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1347

 随缘522 2021-06-14
养阴泻火汤
【方源】:《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
【组成】:生地12克,丹皮、黄柏各6克,赤芍、茯苓、山药、泽泻、吴茱萸、知母、川牛膝各9克,川芎2.4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泻火。
【主治】:油脂上溢。用于头皮油脂外溢,头发易脱。
【方解】:方中生地、丹皮、赤药等品可养阴清热泻火;茯苓、山药、泽泻可除湿去油脂。本方如再结合四黄汤洗头,疗效更佳。
【附方】:四黄汤(方源同上),黄莲须、黄芩、黄柏、大黄各9克,龙胆草6克,枯矾12克。煎水洗头,隔日1次,用于脂溢性皮炎脱发,配合内服药。
 
 
 
 
 
阴黄,表和里实,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黄柏1两(锉),栀子仁1两,川朴消2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木通1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阴黄,表和里实,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五
 
 
 
 
 
小儿阴肿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1分(锉,微炒),木通1分(锉),桑根白皮半两(锉),羌活1分,川朴消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阴肿。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二
 
 
 
 
伤寒5-6日,热结在内,大便不通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3两,牛蒡子1两(炮),枳壳1两(麸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5-6日,热结在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
 
 
 
 
 
天疱疮方
【方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
【组成】:地肤子、白藓皮各30克,防风、桔梗、黄芩、甘草各6克,连翘、栀子、丹皮、当归、赤芍各9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2克,紫花地丁、生地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主治】:全身大水疮、红斑属毒热风湿症者。症见全身瘙痒,发热,口干,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解】:方中地肤子、白藓皮可清热祛风,杀虫止痒;丹皮、当归、赤芍可养血活血止痒。本方可用于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疱疹状皮炎等。
 
 
 
 
 
 
 
头发暴落生新方
【方源】:《中草药验方选编》
【组成】:生地、丹皮、龟版、熟地、玄参各6克,何首乌、当归尾、枸杞子、吴茱萸、麦冬各9克,黄柏(酒炒)、白菊花、知母、夜交藤、女贞子各4.5克,砂仁、甘草各1.5克,藁本3克。
【用法】:水煎服。或加10倍料,研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
【功效】:滋肝补肾,养血安神,祛瘀生新。
【主治】:脱发。
【方解】:方中生地、丹皮、当归、夜交藤养血安神;龟版、熟地、枸杞子、吴茱萸可滋补肝肾。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肝肾同源,故本方以滋养肝肾为主,以使其精血旺盛,足以养发生新。
 
 
 
 
 
生发汤
【方源】:《邹云翳医案》
【组成】:制首乌15克,砂仁1克拌炒,熟地、墨旱莲、女贞子、枸杞子、豨签草、黑芝麻、潞党参、炙黄芪、桑葚子、全当归、大白芍、阿胶珠(烊化,冲入)、桂圆肉各9克,陈橘皮4.5克,炙甘草3克,小红枣5个(切开)。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肝肾两虚、气血双亏所致的脱发。症见头发日渐脱落,色黄而不泽,伴有头昏,便秘,饮食睡眠尚好,舌苔薄白,脉象虚细。
【方解】:方中首乌、旱莲草、女贞子合用可滋补肝肾;党参、黄芪、当归配合可益气养血。本方滋养肝肾、益气补血,先天后天同补,使其气血旺盛,从而达到固发养发的目的。
 
 
 
 
 
 
治斑秃方
【方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熟地、鸡血藤、首乌藤、白芍、桑葚各15克,生黄芪30克,川芎、旱莲草各9克,明天麻、冬虫夏草、木瓜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主治】:油风脱发(斑秃、全秃)。
【方解】:方中生地、熟地、桑葚、旱莲草可滋补肝肾;同时配合首乌藤、白芍、黄芪等益气养血之品可助生发。临床多见脂溢性脱发,或为湿热内蕴,或为痰湿聚集,或为阴虚血亏,宜分而治之。本方适宜治疗属于肝肾不足、血虚脱发者。
 
 
 
 
 
 
吐血百治不愈
大黄散
【处方】 地黄汁半升,生大黄末一方寸匕。
【功能主治】 吐血百治不愈。
【用法用量】 煎地黄汁3沸,下大黄末调匀。空腹时温饮1小盏,每日3次。血即止。
【摘录】 《伤寒总病论》卷三
 
 
 
 
 
 
热毒风肿,遍身生疮
大黄散
【处方】 大黄(锉)2两,栝楼根1两,甘草(生,锉)1两,马牙消(研)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毒风肿,遍身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熟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三
 
 
 
 
 
