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23岁牺牲,创建红军2个军,部下成大将,继任者是开国元帅

 梦想童年594 2021-06-13

前言

漫长的革命路途中,一位位革命先烈们在奋战中倒下,在他们的身后,更有无数勇敢的同志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遗志,前仆后继投入到革命斗争中。正是由于这一批批勇于奋战、不怕牺牲的热血男儿,才终于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他23岁牺牲,创建红军2个军,部下成大将,继任者是开国元帅

这些倒在革命道路中的先烈们,有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也有诸多位在革命历程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其中有一位曾创立过两个红军军,有一位部下成为开国大将,而他的继任者还是开国元帅,可惜他在23岁的时候就革命捐躯,这个人就是吴光浩。

黄埔走出的优秀将领

吴光浩是湖北黄陂县人,1906年生于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他童年的时候,父亲过早离世,是母亲承担起养育一家人的重担,含辛茹苦将吴光浩养大成人。

读中学的时候,吴光浩曾阅读过《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身心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也立下为国为民、报效国家的大志。19岁时,结束学业的吴光浩赶赴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三期的一名学员。

从黄埔毕业后,吴光浩加入我党。北伐时期,他调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担任连长,在团长叶挺率领下,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北伐结束后升为营长。

他23岁牺牲,创建红军2个军,部下成大将,继任者是开国元帅

北伐取得如此辉煌战果,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但在1927年4月,蒋介石却将屠刀伸向曾经的战友,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批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遇害,为了反抗反动派的迫害,我党领导了南昌起义。

当时吴光浩奉命回到家乡,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举行了黄麻起义。起义中吴光浩担任起义副总指挥,攻打黄安县城的战斗就是由他亲自指挥的。

由于准备充足、部署严密,战斗进行地很顺利,起义后起义武装还被整编为鄂东军。只是敌人很快进行反扑,调集了一个师的兵力进攻黄安县城。起义军武器缺乏、兵员不足,最终失利。总指挥潘忠汝曾先后六次进出城门,掩护一批又一批战友突围,第七次掩护战友出城时,陷入敌军包围,最终身负重伤的潘忠汝牺牲。

起义军残部在副总指挥吴光浩的率领下,突破敌军包围圈,最终进入木兰山坚持战斗。此时遭受重创的鄂东军仅剩72人,人数虽少,但他们革命意志坚定,在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战斗,后被人称为“木兰山七十二勇士”。

创建红军两个军

两个月后,有所发展的木兰山游击队在上级指示下,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由吴光浩担任。

第七军在吴军长领导下,以木兰山为中心,周边百余里作为队伍的游击区,带领群众发动农民运动,打击土豪劣绅以及反动武装。许多祸害百姓的恶霸被铲除,第七军得到老百姓们的支持。

随着革命形势的壮大,渐渐创建了鄂豫边根据地。为了适应革命发展形势,上级指示,第七军改编为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吴光浩担任军长兼师长,一直跟随他闹革命的王树声担任第一大队党代表,建国后王树声成为开国十大将之一。

他23岁牺牲,创建红军2个军,部下成大将,继任者是开国元帅

长期的革命斗争,吴光浩积累丰富的战斗经验,成为一位出色的游击专家。根据地不断在扩大,吴光浩也在不但提升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

1929年,敌军出动两个团的兵力,包围了红31师所在的柴山堡。形势一度很危急,但镇定自若的吴光浩沉着应战,先是突出重围,再转而向敌人侧后方发起进攻,很快将敌军击溃,粉碎了敌人的围攻。

不久蒋桂战争爆发,趁着敌军后方空虚,吴光浩又主动出击,将黄安、麻城等地的反动民团一举歼灭,一时吴光浩威名大震。

继任者成开国元帅

能征善战的吴光浩,成为敌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一直寻机想将他铲除。

1929年5月,为了响应革命形势的发展状态,吴光浩准备赶赴商南商议领导起义事宜。大家怕他出意外,不希望他亲自去,但吴光浩说:“我是主要领导人,越是艰苦,越是危险,越应该去。”

没想到,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吴光浩一行途径罗田腾时,被当地的民团发现行踪遭到包围,战斗中吴光浩身中数弹牺牲,年仅23岁。

他23岁牺牲,创建红军2个军,部下成大将,继任者是开国元帅

作为红11军最高领导者,吴光浩的牺牲,是我军的重大损失,不久组织上又派来一人领导红11军,此人就是徐向前。

在徐帅的领导下,红11军取得更辉煌的战绩,也逐渐成为红色革命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