上抵达邺城。武陟属于今天的焦作,邺城是今天的安阳,韦孝宽打到安阳后,尉迟迥先设伏兵3000,严阵以待。孰料,韦神料事如神,派宇文忻率500精兵突袭伏兵,尉迟迥的伏兵就这样被伏击了。

尉迟迥大怒又大惊,他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以年过花甲之年,同韦孝宽拼命。韦神韦孝宽面对尉迟迥不神了,迟迟不能攻破相州(邺城)。这里除尉迟迥会打仗外,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很大,关键的是他手下这些兵,大多关中人。关中人打仗,自古不要命,更何况,相州也是燕赵悲歌之地呢?

这时该韦神惊讶了,尉迟迥果然有一套。韦孝宽、高颎、宇文忻、李询商量如何出奇制胜,一劳永逸地解决尉迟迥的问题。他们把注意打在了吃瓜的群众身上,吃瓜的群众倒霉了,但他们也不算躺中枪,而是看笑话的悲剧。

在韦孝宽郁闷的时候,相州城中的百姓很开心,纷纷在城上看韦孝宽的笑话。韦孝宽他们开始实施让看笑话者先死的谋略,箭射“看笑话不嫌事大”的吃瓜民众明白什么叫摊上大事?韦孝宽他们射死一些手舞足蹈的嗨皮群众后,尉迟迥军民大乱,宇文忻趁机高呼——贼兵败了。李询和贺娄子干率先登城,尉迟迥没想到他们这么不按套路出牌,兵败自杀,前后只有68天。

其实尉迟迥的失败,原因有三:

第一、师出无名,他应该是清君侧而不是说杨坚改朝换代。

第二、应该约定,同时起兵遍地开花,打杨坚一个猝不及防。

第三、尉迟迥缺人,看看韦孝宽手下人才济济,而尉迟迥几乎没有什么人才。别的不说,仅仅看看苏威、杨素、韩擒虎、贺若弼都是高颖推荐的,都知道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