 
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
大黄散
【处方】 大黄(锉)2两,桂(去粗皮)3分,冬瓜子(微炒)1合,滑石(研)3两,朴消(生铁铫子炒干,刮出,纸裹,于黄土内窨1宿,取出细研)2两半。
【制法】 上5味,先捣前3味为细散,更与滑石。朴消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 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浓煎白茅根汤调下,空腹服之,至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白驳片
【方源】:《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
【组成】:紫草、降香、七叶一枝花、白药子、白薇、苍术、红花、桃仁、生首乌各50克,海螵蛸、甘草各35克,龙胆草20克,蒺藜750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片。每次10片,日服2次。或用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列酌减。
【功效】:祛风利湿。
【主治】:白癜风。
【方解】:方中用紫草、降香、白药子、苍术祛风利湿;桃仁、红花、首乌可养血活血。本病古称白驳风,患处皮肤色素消失呈白色,界限清楚,毛发往往变白,边缘可有色素沉着,分布对称或不规则,患处皮肤的知觉、分泌及排泄功能均正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附方】:白硫散(方源同上),白附子、硫磺、研末,姜汁调匀外搽。用于白癜风。
 
 
 
 
 
 
 
黄丹五倍子水
【方源】:赵乐闻祖传验方
【组成】:黄丹、枯矾、明矾各12克,五倍子、百部各15克,雄黄、白芷、白藓皮、硫磺各6克,朱砂、轻粉各3克,蛇床子、白附子、白凤仙花各9克,陈米醋1500毫升。
【用法】:分别研末。将陈米醋放入铁锅中煮沸后,加入黄丹,用筷子搅匀,再下五倍子、百部、蛇床子、白附子、白芷、白藓皮、白凤仙花等细末搅匀,然后徐徐入枯矾等其余6味药末。搅匀后,离火即得。使用前先用西杉木、或杉木叶,或松木片,或松针,选其中1种置火上烧烟,以手掌烤熏之。然后取药液10~20毫升,搽手或泡手(泡手药液里留下再用),泡后不要用水洗,1日3次。
【功效】:解毒杀虫,生肌敛疮。
【主治】:一切癣疮、鹅掌风、灰指甲等。
【方解】:方中黄丹、枯矾、百部、雄黄等品可解毒杀虫;明矾、五倍子可敛疮生肌。本方含有毒性药物,故万不可入口。皮肤若溃烂者,忌用。
 
 
 
 
 
胆子百部液
【方源】:倪平佛经验方
【组成】:鸦胆子20克(打碎),生百部30克,白酒、醋各250克(此为1只手用量,如患双手则药量加倍)。
【用法】:将药及酒、醋共放入大口瓶内,密闭,浸泡10日后备用。用时将患手插入瓶中浸泡,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约12日药液泡完即愈。
【功效】:拔毒杀菌。
【主治】:鹅掌风、灰指甲。
【方解】:癣虽为小疾,彻底治愈难,极易复发。西医认为手足癣为致病性丝状真菌感染所致,中医认为是感受风湿热毒及虫毒而成。本方所用鸦胆子、百部能抑制致病菌,除湿杀虫,故对手足癣有较好的疗效。但要注意坚持治疗一段时期,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的合理湿度则可减少复发。
 
 
 
 
 
 
肝肺大热,白睛肿胀,盖覆瞳仁,疼痛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锉碎,炒),黄连11两,羖羊角屑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肺大热,白睛肿胀,盖覆瞳仁,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中恶心痛,腹胀闷乱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赤芍药1两,川升麻1两,鬼箭羽1两,鬼臼(去根)1两,桂心1两,桔梗(去芦头)1两,柴胡(去苗)1两,川朴消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中恶心痛,腹胀闷乱。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1分(生用),黄连1分(去须),麝香1钱(细研)。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 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
【摘录】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四十七
 
 
 
 
枇杷叶清肺饮
【方源】:《外科大成》
【组成】:枇杷叶、沙参各9克,桑白皮12克,黄柏6克,黄莲、生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泄肺经风热。
【主治】:痤疮(粉刺)
【方解】:粉刺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与肺经燥热,怫郁颜面有关。本方用枇杷叶、沙参、桑白皮、黄柏重在清泄肺经燥热,除湿解毒,对于一般粉刺有较好的效果。
 
 
 
 
 
