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兰花考

 国画兰竹 2021-06-15

兰科植物是有花植物中一个大科,全科约有700多属,20000多种。主产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产171属,1247种及许多亚种、变种与变型。

根据兰科植物中不同的生长方式,通常分为地生附生腐生三个类型。地生兰大多生长在亚热带与温带的林下落叶腐植土中,根系有显著根毛,常见的有:春兰、建兰、兜兰等;附生兰主要产于热带森林的树干与岩石间隙,根系裸露,气生,常见栽培的有:蝴蝶兰、卡特兰、石斛兰等;腐生兰主要有兰科天麻属的天麻,产于热带与亚热带,生存于地下腐烂的植物体上,常见的是有与蜜环菌伴生的天麻。

我国古代栽培的兰花主要是兰科兰属的地生兰,通常称为“中国兰”或“国兰”。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从国外引进许多原产热带的园艺杂种兰花,通常被称为“洋兰”、“热带兰”、“气生兰”。

中国兰以清雅、淡素、幽香取胜。现在常栽的有:春兰、春剑、莲瓣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多种;洋兰以色艳、花大、花期长取胜,常见有:卡特兰、蝴蝶兰、大花蕙兰、兜兰、石斛兰、文心兰等。

一、中国兰栽培史

关于中国“兰”的历史记载,早见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孔子(前551-前479年)的《猗兰操》、屈原(约前340-前278年)的《离骚》、《九歌》、《九章》、《招魂》诸篇。但当时所称之“兰”,在汉代已有诠释,认为“兰”是指菊科佩兰一类的香草。对西晋时王羲之(303-361年)的《兰亭序》,后人亦有质疑兰亭是否有兰花? 关于古代的“兰”,是“兰花”?还是“兰草”? 自宋至今,争议未休。

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在古文献中能确定中国兰花观赏栽培的起始时期,大概在南北朝至唐时。南朝诗人沈约(441-513年)、江淹(444-505年)、何逊(472-519年)等都有咏春兰的诗词。梁宣帝萧詧(519-562年)在江陵(今湖北荆州)时写有《咏兰诗》,曰:“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这首诗可表明:此时在湖北,兰花已有室内盆栽。

有学者认为,最早正确记载中国兰花的是唐末的唐彦谦(848-907年后)诗《兰·二首》,与杨夔(约900年前后在世)撰写的《植兰说》,唐彦谦诗曰:“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其“翠环”与“苍玉”是写出了兰花带形叶下垂成环,与浅色花的特征,“幽香”是其它称为“兰”的香草是不具有的。杨夔《植兰说》总结种兰经验,并喻养兰与做人。

宋代是兰花的发展期,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1045-1105年)作《书幽芳亭》,将兰花比喻为君子,使兰花在众花中的品位提高,赏兰之风始行。并将江南所产的春兰与蕙兰,首次作了形态区分,谓:“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南宋末,我国第一部兰花专著《金漳兰谱》(1233年)问世。作者赵时庚自谓“爱兰成癖,予嘉而求之,殆三十年。”记述兰花品种三十余个。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王贵学的《王氏兰谱》撰成,这两部兰谱,内容基本相近,都是记载主产于福建一带的紫兰(主要指今之墨兰)与白兰(多为今之素心建兰)。

明清时养兰、赏兰进入昌盛期,产兰区域扩大,兰花专著大量涌现,养兰技艺不断提高,赏兰品位提升,江浙沪地区形成兰花栽培中心,兰花商品交易市场形成。

二、唐代的苏州兰花

有关苏州“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唐·韦应物(737-792年)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为苏州刺史,贞元六年(790年)罢任后,闲居苏州永定寺。其诗《西亭》写了郡斋中的兰,西亭在府衙西园内,诗曰:“亭宇丽朝景,帘牖散暄风。小山初构石,珍树正然红。弱藤已扶树,幽兰欲成丛。芳心幸如此,佳人时不同。”

诗《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记述了寺庙园林中的兰,卢陟是韦应物外甥,永定寺在长洲县境内,诗曰:“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诗《鼋头山神女歌》是韦应物舟游太湖后之作,写了鼋山(元山)的兰,元山在洞庭西山东,有关苏州太湖洞庭山产兰,以后在明·杨循吉的《吴邑志》中亦得到证实。诗曰:“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蕙兰琼芳积烟露,碧窗松月无冬春。舟客经过奠椒醑,巫女南音歌激楚。”

