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古建---祁阳龙溪村李家大院

 木香草堂 2021-06-14

一、位置

图1 龙溪李家大院位置(源于百度地图)

李家大院位于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龙溪村因从李家大院背后的象牙山流下来的小溪而得名),在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处,交通便捷。

二、现状

李家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万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是目前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大院受传统“堪舆术”的影响, 李家大院选址讲究“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完整形局,强调主山龙脉,村后紧靠如龙腾飞的象牙山(图3),山势连绵,气势险峻,森林茂密。自西而的东龙溪水流经村旁悠扬流淌,既为人们用水提供了方便,又为环境景观增添了不可或缺的要素。以前,村落在规划时将院前的大面积平坦地带作为农业生产用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院前已是大片大片翠美的荷塘,却为幽古的大院添加了一份不可言喻的亮色。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家大院的老屋院、吊竹院、品字书屋都已消失在历史的脉络中,现存的李家大院仅由上、下院和李氏宗祠组成,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李家大院大多是大门朝北,据说是生意人的禁忌:五行中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所以中国古代流行“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李家大院有房屋36栋,游亭18座、大厅36间、粮仓3栋、花厅1栋,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达11089平方米,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李家大院以高大的象牙山为衬托,山上绿树成荫、苍翠欲滴(图3)。

图2 李家大院大门

图3 象牙山与李家大院

图4 李氏宗祠

套图5 功名牌

门厅外的门斗之上高挂“五品军功”、“进士”、“武异都尉”等文官武将功名牌,可见李家大院先祖的家族荣光。

图6 石狮

这对石狮是祠堂门口最为突出的石雕,尽管年代久远,依然极赋神韵,活灵活现地各伏在祠堂门前的石鼓之上,镇守着这一方人杰地灵的青山绿水。

套图7 门前精美的木雕

每一个雕刻都是一幅生灵活现的画卷,都是一个故事。

图8 迈入大门后的景色

套图9 柱础

李家大院中有非常多的精美的柱础,不论是雕刻的手法之生动具现,还是通过借助动物、植物、仙器等表达的意蕴都非常引人入目。

图10 序伦堂

图11 抬梁结构

梁作为房屋主体结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从图中就可以知道古人对梁的重视,设计雕刻都非常好,在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雨后最下面的承重都只是稍稍弯曲。

套图12 窗

窗是重要的通风采光部件,古人对于窗的装饰好不随意,局限于窗中的美景。

套图13 精致与别样的设计

图14 冰雪梅

刀法精美入微,非常具有特色。

图15 进深

图16 天井

套图17 马头墙及寓意满满的细部构造

图18 正在修复的部分

三、反思

行走于这座历经李氏几十代人辛勤开创并精心守护的理想家园,仿佛穿越了数百年历史时空,无论朝代更替,时代变迁,李氏后裔一如既往地单姓同族聚居生活在一起,数百年延续不断,让人叹为奇观。这是一处展示原生态中国农耕社会诸多文化元素的重要物质遗存;是解读和诠释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印证湘南湖湘文化的活标本;是镶嵌在湘、桂、粤人文名胜链条之间,潇湘大地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如今的李家大院以保留完整的传统建筑,临高速公路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了永州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电视剧《陶铸》、《故园秋色》也曾在此选景拍摄,是非常值得前往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