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一步步,从想自杀到开始治愈的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今年1月11号,我坐在医院冰冷的靠椅上,内心反复纠结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推开了精神科诊室的门。3个多月后的今天,我已经能感受到久违的快乐,有动力完成一篇文章。从疯狂否定自己甚至想自杀,到重拾生命意义,继续学业,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是王开心,我想跟你分享我漫长又短暂的抑郁症疗愈之旅:

曾经,我是个“失败”的人

19年的蝉鸣六月,我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高考完的那天下午,我像失了魂提着行李拖着书箱狼狈地走在大街上,汗流浃背。数不清熬夜早起的日子,课间短暂趴在课桌上休息做的梦,周考月考的成绩排名......紧张和努力,都在这个下午失去意义。

我清晰地记得成绩查询时间,每天都抱着手机,白天反复浏览各种推测高考分数线的文章,晚上再次梦回考场,梦见自己在高考的考场上紧张不安、心慌手抖,大脑一片空白,两眼茫然。

最后,高考的成绩果然不尽如人意。高中同学纷纷四处游玩、报驾校、兼职、做自己想做的事,好像只有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忆高中三年昏暗的时光,心有不甘。我脆弱得不堪一击,加上和家人激烈的争吵和失败的沟通,我真的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我望着窗外发呆,连续好几个夜晚想着要不要从窗口跳下去。但那时,我不愿向任何人求助,也并未想到这是和抑郁症这样的疾病相关,抑郁情绪已经让我变得越来越自闭孤僻。

那年的九月,拿着录取通知书,我走进了一所普通二本大学。面对着新颖靓丽的面孔,自信开朗的同学很快就成为了班级的宠儿,而我却孤立一人。

我加入了专业群聊,群里很热闹,我却从不发言,我那时很害怕和别人在群聊里交流,因为担心我一发言,群里刚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气氛就被我“破坏”。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总是抱着手机每天翻来覆去地查看群聊里的每一条信息,羡慕大家各有爱好,敢于表达、自信开朗的性格,而我却没有自信,软弱安静;惊讶于他们的大学生活如此精彩,我却和这个世界窒息般地隔离。既不喜欢自己,又固执地不愿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我一直这样,时常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却一直压抑自己,不曾发现自己的感受,真正地认识自己。

就诊是改变的第一步

真正爆发的一次,是被室友攻击和网络暴力。我相对孤僻,我的室友们彼此之间却关系很好。一天晚上,两位室友因为一件小事和我争吵,并纷纷在朋友圈指名道姓攻击我。孤立无援和委屈的情绪充斥着我的整个身体,远离家乡的孤独感侵入内心,难受压抑到整夜难眠。我曾经那些未曾释放的情绪和回忆再次涌入心间,否定自己想结束一切的念头又一次开始攻击着大脑。

我彻夜未眠,好不容易挨到天亮的时刻。早晨起来我走到湖边,冬季的天总是灰蒙蒙的,空气总是冰冷的吸进鼻腔一阵阵刺痛,我望着湖面,它像我一样平静,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气;我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又好像什么都没想;许多话和情绪积聚在我胸口,要冲破匝门奔涌而出,最终却归于平静。

晚上的湖边挂了一轮明月

我在湖边坐了好几个小时才起身,掏出包里震动模式的手机,是一位高中的同学给我打来电话。我接过电话,听到他哭过了的颤抖的声音,“你有空吗?我能和你谈谈吗?”我认真地听着他和我倾诉自己和家人的矛盾,想开口安慰他,生活没有那么糟糕,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会好起来的——但,我还没有解决自己的情绪呢。劝一个沮丧难过的人相信美好,既残忍又毫无帮助,我咬着干燥又流血的嘴唇也再说不出话来。

我走进理发店,收拾好自己的头发,剪掉那截长长的因为染烫受损发质干枯毛躁打结的头发——我试图利用这些毫无意义的仪式感,给自己一些改变的动力和决心。转了好几站公交,颤颤巍巍地走进医院,闻着不喜欢的消毒水味,看到脸色枯槁行走匆忙的中年人,抱着哭闹的小孩叹气的妇女,劳累非常终于能推开门伸个腰的白大褂医生......还有很多很多人。医院的灯光很明亮,我却觉得眼前都是昏暗、压抑、悲伤,眼泪好像又忽然地涌出,痛苦和酸楚弥漫着整个鼻腔,此时我万分庆幸大家都戴着口罩,可以避免被陌生人发现哭泣流泪的尴尬。

那天是2021年1月11号,那时的状况是持续两周的失眠,无法集中注意力,心慌难受,好像失去了所有的想做任何事的欲望。我一个人坐在医院冰冷的靠椅上,内心纠结了好几个小时,终于走进了精神科门诊。

看到医生的时候,我的双眼因为哭过了太久,已经肿得不行,但听到医生温柔细致询问的刹那,我卸下了所有的防线,说着连续失眠的困扰,头晕手抖的情况,一边哭一边说。我的声音有些嘶哑和抽噎,不记得又在医生面前哭了多久。但走出门诊的时候,我有一种释怀和轻松。

第一次门诊医生简单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填了焦虑、抑郁的两份量表。量表结果为重度抑郁障碍,轻度焦虑障碍。医生给我开了一些安眠药和七盒文拉法辛,提醒我按时复诊。

