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特刊]肖青花的散文《​栀子花开》

 黄石新东西 2021-06-14


栀子花开 

清晨,我睡眼朦胧,推开窗户,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嗯——深深地吸了一口,犹如一缕仙气瞬间荡涤了心灵。这味道太熟悉了,栀子花的香味,浓而不腻,醇且不俗。真是给我惊喜!窗台的一盆栀子花居然应着时节开放了!前几天还是绿色的花苞,过了两天,花苞纵向开始些许泛白。没想到,过了一夜,她竟迎着朝阳露出了笑脸。她的花朵有三层,每层六个花瓣,最里面的一层紧裹着淡黄色的花蕊,小巧玲珑,素白的颜色,没有一丝杂质,毫不张扬,悄悄地从几片绿叶之间探出头来,她就像是一位从未走出大山的乡村小姑娘,略带羞涩。我甚至都不忍心把她从枝头摘下来,太瘦小了。即便如此,她的芳香却毫不逊色,哪怕仅此一朵,那香味也足以弥漫整个房间,让我不自觉的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叹咏栀子花的句子“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或是明代书画大家沈周的“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也颇有几分相似。  
虽是一朵小花,对我和我的先生来说,弥足珍贵。我赶快叫他一同来欣赏。他打趣地说:“怎么样!我养的花还是挺给面子的吧!”说着脸上流露出几份成就感!的确,这盆花养得实属不易。2020年4月,疫情还未结束,我们从网上购回了几株花苗,栀子花便是其中之一,先生便忙乎着移栽到花盆里。花苗很小株,我真担心养不活。可是,先生悉心呵护,浇水培土追肥,栀子花茁壮成长。到了5月,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可是我们家的栀子花连一个花苞都没打。我每天仔细地观察,巴望着哪一天它能冒出一个花苞来!先生说:“不急!不急!静待花开!”炎热的夏天来了,为了避免太阳的暴晒,我们把她从外阳台移到飘窗,直到秋高气爽才又把她搬出去;寒冷的冬天到了,怕她被冻死,我们又把她搬到温暖的客厅,时不时地搬出去晒晒太阳,夜晚又及时搬进来。她的花枝越来越密,个子也长高了不少,叶子碧绿碧绿的。转眼一年过去了,大地回春,我们对她的期待也逐渐抛之脑后,犹如阳台上其他的花草一般,你想开花就开花,你不想开花你就不开花,你想什么时候开花就什么时候开花,你什么时候也不想开花我们也不怪你,她就这样在窗台上自由地生长。月季花盆摆在她的旁边,开出了一波又一波,花朵高傲地立在枝头,粉的、红的、玫红的,鲜艳亮丽,她也不为所动。进入五月,突然有一天,我新奇地发现她冒出了好几个花苞,那一刻,我高兴得几乎惊叫起来!栀子花就这样在我们静静的等待之中应着时节开放了!  
我凑近鼻子闻了又闻,芳香四溢,小巧的花朵精致可爱,每一片花瓣都像是出自雕刻家之手,精心雕琢而成,轮廓分明圆滑,玉脂凝结。这是积蓄了多大的力量才能这样呼之欲出呢!我爱她的芳香,更欣赏她的淡然优雅。凝望许久,我想起往年,每到栀子花盛放的季节,我的办公桌前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的。隔三差五,总有一小塑料袋栀子花趁我还未到办公室之前就默默地放在我的桌子上。开始,我并不知道是哪个孩子送的,后来到班上问同学,才知道是一个小女孩送的。这是一个安静的小女生,连上课回答问题都是怯生生的,在班上没有多少同学会注意到她。可是我知道她是一个情感细腻、充满爱心的孩子。她是喜欢我的语文课的,从她上课专注的眼神中可以知道。她会在我嗓子沙哑的时候,悄悄给我送上一盒喉片。她说栀子花是她奶奶家种的,她特意从家里带来送给我的。我很感动!这些花朵跟我家窗台上开的栀子花一样,小巧的,不像市场买的栀子花那般肥硕,但是香味清新可人。就像这个可爱的小姑娘。  
端着小姑娘送的栀子花,我想到小时候,记得老家的房前种着一株很大的栀子花,比我那时的个子高出很多,灌木丛似的一大片,我只能摘到树冠底下的花朵,树顶上的花我只能远远地望到却是摘不到的。每到五月,栀子花盛开,整个院子都是香的。每天早上,在绿色的屏障中星星点点地开出了许多白色的栀子花,花瓣上还盛着晶莹的露珠。这时,奶奶会笑呵呵地摘下开得最艳的花朵,扎在我的辫子上,我就戴着满头的花香一蹦一跳地跟着奶奶一起,快乐地将大把大把的栀子花送给街坊邻居。奶奶家的栀子花香伴随我长大。  
多少年过去了,每到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奶奶,想起奶奶房前的那株栀子花,想起扎在我辫梢上的,随着我走路一翘一翘跳跃的栀子花香,这种情结,已深深埋进心灵深处。  
栀子花开了,开在了我的心里!  

肖青花,小学语文教师,黄石名师。参加了多部儿童读物的编写,多篇文章发表在《新课程研究》《湖北教育》等期刊,是一名文学爱好者。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