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主婚姻之道 第12讲 失恋不等于失败
2021-06-14 | 阅:  转:  |  分享 
  
第12讲、失恋不等于失败

爱情的夭折,我们把它叫做失恋。

失恋就其实质来说,是爱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是恋人间情感共同体的瓦解。

失恋的必然伴随物是烦恼和苦闷,失恋者还可能会忧愁未来的命运,他们往往以爱情的否定和失败推断人生,对人生道路忧心忡忡,感觉人生如梦。否定性和对抗性是失恋者的通病。

不以回报为目的的爱慕,它的伟大之处,恰恰就表现在它是无私、纯真的给予、付出,而不是给予回报的有无;而这种不怀什么个人目的的、自由状态中所获得的爱才能感受到一种幸福,否则就会因结果不如意而心态不平衡,感觉不舒服。

向自己最心爱的人给出爱与情,去共同体味一种互相寄托、爱慕的情感与期盼的人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即使因种种原因最后不能在一起相处,这种痛苦也无法影响给出的幸福,我们仍会心态坦然地对得到的幸福感到是一种享受。

我们如果对所爱的人感兴趣,只是为了得到爱意,甚至仅仅是为了婚姻的获取,就仍然只是一种交换意义的变相索取,只不过是物与情的交换而已;这样不仅没有机会体验爱情的幸福,还必然会对失恋感到十分痛苦,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交换享受。

只有少年或心灵不成熟的人才会过分严重地看待失恋的痛苦;因为他们扮演的角色仍然只是做着被爱的准备,而尚不具备爱的能力。只有在“给予即获得”的行动方式中,我们才能获得幸福的爱情。

一个具有成熟人格的人,则意味着具有恢复感情创伤的功能,至少不会由于失恋而自毁或毁人。

培养良好的“自我观”和“爱情观”是对付失恋的根本,自我存在的价值无须通过异性的爱来证明。爱情对于个人而言确实举足轻重;但若将爱情视作唯一人生,则无疑与那些轻贱爱情的人一般愚蠢。

失败的爱情是否成为伤痕,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观念是否更新。失恋不应该成为伤痕,不应该让痼疾破坏自己本来健康的心灵。就现在的观点来解释爱情,无论失败和成功都有其最合理的成份,都可以变成经验和功能。

很多人无奈地说:“他已不再爱我,但我总忘不了和他相处的时刻。怎么办?”

感情是双向的期盼,一厢情愿很困难,也很尴尬、无奈且忧烦,时光不会倒流,他对你所作的一切已不在乎,也不愿在与你相撞,再燃火花已没有指望。

我们若仍在不停地靠近他,这种离心力会越来越大。如果还有苦苦地思念他的心意,就会使自己变得非常卑微;没有必要向一个藐视自己的人苦苦乞求他的可怜,这种忘不了的感觉,是我们致命的弱点。

人与人相处时间一长,总会产生感情,更何况是异性,这就像急驰中的汽车想立刻刹住而不能,但毕竟只是惯性,不是本性。

不要把难忘的感觉简单地看作为爱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希望的希望上肯定不成。

生活象一个剧本,有其特定地剧情,也会有许多场景。可能在某一阶段中,我们是主人,以后东西各奔,谢幕是最终的言行。本来戏剧已经结束,若还梦想让它重复,就只能表明自己糊涂。

当今,情变、分手的情况太容易发生。因为在热恋中,都想象着一个最美的梦境,完美无缺损;其实悲剧色彩就包含在这个奢望中。

因为再美好的人也非完人,都是带着不同的缺憾来到这个世界的凡人。有十全十美的要求,只能是永远失望不满足。

要学会舍弃那些过高的幻想,确定自己重点的审美价值取向,舍其次短求其主长。双方基本契合实际,要求大同存小异,三分模糊七分清晰,让对方能有缺点存在的余地,完人的梦想要丢弃。

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有创造就能出奇效,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我们的共同创造来弥补。

最初可能是自己放大了心中的人,把人看成了神;有神变为凡人,其实看清,却又变成了恨,心中的人又缩小成一个魔鬼形。

心理不要有负担,更不要走极端,其实他本来就是个平常人,自然会有些自私、平庸,本来就不是一个神。

人们的眼光往往会发生一些问题,常常以为是镜子中的自己,实际上是镜子外的自己,不要怪对方不完美,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所以,出现错误的心像并不惊奇。

生活中的对象应以平常心去选择,落差就自然会小些。

在情感方面要小心投资,在恋爱中如出现更好的时,除了本能之外还应有意志。

沧海再大再深,自我作为一个人,只能舀一瓢饮。其他的可作为友谊,不见得非做夫妻。

这样就能增加一些稳定性,恋爱中可以掂量出一个人的人格品行。

献花(0)
+1
(本文系李全春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