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白居易(772-846年)任苏州刺史时,亦记述了郡斋中的兰,诗《郡中西园》曰:“闲园多芳草,春夏香靡靡。深树足佳禽,旦暮鸣不已。院门闭松竹,庭径穿兰芷。”,诗《秋寄微之十二韵》是写给元稹的诗,描述了郡斋园景与烦忙的公务,曰:“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

陆龟蒙(830-881年)吴郡人,居临顿(今拙政园位置),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为苏州刺史崔璞幕僚,与皮日休(袭美)相交酬唱颇密。其《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写了蕙兰的带状叶。曰:“山衣轻斧藻,天籁逸弦匏。蕙转风前带,桃烘雨后胶。” 在《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去声》中,表述了自己园庭种植的兰蕙,诗曰:“新开窗犹偏,自种蕙未遍。书签风摇闻,钓榭雾破见。”在写临顿园居的《幽居赋》中,提亦到了兰与蕙。

三、宋、元时期的苏州兰花

宋、元时期虽未查到苏州兰花的文献记录,但苏州的画家留下了兰花的踪迹。在宋代范成大(1126-1193年)的《吴郡志》与《范石湖集》中,未见有关苏州兰蕙的记载,但1156年前后,范成大在安徽徽州时,为诗友汤温伯写下的诗《次韵温伯种兰》,谈及兰花的盆栽与盆面养护,曰:“栽培带苔藓,披拂护尘垢。” 这是我国兰花栽培史上,所见盆面舖苔藓护兰的最早记录。

南宋末苏州诗人、画家郑思肖(字忆翁 号所南 1241-1318年)的《墨兰图》(图-1、图-2),可以证实苏州南宋时的兰花种植与苏州早期的兰文化已十分兴盛。

图-1南宋·郑思肖象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原福建连江人,宋理宗保祐二年(1254年),14岁时随父郑起由临安(今杭州)至平江(今苏州),郑起时任平江书院山长。郑思孝20岁左右为太学优等生,授和靖书院山长。

图-2南宋·郑思肖《墨兰图》

咸淳十年(1274年)居苏州望信桥(今望星桥),时元兵入侵,十二月苏州沦陷,作《陷虏歌》,后写《心史·大义集》,誓不降元。其所作兰花,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己被掠夺。郑思肖以“画兰明志”的高尚品性,为后世所推崇。从此,兰花更加成为洁净、忠贞、高尚的象征,为人们普遍喜爱。

现存郑思肖的一幅《墨兰图》,作于丙午年(1306年),画的是春兰,画上有一首自题诗曰:“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方。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以借题发挥,要问苍天,你凭什么到这里来?虽然不用鼻子来欣赏画,但还是闻到处处有宋代的香气。这幅画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郑思肖另外还有一幅《墨兰图》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

元代画僧普明(?-约1352年),字雪窗,世称明雪窗,以画兰著称。至元四年(1338年)在苏州主持虎丘云岩寺,至正四年(1344年)迁主承天能仁寺。元代著名杭州书画家柯九思(1290-1343年)赞雪窗画的兰花,连石头看了也点头,诗《题明雪窗画兰》曰:“清事相过日应酬,山僧信笔动新秋。王孙遗法风流在,解使平台石点头。”

清·顾嗣立所编撰的《元诗选·子庭禅师祖柏》(1798年),记述了元时与雪窗齐名的嘉定(今上海嘉定区)画僧祖柏(号子庭 约1341年在世),游虎丘时有诗云:“家家恕斋(元书法家班惟志)字,户户雪窗兰。春来行乐处,只说虎丘山。”可知当时雪窗之兰花为人所争尚。

雪窗和尚的兰花画,传世作品十余件,多藏于日本、美国。一幅绢本墨笔《兰图》(附图-3)画的春兰,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图-3元·雪窗《春兰图》

一幅雪窗自题《光风转蕙》(附图-4)立轴,画的是蕙兰。“光风转蕙”一语出《楚辞》,“光风”者即雨霁之时的和风,“转蕙”意为吹拂兰叶飘动的样子。从雪窗画的春兰与蕙兰看,在元代福建所产建兰尚未引入苏州。

图-4元·雪窗《光风转蕙图》

四、明代的苏州兰花

明代苏州栽培的兰花主要是产于宜兴与浙江山区的春兰与蕙兰,大概在16世纪中叶,福建、江西产的建兰引入苏州。从画史中看到吴门画派之首沈周(1427-1509年)的《兰石图》(附图-5)画的是春兰,以后在文征明(1470-1559年)的兰花画中出开始出现有建兰(附图-6)。

