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点关注】梦山‖美景离我们还有多远?

 纪实纵横 2021-06-13



作者简介



   梦山,60后,喜欢文字,更喜欢读文颂文,酷爱奇石。主任播音员,巴彦淖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现为乌拉特中旗老年大学教职员工。








视点关注

美景离我们还有多远?




梦 山



最近生发许多感慨,说庸人自扰也好,道无病呻吟也罢,心中总有些不快,不吐不快。

先说说“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天假期打过折来也很合算,也如约而至,那天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一大早就把“蒙羞”了多日的爱车从头到脚擦洗的光彩照人,然后抬头望望天,低头摸摸兜,精心谋划我这“当孙子”的如何让那俩“爷爷”手舞足蹈、开心大笑一番。

别人怎么出游我还无暇顾及,不过朋友圈早已晒出“东方红日喷薄出,西域夕阳映孤烟”的豪情。我等鼠辈自不敢与之比肩,但能在自家门前畅游草原也是一种情缘。因为,在我的心里,有几处神秘而圣洁的地方,我曾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摹过她的千古风韵……

 儿子的安排改变了我的初衷。他说,咱们去美餐吧,而且是大餐!     我相信喜欢美景的人一定喜欢美餐,儿子的决定把我从遥远的意境里拉了回来,美餐的诱惑让我们浩浩荡荡直奔目的地而去。

没有了收费站的横杆,听不到交了钱以后的客气,我们几乎没踩油门就到了六十公里以外的五原县城。但时间还相当早,也就是说,离饿瘪了肚子再去饕餮大餐还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过家庭会议集体研究(其实就是我点一下头的事儿),我们又改道去五原八里桥农博苑浏览一番。

八里桥农博苑我去过几回,印象最深的是人民公社大食堂那道柴火炖红公鸡,瓷缸子盛酒,锅帖子主食……先不说与大餐有关的话题。做为游人,我没有探究过农博苑的投资运营方式,但是对所有人免门票,又有干净的公共厕所,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开心了。大概今年的气候让季节发生了错乱,持续的低温大风天气把最美的五月挡在了门外,农博苑显然没有做好接待游人的准备,景区里的大多景点都上着锁,特别是人民公社大食堂后院的“红公鸡”雅间,冷冷清清,没了一丝人气,险些冷下泪来。不提,不提!孙儿的欢呼打破了农博苑里的寂静,他们陶醉在两代人之前的时代,穿越在贫穷但又十分快乐充实的时光里……

正午十分,我们正式抵达就要大餐的地方——五原摩尔城。之前为了把肚子里最后的能量消耗殆尽,我们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步行十分钟才到达就餐地点(看官切莫耻笑我的精明算计,作揖作揖)。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购物商城,乘外悬电梯可对各层商店一览无余。大概到了六层,摩尔城自助餐厅尽显眼前。就在我完全被一档档一排排的美食鲜果、一阵阵一股股舒缓的音乐凉风所吸引的一瞬间,我感到自己突然分成了两个自我,左边是衣冠楚楚的绅士,右边是饥肠辘辘的野夫!儿子见我左右难辨环顾四周,便将我引到一个卡间落座下来,仆人一般的对我说:您先坐,随便用点什么,我们马上就回来。我诚惶诚恐点了点头,再次被一旁琳琅满目的免费酒水饮料所吸引。餐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四套餐具,天啊,刀和叉!那可是西餐用具!转眼间,儿子儿媳已将两大盘各种肉食凉菜端了上来,又转身消失在菜肴里……我实在经不住美食的诱惑,拿起刀叉,一一刺向老汤炖脊骨、红烧四喜丸、肉炒豆腐、凉拌黄瓜、炒鸡蛋、炖蘑菇、烙饼、馒头、葱、酱……眼看着桌子上的菜肴堆成了山,我挺直了腰板对儿子说:兄弟,不,儿子,差不多就行了,这地方好像不让吃不了兜着走吧。儿媳见我手握刀叉,才知漏掉了什么,喊着忘了拿筷子忘了拿筷子,烤牛排披萨马上就到。一转身又去端菜了。儿子说,爸,咱不着急,慢慢享用,要不您喝杯威士忌?我说,喝你个头啊!肚子里还有盛酒的地儿吗?儿媳端来的不是烤牛排,是巴西烤肉,我用刀划开,用筷子夹进嘴里,非常鲜嫩,但已品不出味道了。披萨还是热的,我再也吃不进去了,费力地站起身,对孩儿们说,你们慢用,我去去就来……

说美景却道起了大餐,纯属吃饱了撑的!看官你且听我慢慢讲。        

我独自从电梯下来,用草原汉子独特的目光认知这个六十公里之外的人群。说实话,摩尔城还不能用“火爆”来形容,但相对于疫情下的其他都市,已经乐观的不容乐观了。出入这里的消费者,我敢肯定大多是种植户、养殖户,还有做生意的小老板。他们或开着老款的绿色丰田,或新式的国产标六,携老带小,闻风而来。他们可以像我一样,夹一大口巴盟烩酸菜,切一小块西式烤牛肉,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从停车场的入口处开车出去,置后面追赶着愤怒的保安于不顾,但是从他们的脸上流露出的,分明就是一种富足,一种我行我素……我被自己的观察险些恼怒,也被自己的狭隘差点窒息,就在这时,几个着汉装的女孩子像清风一样从我面前略过……

我还是无法释怀心中的那几道美景。在回去的途中,再次行使了一家之长的权威。冰川石臼地质公园,我多次拍摄报道过的奇峰怪石,动如脱兔、静若处子……你们还好吗?我让儿子把车停在地质公园的停车场,慢慢向守门的“目标”靠近。

大爷:一位二十。

我就是借个方便,顺便带孙子看一眼。

大爷:一位二十。

小伙子,从这个大门不远的地方,逆着太阳的光,很可能看见西天取经的人物呢!

大爷:我们有合同,签了合同的。你要是超过六十岁,我们也不要票了,你看……?

哦,那就算了吧。我想问你,这冰川石臼形成在哪个时代?

大爷:我们有合同。

就这样,“五一”的第一天,我们一家老小饱了一顿美食,丢了一处美景。

 让我念念不忘的另一个美景是十八公里处的“石林”,把“烂山”叫成“石林”,我自认为自己功不可没。我曾经从不同的视角拍摄制作了多篇报道,也带过不同的游客讲解过“石林”的传说。就在上个周末,我再次发动了车子,带孙子去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沿着草原自然路的标记,我小心翼翼找到石林的一个入口,一把大锁威严地看着大门。我试图顺着铁丝网围起的望不到头的围栏寻找下一个入口,远远的望见一台农用车停在那里。赶过去以后有了下面的对话:

兄弟你好,这个门是你锁的吗?

我的草场我不锁?

你是怕车进去压坏草场吧!

一个人二十!

我不开车,步行到里面总可以吧!

你交了钱开上车也行!

就俩孩子,我交一个人的钱行不?

不行!

我们不开车,走着进去,还可以捡出点垃圾……

不行!

这草场是你家的,这石头也是你家的?

不行!

就这样,我带着两个年幼无知孩子沿着长长的铁丝网找到了回家的路。

“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们的心里”。我在草原工作生活了大半生,我的儿子孙子也出生在草原,草原有美景,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这是一种现象,不必较真,也是一种不快,不吐不快,仅此而已……


作品链接


【侯双清作品】‖牛之泪

编辑: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2.作品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必须充满正能量,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别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含)以上的,将其70%作为稿费。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没有稿费。所有稿费都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以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发放以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予发放,算是支持平台建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