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的双眼古井和双砣石碾 山东省临朐县井头王治刚

 九州人文 2021-06-14

 我的故乡井头往南的沂源县鲁山,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早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沂源猿人就在鲁山洞穴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

        我们井头村与鲁山相距仅四十多公里,历史上井头村及周边地域出土过古文物,以此推算,井头村有人类聚住的年代,肯定上溯到远古时代。但是最早的文字记录,只有《临朐县志》中记载:元末以前已有人在此居住,因为元末明初战乱,此地成为废墟,仅存水井一眼,后沈、曾等氏族迁入时,水井仍在,故以“井头”为村名,井打头的意思,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先有井,后有井头村的说法。(近几年,发现一种稀有的误传:住在水井侧称之为“井头”的稀罕说法,这种误传过去从没听井头村里的老人们说过,其实这种说法是语法和现实都不准确,桥的一端可以称之为“桥头”,桥头可以住人。井的一侧不能称之为“井头”,当井头的“头”是方位名词时,“井头”指井口下面的深处,无法住人;全国百万个村庄,每个村庄几乎都有水井,但是仅有38个村庄称之为村名井头,看来“井头”的村名不是随意可以称呼。如果真是同误传的一样,住在水井侧就称之为井头,那全国将有多少个村名称之为“井头”的村庄啊?)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井头村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井头村名来历的普遍说法。井头村的双眼古井,在方圆十里八乡,实属罕见,堪称周边地域“井的头。领”(井头,又顾名思义:井的头领)。双眼古井,给古老的井头村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在鲁山东南方向的沂源县错石村,有双砣石碾,近期在网媒热传,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据网友评论全国仅错石村有双砣石碾,至今,别的地方没有发现。我体验推动双砣石碾,推起来感觉不怎么重,可能双砣平衡,推起来感觉还轻松,这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效率吧。据村人田老师讲述,双砣石碾并不是建村时就有,而是六十多年前才建造。

        现在错石村人还在双砣石碾上加工豆面、玉米面等粮面,如此原始加工方法非常的有价值意义。现代化电力机磨,加工粮面速度快产量高,机磨高速运转摩擦产生的高温,使粮食中的部分营养物质损失。双砣石碾低速研磨,低温加工,不会破坏粮食中的营养物质,也不用加入任何添加剂,就能够保质存放。

       在过去,年少的我们放学以后,都要推碾、推磨,有时候还要到井上打水。谁曾想到,这种几干年来的生活劳作方式,在我们这个时代得以改变。随着机磨、自来水地普及应用,人们不用再从事这些体力劳动了。我们井头村神奇的双眼古井和沂源县错石村罕见的双砣石碾,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见证,展现了社会地发展与变迁,深深地牵动起人们的乡情!

           2021年春写于沂源鲁山

【作者简介】

 王治刚 笔名致罡,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临朐县井头村人。从事营销工作,业余酷爱读书,喜欢写作,主要文学作品:《月是故乡明》、《怀念我的奶奶》、《奋斗》、《探访朐山村》、《中国神秘的朐氏》、《中华逄氏寻根地》、《闯山西》、《闯关中》、《闯关东》、《下南湖》等散文随笔,专长于山东移民文化研究,为在外的山东移民和烈士公益寻亲二十多年,山东电视台、山东商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在碎片化时代没时间学习?看看高手是如何做的

济南大明湖:龙舟竞渡迎端午

【寻声记】抗日女英雄藏身16天的山洞,小到坐都坐不下

他们,改变了中国!(聊城籍演员王仁君扮演青年毛泽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