图-5明·沈周《兰石图》局部

图-6文徵明《漪兰竹石图卷》局部-建兰

王世懋(1536-1588年)在《学圃杂疏·花疏》中记述其在太仓澹园中种植的兰花,先记春花时写到的盆栽春兰,谓:“一茎一花者曰兰,宜兴山中特多,南京、杭州俱有。虽不足贵,香自可爱,宜多种盆中。” 并记当时在虎丘的戈生所得一盆春兰珍品,曰:“虎丘戈生曾致一盆,叶稀而长,稍粗于(宜)兴兰,出数蕊,正春初开花,特大于常兰,香亦倍之,经月不凋,酷似马远(南宋寓居杭州画家)所画。戈云得之他方,今尚活。时花广求此种,以备春兰之绝品。”

后在写夏秋花时提到建兰,谓:“建兰盛于(农历)五月。其物畏风、畏寒、畏鼠、畏蚓、畏蚁。”“余作一屋于竹林南,外施两重草蓆,坎地令稍深,贮兰于其上,无风有好日,开门暴之。所畜二三十盆,无不盛花者。其种亦多,玉魫为第一,次四季,次金边。”“闽产为佳,赣州(今江西赣州市)兰叶不长劲,价当减半。”

明代常熟虞山有兰蕙。明万历乙巳年(1605年)管一德编纂的《常熟文献志·卷十八》,录有王祎与孙七政的诗,都有虞山兰蕙的记述。元末明初的王祎(1321-1372年)诗《常熟西郊一首》曰:“稻禾敛嘉实,兰蕙摧孤芳。” 孙七政(1528-1600年)二首游“吾谷”的诗,提到虞山的野生兰蕙,诗《三月三日同化之弟子芳游吾谷》曰:“芳辰结胜侣,岩畔纫春兰。修竹迷崇岭,飞花映远峦。”

诗《秋日游吾谷》曰:“翩翩黄鹄游,悠悠千里意。眷彼中林人,赠之以幽蕙。” “吾谷”即常熟西门外虞山南麓之牛角湾,“吾谷”为常熟语“牛角”之谐音。后在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因种植大批枫香而成虞山十八景之一的“吾谷枫林”。常熟兰花的庭园栽培,孙朝肃(1584-1635年)在写钱岱(1541-1622年)奢侈生活的《笔梦叙》(清·《香艳丛书·二集·卷一》收录)中提到:“夏时,则避暑小辋川之空心亭”,“湘帘四挂,兰蕙百盆,缥缃盌几。”

苏州的洞庭山亦产有兰蕙,明·杨循吉(1456-1544年)撰《吴邑志·卷十四》(1529年)记载了苏州的兰,谓:“兰,生西山,间有之,清香透鼻,不让宜兴也。”苏州兰花的庭院种植,在文震亨(1585-1645年)的《长物志·卷二花木·兰》亦谓:“兰出自闽中者为上”,“次则赣州者亦佳,此俱山斋不可少。”“又有一种出自杭州者曰'杭兰’,出阳羡(今江苏宜兴)山中者,名'兴兰’。一干数花者曰'蕙’,此皆可移植石岩之下,须得彼中原土,则岁岁发花。”

明代苏州兰花的种植已十分普遍,文征明画有多幅兰花图,并有一首《题画兰》诗,曰“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吴门画派的陈淳(1483-1544年)(附图-7)、仇英(1506-1557年)(附图-8)、周天球(1514-1595年)(附图-9)等都有兰花画名作传世。

图-7明·陈淳《兰花图》

图-8明·仇英《兰花》

图-9明·周天球《兰花图》

明末清初,江浙沪一带的养兰人,对建兰的栽培兴趣逐渐淡化,更多人专心致志莳养和追求江浙兰蕙的名品与异品。明末由昆山迁居长洲(今苏州)的张应文(约1524-1585年),撰《罗钟斋兰谱》(1596年)中,提到建兰在苏州不易培植,而对江浙所产兰蕙渐感兴趣。谓:“兰自远方来者,大都二途,曰闽、曰赣。闽少而优,赣多而劣,道之远近险易实为之。”“闽兰来此地者十未一二。”“宜兴、杭州皆有本山兰蕙,土人掘取以竹篮装售吴中,其花香与闽埒。”

