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论治(七七)

 火帝养生_WSH 2021-06-14

脾脏的第三个功能就是脾主统血,统:统摄、控制之意,血:血液循行。中医认为血液的运行除了和心脏的主血脉功能相关之外,还与肝主疏泄,通利气血水,肝藏血,调节血量有关系之外,另外还与脾脏脾气的固摄作用有关。

因为脾气有固摄作用,所以,脾能够统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外,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溢出脉外的作用。

脾主统血在生理上,脾气足,血液能正常控制在脉道里循行就不会出血,在病理上,如果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使血液溢出脉外,临床上就会见到各种出血症。如便血,尿血,崩漏,肌衄等等。这种出血症,一般中医认为是脾气虚。

出血,我们一定要分辨寒、热、虚、实,属于脾气虚的出血症有三个特点:

一、出血时间长,最长的有长达一年时间的,如女人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这种从中医来说,就是属于脾气虚的出血。

二、血色浅淡,脾虚的出血,颜色偏淡,这是气血虚的表现。如果有人告诉你出血颜色鲜红,这绝对不是脾气虚,脾不统血的出血,这就得从另一角度来分析,一般是血分有热。

三、下部出血常见,脾主升清,当脾气虚,不能把精微物质向上输送到心肺头目的时候,气血就会从下而出,所以,一般见下部的崩漏,尿血或者便血为多见。

脾虚不统血的出血,我们以出血时间长,血色淡,下部出血这三个特点为最关键的辩证要点。

在临床上,我们碰到这样脾虚不统血引起的出血证,应该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丸或者汤来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配上生脉饮(人参10g、麦冬20g、五味子10g)。通过补气固摄,出血就能得到控制。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

中学老师,女,28岁,经间期出血(也就是在两次月经的中间出血,排卵期出血)。看过很多中医,面色淡白,舌质淡有齿痕,脉细弱,疲乏无力,腰酸腿软,出血颜色鲜红。

当我们在临床上碰到这样的病人该如何辩证,如何来治疗?面色淡白,疲乏无力,脉细弱,舌有齿痕这明显是脾虚,有腰酸腿软,这是肾气虚的表现,出血的颜色鲜红,与脾气虚的出血颜色淡是符合的,这是血热的表现。

辩证:脾肾气虚兼有血热。

治法:补中益气汤加补肾药加十灰散,十灰散有凉血止血的作用。

服药一月,病全愈。

这个病案告诉我们,脾虚不统血的病人,并不一定都是单纯的虚证,这个病人就是血热加脾肾虚。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要善于抓住疾病病机的关键。

下面附上十灰散方

十灰散:大蓟、小蓟、白茅根、侧柏叶、茜根、荷叶(君) 大黄、山栀、牡丹皮(臣)棕榈皮、藕汁、萝卜汁、京墨(佐)

【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共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15g),食后服下。现代用法:各药烧存性,为末。每次15g,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汁适量,或温开水调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治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上部出血证。火热炽盛,气火上冲,迫血妄行则见上部出血,如吐血、咯血、嗽血及衄血等,多来势暴急,血色鲜红。因有血热之象,故见面赤唇红,心烦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脉数等。治宜凉血止血。方中大蓟、小蓟甘凉人血分,长于凉血止血,兼能祛瘀,为君药。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均能凉血止血;栀子清热泻火,且能凉血止血;大黄清热降火,引热下行,使气降血止;牡丹皮清热凉血祛瘀,使血止不留瘀,为佐药。本方用法是用藕汁、或萝卜汁、或磨京墨汁调服,藕汁能清热凉血散瘀;萝卜汁降气清热;京墨汁能收涩止血,意在增强止血之功。本方凉血与清降全用,收涩与化瘀同施,为急救止血之方。

 本方十药均以制炭炮制品入经,用治呕血、吐血、咳血等证,为传统炭药止血的代表方剂。本方药物生用、炭用均有止血、凝血作用,而炭用止血作用尤佳,炒炭后可增加炭素,加强吸附作用,使凝血时间缩短,增强收涩止血作用。故本方亦以其炮制方法而命名“十灰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