凉血四物汤
【方源】:《医宗全鉴》
【组成】:生地30克,当归、赤芍、陈皮、红花、黄芩、赤茯苓各9克,川芎、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血清热,活血祛瘀。
【主治】:痤疮日久,酒渣鼻中期,舌质红、苔薄黄腻等。
【方解】:酒渣鼻多为饮食所伤,脾胃积热,或肺经蕴热,或血瘀阻滞等所致。本方用生地、当归、赤芍、黄芩等品,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切合病机,故用于治疗酒渣鼻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若胃热甚者,则加生石膏、知母;肺热甚者,加桑白皮;鼻部其色鲜红者,加丹皮,重用赤芍;鼻部有脓疱者,加野菊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绿豆荷花散
【方源】:《新中医》
【组成】:绿豆750克,荷花瓣6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15克,冰片6克,密陀僧6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将患处洗净,白天以此药末搽之,晚上则以温水调成糊状,涂于患部,晨起洗去,每日1次,直至痊愈。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祛腐。
【主治】:酒渣鼻。
【方解】:方中绿豆、荷花瓣、滑石可清热祛湿;白附子、冰片、密陀僧可解毒祛腐。本方为外用方,配合上方内服,效果更佳。
 
 
 
 
 
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黄连半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栀子仁半两(锉),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少半合,葱白2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六
 
 
 
 
 
 
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大黄散
【处方】 大黄120克 黄连120克 黄芩120克
【制法】 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 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亦可为丸服。
【摘录】 《外台秘要》卷四引《集验方》

大黄清胃丸
【处方】 大黄504g 关木通63g 槟榔63g 黄芩96g 胆南星42g 羌活42g 滑石粉168g 白芷42g 牵牛子(炒)42g 芒硝63g
【性状】 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辛。
【炮制】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通便。用于胃火炽盛,口燥舌干,头痛目眩,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内消丸

【方源】:敕兆丰家传方

【组成】:寒水石、钟乳石各12克,红粉片(汞)24克,冰片0.6克,琥珀、珍珠、水粉(即铅粉)各6克,朱砂3克。

【用法】:研为极细末,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用10丸,配土茯苓120克共煎成汤剂,分次服。7日为1疗程。药后见咽喉干痛等热象者,可停药2~3日再服。连服2~3个疗程以治愈为止。

【功效】:解毒除秽。

【主治】:梅毒下疳内陷而引起的子宫颈糜烂,咽喉鼻孔灼热、红肿溃烂日久。

【方解】:方中寒水石、红粉、冰片等皆为解毒除秽之良药。本方治梅毒下疳之秘方,临床亦可用于治疗慢性子宫颈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病。

【按语】:本方内有毒性药,必须与土茯苓同煎溶化吃水,切勿用水吞丸,以防汞中毒。

养血祛风汤

【方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

【组成】:生地15克,当归、川芎、白芍、荆芥、防风、苍术、黄柏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润燥,祛风利湿。

【主治】:用于慢性全身瘙痒性丘疹症属血虚生风者。症见头晕,五心烦热,全身奇痒,咽干,舌尖红,脉弦细。

【方解】:方中四物汤养血润燥;荆芥、防风、黄柏又可祛风利湿。用于慢性瘙痒症、慢性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等。

荆防方

【方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荆芥穗、防风、僵蚕、生甘草、紫背浮萍各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丹皮、干地黄、黄芩个9克,蝉蜕、薄荷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主治】:用于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症见皮肤出现疹块,其色鲜红,剧痒,灼热,舌红,脉浮数。

【方解】: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小如麻疹大,大如豆瓣,成块成片。本方治疗属于风热型,病程在4~6周内最为适宜。方中荆芥、防风、僵蚕可疏风解表;金银花、丹皮、黄芩清热凉血以止痒。

相火之气,游走脏腑,大便秘结

大黄牵牛散

【处方】 大黄1两,牵牛(头末)5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相火之气,游走脏腑,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后服。有厥冷,用酒调下3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微利为度。

【摘录】 《保命集》卷中

大便秘结

大黄牵牛散

【处方】 大黄30 牵牛(头末)15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主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有厥冷,用酒调9克,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食后用蜜汤调下。微利为度。

【摘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大黄耆丸

【处方】 黄耆1两,柏子仁1两,天门冬(去心)1两,白术1两,干地黄1两,远志(去心)1两,泽泻1两,薯蓣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石斛1两,麦门冬(去心)1两,牛膝1两,杜仲(炙)1两,薏苡仁1两,防风1两,茯苓1两,五味子1两,茯神1两,干姜1两,丹参1两,肉苁蓉1两,枸杞子1两,车前子1两,山茱萸1两,狗脊1两,萆薢1两,阿胶(炙)1两,巴戟天1两,菟丝子1两,覆盆子1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虚劳百病。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酒送下。日稍加至40丸。

性冷者,加干姜、桂心、细辛各2两,去车前子、麦门冬、泽泻;多忘者,加远志、菖蒲各2两;患风者,加独活、防风、芎2两;老人,加牛膝、杜仲、萆薢、狗脊、石斛、鹿茸、白马茎各2两。

【注意】 百日以内,慎生冷、醋滑、猪、鸡、鱼、蒜、生菜、冷食;五十以上,虽暑月三伏时,亦忌冷饭。

【摘录】 《千金翼》卷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