兰开于“冬春之交”,蕙开于“春末夏初”,“正与闽兰各占一时,有无相济。斋中蓄二友,即一年芳意绵绵若存矣。”并谓:“兴、杭兰蕙稍用盆植,此外更于奇石老树丛竹之旁,任意多栽,尽可点缀佳景。此种习寒耐久,年深郁成。”“兴、杭兰蕙若家种,伏盆既久,其花香倍郁,质倍妍,而耐久尤甚,叶亦渐就苍润,大胜远来初移者。”《罗钟斋兰谱》所列兰花品名仅录《金漳兰谱》中的四品,谓:“余亲见而得之者,一曰玉魫,二曰金边,三曰朱兰,四曰四季兰。”时尚未有关春兰与蕙兰珍奇品种名称的记载。

五、清代的苏州兰花

清代在江浙沪地区已成为兰花栽培的中心,苏州兰花的培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兰花史上苏州人撰写的《第一香笔记》与《兰言述略》均为兰谱中的经典之作。这两部著作,详实的论述了兰花的习性、种植技术、品评标准与春兰、蕙兰的品种,对促进兰花栽培的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嘉庆元年(1796年)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附图-10)问世,首次记述春兰名品23种,蕙兰28种。这是第一部记载江、浙地区春兰与蕙兰品名的著作。 朱克柔号砚渔(研渔),生卒年不详,清乾隆、嘉庆年间吴郡人,医史学家、艺兰家。

图-10清·朱克柔 《第一香笔记》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吴医汇讲》作文,著《续增古今医史》两卷。爱滋兰树蕙,为求培养得法,曾慕名亲至海虞(今常熟海虞镇)寻访艺兰名人。在《第一香笔记》付梓后,又有《兰人记事》二卷、《补遗》二卷,内补绘花,览者可按图而索,可惜此两书今未见传。《第一香笔记》完善了古代有关兰花分类的瓣形学说,后人常以此为鉴评兰花的理论依据。朱克柔曾选出蕙兰名品“大朱仙素”,至道光(1821-1850年)时绝。

《兰言述略》(1876年)记春兰28种,蕙兰69种,建兰13种。所记品种性状更详,并在兰谱中第一次出现记录相关品种的选育时间、地点、与选育人,这为研究兰花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作者袁世俊,字忆江,号甫,生卒年不详,为清道光至光绪年间苏州的一位缙绅,喜种兰蕙。庚申年(1860年)因避战乱,迁居上海。其在苏州所蓄之兰,尽遭破坏,在沪时待生活平静后,又重新收集名兰,于清光绪二年刻印《兰言述略》。

江南兰蕙的品名始见于清初,根据《兰言述略·卷三·名贵·兰》的记载,最早的春兰名品是梅瓣的“青钱梅”,谓:“青钱梅,五瓣着根起圆,平边、软,大圆舌,平肩。顺治间(1644-1661年)出自苏城,今绝。”

在现存的清同治前(1874年)兰蕙名品中,著名的春兰老八种有:“宋梅、集圆、龙氏、汪氏、万氏、小打梅、贺神梅、桂圆梅”等,其中小打梅(附图-11)就出在苏州,《兰言述略》曰:“小打梅,道光时(1821-1850年)出苏州,买客争打,故名小打,今尚多。” 蕙兰的老八种有:“程梅、关顶梅、元字、老染字、大一品、上海梅、潘绿梅、荡字”,其中4个出在苏州。

图-11清·道光年间苏州选出的春兰“小打梅”

“程梅”(附图-12)在乾隆(1736-1795年)时出于常熟程氏;“关顶梅”乾隆时由苏州浒关人在万和酒肆选出,故又名“万和梅”;“元字”在道光(1821-1850年)年间,出自苏州浒关;“荡字”于道光年间出在苏州之荡口花船上。近年有人在清代与民国初的兰谱资料中,将记载的兰蕙品种作了整理,在列出清代的105个春兰品种中,苏州有17个,其中现存还有6个,除“小打梅”外,著名的“吉字”由苏州浒关盛阿关在天目山采得;“绿英”由苏州艺兰家顾翔霄首先种植。蕙兰的176个品种中,苏州选出48个,现存4个。

图-12清·乾隆年间常熟程氏选出的蕙兰”程梅”

江南艺兰人的群体,在《兰言述略·自序》中袁世俊谓:“天地间,奇花异卉,不啻万计,或以色胜,或以香胜。是皆造物者萃阴阳之精英,成世界之锦绣。以供骚人韵士之品题,红粉青衫之赏玩耳。独兰之一,清芬秀逸,挺然拔俗。自来文人学士以及缙绅大贾,靡弗爱玩。”

