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小企业持久战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新用户69013912 2021-06-14
一、为何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不长

经常会看到一些数据,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在跟工业发达国家的比较平均寿命是比较短的,问题在那里?答案也许很多,最为关键的还是老生常谈的重量不重质,质量不高的企业,不可能会是高效率,低成本,而质量、效率、成本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

图片

图片
二、从认识到决心,从决心到坚持

前头的副标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犹如每个人都挂在嘴边“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要健康就要多运动”。健康的身体太重要了,但有多少人能坚持运动呢?

国内的用工环境及可以想像的未来,继续延用重量不重质的经营思维,恐怕只会愈来愈辛苦,生存愈困难,企业经营者要有决心,要有魄力排除困难,循序渐近提升质量,要把质量做为长远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

图片

图片
三、中小企业质量怎么做?

企业做“量”基本是简单的加法,人增多,设备增多,厂房增多,客户增多,供应商增多,但假如不小心管理没跟上,产生的问题、浪费的成本就变成了乘法。做“质”就复杂多了,复杂的事,有方向有方法一步一步推进,就简单了,我个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近50年,我用简单的方式来描述,提供给有决心的经营者作为推进质量的参考。

(一)企业的组织架构要能体现“质量”的战略意图,质量部门要能体现三种功能:

1.QC功能(发现品质问题,指检查人员)

检查部门的主要职责在控制,从供应商进料到客户出货,过程中不良品的流动,也就是控制不良品往后流动。

2.QE功能(解决品质问题,指品质工程人员)

品质工程师主要解决制程中QC发现的品质问题,并协助解决供应商品质问题。功能就是通过QC的数据(果)找出因并加以消除,不再发生。

3.QA功能(预防品质问题,指品质保证系统)

品质保证系统主要在品质标准化,量测仪器标准化产品可靠度试验。

上面三个功能组织逐步强化,构成人员逐步优化,质量推进就有了着力点。

(二)要有可靠完整的品质数据

所有的科学管理工具都要依据可靠的数据来统计、分析、对策、验证结果,品质的基础数据主要构成如下:

1.供应商进料品质状况(IQC)

2.制程中品质状况(IPQC)

3.最终入成品仓前品质状况(FQC)

4.出仓客户品质状况(OQC)

5.客户接收品质状况

6.品质成本分析数据

品质状况的数据,是反映企业品质管理状况的面貌,有了反应品质真实状况的数据,再加上品管组织的功能架设,品质升级才有机会启动。

图片

图片
四、企业品质升级之路

企业品质要升级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提升,第一条是借用外部品质要求更高一级(升级)的客户(市场)来倒逼,组织成员的方向易于聚焦,另一条路是企业内部人机料法环等品质要素的升级。

任何产品的市场(客户)小到日常用品,大到汽车,客户不同,品质的要求水准就不同,品质要求的水准愈高的客户,要成为其供应商的门槛愈高,这就是企业品质升级的下一阶段目标客户,所谓的有所不为有所为,借用高一级品质要求的客户来倒逼品质的优化,成本最低,效果最好,低级的客户表面看起来给你订单但衍生的问题多,诸如:订单批量小,交期短,设计变更多等等问题不断缠绕的企业,直到供应厂商精疲力竭。客户升级,路上困难重重,问题是后无退路,这也是企业做量到做质最关键的策略。

图片

图片
五、企业内部品质升级

影响企业品质最主要几个管理要素进行升级

1.人的升级

人指的是构成企业团队的成员,人的要素决定其它影响要素的成效,而人的要素是否优质又取决于企业经营者对品质的思想与决心。

企业成员也是一个优化的过程,优势的团队两个特征,一个是养得好,养指的是待遇福利,待遇福利好,才能留住人才,品质管理主要的要求是产品及服务的稳定性、人不稳定,其它的影响要素那怕标准化再好,质就跟着不稳定。另一个是育才,没有学习就看不到差距,企业只会守,缺乏破的能力,市场竞争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习的企业是不可能活得好的,所以说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企业何尝不是呢?学习可以增能,增加的能力贡献给企业增加价值,企业增加的价值分享给成员的待遇福利,形成企业正向循环的发展。

2.机的升级

机指的机器设备,可以包括模具装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器设备模具是否一流,几乎可以决定品质是否一流。现时国内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招工难,用工难,成本难的三难,这三难都在人,机器可以替代人就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减少用人,品质也容易受控,但对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还是要先打好管理的基础,工业1.0、2.0、3.0循序渐近才不至于盲目投资。

3.料的升级

顶级餐馆的食材一定来自精挑细选的供应商,反之,三流的餐馆,食材有可能是愈便宜愈好,这也是普遍的中小企业,过于在意价格也就缺乏供应商的选择能力,造成的结果是效率,品质、成本、交期的混乱,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企业无时无刻像在救火,库存愈多,停工待料愈多。企业品质要升级,合格供应商的甄选与管理也更要升级,先考虑质优再考虑价格便宜的,这也是品质思想的转变。

4.法的升级

这里的法指方法,方法又可分为产品技术的法和管理技术的法。

中小企业初创时通常要有产品技术做生存的基础,等到规模逐步大了,做产品技术的人多了,分工多了,项目管理的要求就要升级了,同样的品质管控的工作也要逐步从事后的管控往事前的预防升级,研发人员除了产品技术的精深,同时要学习品质预防的工具,诸如DOE,QFD、DFMEA,所以说,品质管理也是设计出来的,道理就在于此了。

有这么说法,小型企业靠技术生存,中型企业靠管理求发展,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一大就乱,最主要的瓶颈在于科学的管理工具没被引入到企业中应用,几乎所有的管理要素和管理成果都有专业的管理工具,如同前述的品质管理要素,再说管理成果PQCDSM,每种成果目标,都会有全世界通用的管理工具,企业都不学不用,那也只能停留在靠经验的作坊式管理,经验每个人不一样,更不容易传承,企业也就不容易长大。品质管理的功能第一个要求品质特性稳定,方法稳定(标准化)是预防产品不稳定服务不稳定很重要的手段。

日本的产品品质较稳定,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他们的秘诀在基层的员工培训改善工具,推广全员参与改善活动,其目的在于能够在基层就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人人都有问题意识,品质意识,人的工作习惯跟着变,不是“做了就算做好了,而是做好了才叫做了”,所以说品质管理的盲点在基层,靓点同样在基层。

5.环的升级

产品的品质要求愈高,生产的环境要求愈高,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空气,整个生产的环境。

日本企业推行5S活动,表面看似要改变环境面貌,深层的目的就要改变人的工作面貌,工作环境很讲究,工作态度就比较不会马虎,有板有眼的工作习惯,结果就是品质的稳定,所以说品质也来自于工作习惯。

图片


图片
六、品质之路

笔者写这篇中小企业如何进行品质升级,从外部的市场(客户)供应商的升级,到内部的人、机、料、法、环,品质要素的升级,从经营者的战略决心到组织的推进,路是不会平的,过程是困难的,经营者只要认准方向,路就不会远的。企业的命运就会改变。

0592-2395581

0592-2395582

0596-7023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