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我的七彩石 2021-06-14

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粘土岩,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周围山区。嫩泥矿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开采时须用硬器掘之,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红泥(因烧制温度不同等因素颜色有所差异)

 

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

红而不艳,红得柔美,是红泥色泽特点。色泽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窑温稍高,则收缩大、变形、塌陷、铁质熔点较易产生。窑温烧足,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拍摄于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红泥可以分为朱泥、小红泥、大红袍泥,其区别是原矿层的不同及风化程度、炼制拼制的差异。红拼泥是红泥拼调了其他泥料,并不是在壶的外面涂上红色。

一、什么是“嫩泥”?

宜兴陶土矿的三大种类之一,其他两类为:“白泥”、“夹泥(石骨)”。

嫩泥:浅灰、淡黄和黄红色为主的杂色黏土称“嫩泥”,其接近地层表面者,亦称“黄泥”,原矿材质在风化前软、嫩、细。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嫩泥原料

 

二、“嫩泥红泥”和“红泥”如何区别?

前者的原矿是普通的嫩泥料,后者的原矿是红泥。

前者的收缩比是14%左右,后者的收缩比在30%以上。

前者的烧成温度是1100左右,后者的烧成温度是1180左右。

前者是红中略带一点光洁明亮的橙色,后者是红中略泛温润透明的橘光。

前者成型较易,大小壶型都可以制作;后者成型较难,大壶少见,小壶较多。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红泥紫砂作品

 

朱泥,原矿呈金黄色或浅黄绿色的红泥,明代称“石黄泥”,清代称“朱泥”。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由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30%-40%,支撑度差,一般成品率仅约七成。故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物和作为化妆土,作为紫泥坯件表层的装饰用。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朱泥 恒圆壶

 

朱泥壶形美质更美,她细嫩滑腻,烧成后肌理效果变幻神奇。朱泥壶既有造型的艺术美,又有生灵般蠕动的质感美。业内专家称朱泥壶有“活动着的面层感觉,生命着的肌理效果”神奇独特,逸趣横生。

三、“朱泥”壶主要特性有哪些?

1、结晶度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

2、泥色如橘。泥料未烧前为橘黄色,烧成后红色中透着橘黄,用热水冲淋朱泥壶,立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中有紫光游移。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中国陶瓷博物馆展示 赵庄朱泥

 

3、收缩率高。成型较难,收缩率大的高达30%,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生坯烧成率仅约六成,从古至今多制小品。

4、含铁量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析出铁质,出现火疵点。(提示:天冷,一定要温壶,防止壶惊裂)

四、“石黄泥”就是“石黄”么?

“石黄”和“石黄泥”是两种物质。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石黄

 

石黄是一种的天然矿料,历史上也较为稀贵。并非添加石黄的泥料就不是好泥料。它是传统紫砂泥中的“宝”,可降低烧成温度,提高紫砂质感,滋润感强烈。石黄原矿很像蛋,有壳、幔、核,可溶于水。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石黄泥原料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调之乃变朱砂色。”《阳羡名陶录》选材篇,加了一个黄字,称为嫩黄泥。自此以后的记载均相沿袭。顾景舟先生在19804月的备课笔记中讲述:红泥,蕴藏在嫩泥的底层(俗称石黄又称朱砂泥),产地在西山前(即任墅)赵庄嫩泥矿的下层。红泥的定义:片状结构,不容于水。”

五、什么是“小红泥”?

“小红泥”是不加他料的嫩泥,含大量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窑温约为1080,收缩比约在20%-28%之间。

六、什么是“大红袍”泥?

大红袍泥料低张力,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抗日战争前,宜兴县长钟竟成,就用特制“大红袍”泥聘俞国良制作一批茶壶送人,壶钤“钟竟成赠”方章。

 

[转载]如何区分红泥、小红泥、嫩泥红泥?
大红袍泥料制作  福临壶

 

大红袍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型、窑温轻者偏黄易还原,重者变形起泡,成品率低。

大红袍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艳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泥胚含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窑温约1080度,收缩比约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