同时又在《兰言述略·附录》中提到,苏州、上海等地的艺兰人常举行兰花会。谓:“吴郡自庚申(1860年)后,栽兰蕙者皆寻常贾人,至癸酉(1873年)春始,有缙绅来沪络绎购买老种名花,即于初五日作花会,观士绅济济,观者如堵,大为胜举。”“庚申以前,各处花会颇盛,苏郡(苏州)不时举会无一定期,浒关(今苏州新区浒关镇)亦每年必聚。”

浒关的兰花会,清·袁景澜(学澜 1804-1879年)在《吴郡岁华纪丽·三月·游山玩景》(1849年)中亦有记述。谓:“巏山为阳山别支,东北有峰,名来鶴,望如狻猊,土人指岞崿为雌,巏山为雄,秦时管仙隐此,亦名管山(今名观山)。山上神祠亭榭随山结构,游者群集。春时结兰花社,奇花异品,一盎千金。地属浒关,钱贝阗咽,故楼台观宇尤极壮丽。”并引录嘉庆(1796-1820年)年间长洲(今苏州)文人韦光黻(号涟怀)记述管山与兰花的诗,谓:“韦涟怀诗云:'何人凿山剔云窟,排空忽架金银台。回廊曲槛路窈窕,飞栏横跨长松堆。香兰会集竞奇馨,水仙品重先春梅。’”

清代江浙兰花产区的山民在春初大量采挖山兰,装竹篓后贩运至苏州、上海。在苏州的兰花经销已有行商,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卷三·杂说》(1796年)中,记谓:“近日吴门风气,花市佣卖之徒,于行家买原篓,零星拆卖。一遇稍可把玩之花,即视为奇货。如有出色者,妄立名目。索价甚昂。或有数筒至数十筒,价之丰啬,全视子叶之多寡,若有一定焉。新花时得出色者,有等好事之人,即与客处种花家关说,名曰'花蚂蚁’。”

又在《第一香笔记·卷二·相蕙十则 》提到花行业主善于识别兰花良种,谓:“山塘朱公盛,开设花行数十年,伊子观光冠群昆季,能世其业,辨论花之容质,颇能委曲详明,见闻熟习,可云善别花者矣!”

苏州是江浙兰花行销的主要集散地,同时在兰行也选出不少优良品种。袁世俊《兰言述略·附录》(1876年)谓:“浙之兰蕙出山,于初含蕊时,砍储竹篓,运销吴门、申江花市。约销二百万蕊,每篓二三千蕊,春初以窖或缸烘之,粗者售以簪鬓,根叶皆弃。其中有细者另售于莳花之家。”“蕙至春初,吴申两地约销三千余篓,每篓装一二百蕊(株),然吴为多,申为少,余则分往他处总售之。莳至开花,粗者根叶弃之,细者根叶皆留之。”

清时苏州兰花不少名品,如“小打梅”、“赵怪梅”、“文团荷素”、“窖荷素”等都出自兰商的花窖。关于山区兰花野生资源的破坏,袁世俊则在《兰言述略·自序》中则叹惜曰:“每届春初,贩佣蚁集,藉以谋生。而绝壑深林,掇取殆尽。街南巷北,累百盈千。风雅之途竟成逐利薮,殊可叹也。”

清代苏州地区亦出现种植兰花的专业户,朱克柔在《第一香笔记·卷二·培养》中提到:“海虞(今江苏常熟)有以花为业者,舍其耕耨,专事花丛。每逢佳种,不惜厚值购求,培栽辛勤,性命依之。一俟花叶繁多,即分即卖,往往价增十倍,故有'田连阡陌,不如好花多得’之说,可见人心不古,舍本逐末,巧于取利如此。”

清末苏州有许多艺兰人,痴情养兰,选育出不少兰蕙名种。杭州吴恩元在《兰蕙小史·附卷·纪事》(1923年)中记述了当时艺兰名家有时被受骗的故事,其中提到苏州的顾翔霄,谓:“光绪中年,苏州顾翔霄爱兰成癖。每当春日,闻得某处出有佳种,不问路之远近,必雇舟往看,且不惜重金购买。有绍郡花贩某,故意住于乡僻之区,以初开大一品,将花罩于大竹筒中,用硫磺薰之变成净素,然后往告顾,顾即刻雇舟前往。绍人则藏于密篓中,奉为至宝。顾启视之,果素梅也。论价再三,以千金购归。次日,不但舌已转红,而花亦枯萎。往寻花贩,已杳如黄鹤矣。”

