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景观界的“黑科技”(下)

 江南一鱼6jvvqc 2021-06-15

景观界的“黑科技”

当前人类无法实现或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技术或者产品统称为“黑科技”,其标准是不符合现实世界常理以及现有科技水平,也有引申指现实中某些超乎寻常厉害的事或物。《景观设计》为大家整理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项目,望博览众长,见贤思齐。

1

会吐泡泡的樱花树 

图片
图片

该项目高6 m,由废弃的脚手架打造而成。细长的管道像树枝一样向上延伸,顶部有30朵散开的“花瓣”。设计引入了日本樱花节的元素,每隔5秒,“花瓣”就会吐出带着花香的气泡。气泡碰到衣物便会滑落或弹开,接触皮肤则会温柔地“爆炸”,让香气诗意地如花朵般绽放。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隐藏式泳池设计

图片
图片

该项目由以色列 AGOR 设计公司打造,精心设计而成的泳池升降系统重新定义了泳池的存在方式。水性液压系统和不锈钢地板的组合应用让池水从木甲板间的缝隙涌出,形成露天泳池。考虑到木材受潮后会腐烂,设计采用防腐木和石材作为池底。同时,泳池注重了功能性,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还能有效减少池水中的落叶和杂物,长久保持池水洁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发光跷跷板

图片

跷跷板是”童心”的象征。设计师在每一块跷跷板上加上 LED 光带,让这里变成童心未泯的游乐场所。更有意思的是,跷跷板可以播放由多伦多作曲家 Mitchell Akiyama 创作的乐曲。随着跷跷板的上下起伏,灯光和音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让人们感受来自身体节奏的、独一无二的乐章与光芒。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材料经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行业资讯

▪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维托里奥·格雷戈蒂因新冠不幸逝世 | 五个重要作品

▪ “现在谁还操心艺术”,疫情和旅行禁令如何冲击了欧洲艺术市场?

学习必备

▫ 图书

日本新建筑 中文版 

精彩回顾

图片

点击封面👆,进入购买

真诚推荐

《新建筑》创刊于1925年8月,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颇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建筑类专业杂志。《新建筑》自创刊以来一直与建筑师、业主、建筑学学生以及业内同仁相互依托传递建筑资讯,主要刊载日本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新理念、新作品、新技术。《新建筑》对当代日本建筑详尽的展现、高质量的实景照片和详细的工程图片赢得无数建筑师的赞誉。随着时间迁移,《新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传播建筑界的新思想、新设计。杂志内容包括建筑理论,室内设计,装饰,空间设计,城市规划等,是广大建筑人士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期的主题是“建筑的木之美”。木质房屋冬暖夏凉,其抗震、环保、实用的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木料的使用是建筑艺术的回归,更是自然的回归,这种材质是时尚的,是让人见到之后流连忘返的。日本的木质房屋施工细腻,建造严格,值得广大业内人士借鉴学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摘自日本《新建筑》中文版第34期)

图片

点击封面👆,进入购买

真诚推荐

《新建筑》创刊于1925年8月,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颇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建筑类专业杂志。《新建筑》自创刊以来一直与建筑师、业主、建筑学学生以及业内同仁相互依托传递建筑资讯,主要刊载日本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新理念、新作品、新技术。《新建筑》对当代日本建筑详尽的展现、高质量的实景照片和详细的工程图片赢得无数建筑师的赞誉。随着时间迁移,《新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传播建筑界的新思想、新设计。杂志内容包括建筑理论,室内设计,装饰,空间设计,城市规划等,是广大建筑人士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期的主题是“建筑细节与空间表现”。建筑细节的处理与空间表示形式是一门艺术,更是评判一个建筑优劣的重要方面。细节仿佛是建筑的灵魂,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节不但会提高建筑的品质,也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享受。空间表现形式是建筑的本质,从整体上决定了建筑的功能与建筑风格。本期的项目不仅有很强的空间表现力,而且注重从细微之处提高建筑的品质,使细节与表现形式巧妙结合,打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摘自日本《新建筑》中文版第33期)

▫ 期刊

点击封面👆,进入购买

真诚推荐

公园城市理念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人民美好生活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协调统一,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民为本”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理念。将“城市的核心是人”作为价值取向,以“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从市域范围的绿地系统到每个街景的空间设计都应以宜人的尺度去考虑。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突出共商、共建、共治和共享,突出服务所有人,最大限度的满足全龄段、全阶层的城市居民对美好宜居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

 “生态优先”是建设公园城市的核心目标。强调城绿共荣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境,充分彰显公园城市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以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文脉延续”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必然要求。保护具有本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承和延续城市文脉,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居民的自豪感。

“系统协调”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必要措施。城市是一个复合生命体,包括生态系统、生活系统、生产系统和文化系统。在新时代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新的城市发展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构筑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的宜居生活方式,构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城市居民的优越感。   

希望通过本期公园城市的专题性研究能够对我国公园城市理念的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我们在实现美丽中国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城在风景中,家在园林里,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么!

▫ 线上学习

▪ 作品集来了!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11个经典建筑作品」

▪ 吉尼斯记录上世界最小的花园(Mill Ends Park),“趣味”才是设计精髓!

▪ 不是所有教堂都要有大殿和拱廊,极简设计也一样很美!

▪ 全球 5 家超美心灵治愈系精品民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