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孩子的语文学习,家长应该知晓的……

 长沙7喜 2021-06-13
Q:

图片

来自家长的困惑

     童妈您好!请教一下,我家小朋友四年级,每次语文考试,基础部分满分,作文扣个七八分,阅读理解扣六七分,平时在这两方面也花了不少精力操练,但成绩一直没明显进步。您有一些指导建议吗?或者推荐的阅读书目?平时我们家庭氛围也挺好,一直在您教育群里学习,我和他爸爸也喜欢看书,是不是他的理解能力还没完全开发出来?等您空了帮指导一下,谢谢!


A:

这样的询问一直都有,在这个阴天,我决定定定心心写篇文章来和家长们探讨这个问题。

为什么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辣么难?



图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语文学习是为了培养孩子哪些基本素养。

图片

从大语文的角度,孩子需要的是能力和阅历学业阶段着重学习的是知识技能。

语文学习需要孩子具备的能力很多,需要孩子形象思维强、观察力强(察言观色甚至能洞察人心)、想象力丰富、感性(敏感、多愁善感)、有表达欲望(能言也善言)。

并不是说孩子天生就具备这么多能力,而是有的孩子在这些点上“一触即发”,而有些则“启而不发”。

能力有一部分是孩子耳濡目染熏陶来的,这部分常常被我们称之为天赋,承认天赋的差异,并不是让我们“认命”,因为能力更多是在后天习得的,在了解了孩子的“天赋”条件后,知道孩子的长处和短处,依据孩子的特点,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具针对性的引导,同时对孩子的预期也更为客观。

图片
1

低效的语文教学

在我们讨论知识、能力和阅历之前,我们必须要简单说一下学校里的语文教学

我在语文教学一线二十多年,客观地说,语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的老师眼里只有考点、题型和分数,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在她的眼里也只有应考的内容,这类老师是“敢”把初三模卷撕给预备的娃操练的。

这类老师,常常会有不少的作业,课堂在学生眼里是无趣的。学生也在这日复一日的无趣中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黑云压城城欲摧,作业压人人悲催

第二类老师上课比较有趣,能“滑”得出去,但收不回来,天南海北、包罗万象,课堂热闹,教学随意无序,知识技能落实不到位,学生的成绩当然是好看不到哪里的。

现在很多学校看似重视阅读, 一周一个中午,班级轮着进图书馆,时间很仓促,学生很难定下心来好好读点书。

每学期都有名著阅读篇目,篇目的选择随意性大,学生未必喜欢读,最后又是以考试的形式来“逼迫”学生读。

考几次,“聪明”的学生就摸着套路了,于是,就成了应付差事的“阅读”。

阅读要靠兴趣,作文也不是背出来的

语文教学最低效的是作文教学,小学生会被要求“背作文”(自己写的作文要背下来,这个居然是普遍的现象)。

由于班级人数多,语文老师有很多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导致他们作文难有精批细改,更不要说面批,作文课也是老师泛泛讲讲,学生写为主,毕竟每学期作文是有篇数要求的。所以,学生个体很难得到有针对性的点拨。

这些并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我人微言轻,就不“胡言乱语”了。

图片
2

知识、技能与能力、阅历

回到我们的正题来,我们家长到底该怎样来引导孩子学语文呢?

从应试的角度来说,知识技能和能力阅历是缺一不可的。

语文的知识技能很多,比如基础知识,就包含了拼音、汉字、标点、词语、句式、修辞……相对比较难的是语法知识。而我们的语文教材,语法教学是非常凌乱甚至缺失的,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文体知识、题型认知和相应的解题思路……

仅仅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学好语文,还要提高孩子的能力阅历,需要学生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有理解力、感悟力、表达力……

再来说阅历,这个词语有两重含义,一是“阅读的经历”,二是“生活阅历”。

“读万卷书”

我们家长一定不要被孩子的语文分数搞乱了方向,语文学习的本质不是为了考个好看的成绩,而是让孩子具备语文素养,受用一生。坚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孩子一生的需求。

阅读既要有“量”,阅读面要广,语文学习离不开有广度的阅读,更少不了对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阅读还要“深”,要精读,探索性地读,有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见地。

这里特别想提醒家长们,在家庭中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孩子热爱课外阅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让孩子觉得,读书就像吃饭睡觉刷牙洗脸……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让孩子真正投入到书籍中。简单说,家长的身体力行是最重要的。

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阅读面太窄了,总是急于想让孩子读“名家推荐”,读有利于“提分”的书籍。这种功利心反而会产生副作用。

要相信孩子“开卷有益”,孩子逐渐养成“以书为伴”的习惯,慢慢的在家庭共读中引导孩子拓展阅读面。

“行万里路”

有“生活阅历”也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关系孩子一生发展的。让孩子走出家门、校门,到更广阔的世界去看、聆听、触摸、感悟,我们家长要引导孩子丰富课余生活,带孩子做有质量的文化行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去。

这两样“阅历”会丰富孩子的心灵,会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

图片
3

有针对性的语文学习

不爱阅读、缺乏阅历的孩子肯定是学不好语文的,那么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在语文学习上产生困惑,不尽人意呢?

这里,就有一个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问题。平时能够广泛阅读对于学好语文当然是一个优势,但如何把这个优势转化为好的语文成绩,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学习语文要有日常的基本学习习惯,比如好的听课和笔记习惯以及作业习惯,更要有好的预习习惯,读读背背,习惯于使用工具书而不是百度……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应试”技能的问题,要让孩子习惯于推敲试卷上出现的每一处问题,这个习惯非常重要,只有深入地探究,找到问题的根,才会领会出题者的意图,进而在日常学习中能抓住重难点和细节,考试中能明确题型,有解题思路,能抓住踩分点。

这里有个小插曲,从小童初中开始,我就经常让他帮我批试卷,一开始,我会和他讨论采分点,在批改中会出现各种“意外答案”,我就和他分析,对与错的判断依据。这让他收益很多,这样的锻炼,使得他更容易领悟出题的立足点。

学习讲效率,训练要有针对性

有针对性的训练是这样的,阅读方面,可以选择一本比较有质量的练习卷,每周做一两张,做完自己对照答案琢磨,低学段的孩子,家长有能力的可以适当助力。可以从单项专题入手,比如记叙文阅读不行,就专门做记叙文阅读。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作业也好,自行操练也好,都要时间观念,因为考试是有时间要求的!

如果写作能力弱,我觉得更要加强阅读,没有输入,哪来输出呢?


本文写得很吃力,不是无话说,而是这个问题可以说的实在太多,孩子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家长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她(他)所遇到的困境,才能琢磨出带领她(他)走出困境的办法。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