吴恩元栽培的许多名兰,不少来自顾翔霄处,《兰蕙小史》载:“光绪壬寅秋(1902年),顾氏兰蕙皆归九峰阁(吴恩元兰苑)”,顾翔霄在1923年《兰蕙小史》成书时已作古。常熟顾树棨在《兰苑纪事》(1994年)中谓:顾翔霄“栽兰极多,春花中选出'绿英’(附图-13);光绪中叶,选出'万年梅’蕙花。”

图-13清·光绪年间顾翔霄选出的春兰“绿英”

据无锡沈渊如(1905-1979年)的《兰花》记载现春兰名品“月佩桃腮素”亦为顾选出,谓:“月佩素,顾翔霄选出,特征,三瓣阔长,收根放角,蚌壳捧,大圆舌,水白色,舌根基两侧缘有时偶缀浅绯红晕。由于此花色泽嫩翠、俏丽,花容又柔丽,故被视作为素荷瓣中名花。” 清末苏州艺兰名人与选出的兰花名品,在浙江嘉兴许鼐和(号霁楼)的《兰蕙同心录》(1865年)中,还提到苏州山塘张砚渠选出“赤蕙大陈字”(附图-14);洞庭东山吴眉森选出“森梅”(附图-15);周文段的“老文团素”(附图-16)等。

图-14《兰蕙同心录-蕙》大陈字图

图-15《兰蕙同心录-蕙》森梅图

图-16《兰蕙同心录》老团素图

六、民国后的苏州兰花

民国初苏州兰事十分兴盛,据近代兰花名家常熟顾树棨(1910-1999年)《兰苑记事》(1994年)记载,谓:“民国初,苏城人士为弘扬兰文化,每于春季兰花绽放时节,必摆兰花会于阊门留园中,艺兰者大都是达官显宦,富商巨贾,勾心斗角,以奇艳的花种展于园室中,布置堂皇,且选择珍稀兰蕙品种展出,外套以瓷盆或紫砂的古盆,置于红木花几上,以后示其超群不凡。”

据综合的兰花品种史料所录,这一时期苏州选出的兰蕙名品约有23品,现尚存世的春兰有:“天绿”,1913年出浙江宁波天童附近山中,苏州蒋赓伯种植;“嘉隆(娇龙)”,昆山洪景中在昆山东南玉山寻得;“瑞梅”,1930年出浙江绍兴棠棣,苏州谢瑞山种植;“苏州春一品(贝氏春一品)”,1935年出浙江长兴,苏州贝文忠种植。蕙兰有:“姑苏梅”,1926年常熟出。

清末民国初,苏州城内有一条“兰花街”,成为兰花的集市,《兰苑记事》谓:“ 在苏州观前街之南,约摸四、五十米长的小巷内,兰贩租屋专营兰蕙或出售兰花花朵,因而成了当地嗜兰者经常光顾之地,各地爱兰者亦纷至沓来,热闹非凡,真是花香不怕巷深,久而久之,这条小巷便似成了专营兰花的场所,名声日隆,遂命名为兰花街。人们直呼为兰花街至今,未更名也。”

1949年苏州解放后,50年代初园林部门即在沧浪亭创建兰室,《兰苑记事》记谓:“当时由金宇荣管理,姚老(姚轩宇)辅导,即往各地收集到名种兰花四五十个,除新老八种外,(还有)'金奥素’、'培仙’、'崔梅’、'月佩素’、'张荷素’等名花,建兰二百盆。”“并年年举办兰花展,有时春兰罢后,续展蕙兰。”“六十年代初,由园林局主办,由姚老轩宇主持,金宇荣辅之,在沧浪亭明道堂展出,每年举行兰展或蕙花展,为了扩大影响,邀请邻县爱兰者携花参加。每次展出数十个品种,城乡人士,竞相前去参观,盛况空前。”以后在“文革”中,沧浪亭兰花荡然无存,至70年代末渐始恢复。

1993年5月苏州兰花协会成立,顾树棨任会长,会员70余人。自1996年始每年3月在沧浪亭都会举办春兰展,至2018年已举办23届。

(作者系苏州农业技术学校原副校长、研究员,首届苏州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本文刊于《苏州园林》杂志2019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