本来,我是抱着解决失眠的困扰去的。后来门诊完,才突然意识到,这是抑郁症。

我拿着药房取来的7盒文拉法辛走在回学校的路上,这是我和重度抑郁症相识的开始,也是我走向改变的开始。

抑郁是一个休息的驿站

刚拿到药时,我其实很犹豫要不要吃药,尤其是刚服药那一周,我每天都反胃呕吐,头晕难受。好在在朋友的鼓励之下,我一直坚持着按时服用,从一天一片到一天两片,撑过了艰难的药物副作用时期。

大概一个月后,我能明显感觉到有好转,心情很平稳,能集中注意力。复诊的间隔是一个月,第二次、第三次复诊后,我的情况继续好转。现在,经主治医生评估,我可以在服药一年后逐渐减量停药。

我的主治医生对我十分耐心。当我通过电话、文字消息联系他时,他总能及时地给我帮助,解答我关于疾病和服药的各种困惑。他曾鼓励我:“童年缺乏爱和希望,总是在长大后如饥饿般拼命索取,但如果放下偏执,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去投无限爱与力量的人。”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等着去做。

心理咨询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在确诊抑郁症后,我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预约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和身边信任的朋友聊天散步。在心理咨询时,我也体验了各种心理小测试,做了沙盘游戏,讲述自己创造的“小海岛”的故事—安静的小海岛有一片欢愉的森林,住着快乐智慧的小狗和朋友们。

接受治疗后,我和一位朋友时常去公园散步;

心理咨询过程中,我搭建的“小海岛”

最大的收获是,学校心理专业的老师了解我的好转状况后,给予我鼓励,让我写作一些自己对抑郁症的感受和心路历程:

“我担心怀疑自己不适合待在社会,与人产生联系。虽然以前很多次被伤害,被揣测,被孤立。时常做噩梦梦见自己被追赶,被欺负,活在一个真实又不真实的世界。吃药的时候也很痛苦,翻天覆地坐过山车式的眩晕,被各种副作用折磨难受到窒息。但,抑郁对我来说是一个休息的驿站。在这个时期,我看自己看世界更通透。会更珍惜愿意帮助我愿意陪伴我的好友。我不要单一价值观的上进了,我只要求知欲,找到自在快乐的小世界,带着善意帮助更多迷途中的小朋友或者焦虑又困于痛苦的成人。”

抑郁症于我,是掉进的一个漩涡,深陷时我思想极端,行为不受控制,想自残自杀撞墙。抑郁沮丧和激动欣喜像两个相隔甚远的海岛,现在我开始第一步往回走,已经很了不起。当我记录下这些文字,我就治愈了自己。

按时的服药,定时的复诊,每天规律地生活。我爱我经历过抑郁症的痛苦,我爱我尝试和世界对抗的勇气和想要救赎的生命本身。我们的勇气和幼稚是观察世界、满足好奇心的伊始,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等着去做。

至少世界还有60多亿人和几千万平方公里,至少阳光和雨水一样美好。

医|生|回|信
李奇光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毕业于中南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医学专业。现为西安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副科长,临床心理一科副主任。陕西保健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


王开心你好:

感谢你能够把自己的痛苦经历展现在我们面前,从你的名字来看,就知道你已经走出来了。

其实还有很多人跟你有着相似的经历,高中时代的天之骄子,到大学变成了芸芸众生的路人,失落、不甘,甚至放纵堕落,一步一步的陷入深渊,难以自拔。还有些同学,走入大学校园之前每天沐浴在家庭的温暖之中,但是进入大学后无依无靠,无所适从,从此人生都变的灰暗。其实,这是你抑郁了。抑郁是个很讨厌的疾病,这个病会让你丧失开心、乐趣、精力、活力,让你变得不敢与人相处,恐惧融入社会,丧失生命的阳光。于是,有些人选择的轻生,这也是抑郁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很高兴你选择了就医。

抑郁症的患者,就如同躲在阳光无法普照到的黑暗角落的人,无论外面的阳光多么灿烂都与他无关,将自己封闭,与社会割裂。而在阳光里的人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待在黑暗之中,所以抑郁症的患者往往被其他人歧视、孤立,甚至丧失社会的支持。精神心理专业的使命,就是将躲在黑暗中的人带回阳光灿烂,并且让阳光里的人理解处在黑暗中的人,成为从黑暗到光明的摆渡人。

抑郁症是其实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其本质只是情绪出了问题,最严重也最可悲的后果是导致自杀。但是,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痊愈的,现代医学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帮助抑郁患者恢复健康,重拾开心和信心,重建生活的勇气,需要付出的只是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接受治疗、定期复诊。恢复健康便可以顺利的回归学校、工作、生活和自我。

你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可以主动走进许多人闻之色变的“精神科”,因此很顺利的走上了康复的带路。希望你的经历能够激励其他的抑郁患者,让他们都能跟你一样走出抑郁的阴霾,也希望这一次的抑郁经历,也能成为你今后努力的勇气之源。王开心,开心真好。


好书推荐:

或许您听过抑郁症,却未曾真正了解它。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康复后创办抑郁互助社群“抑郁研究所”陪伴国内9500万抑郁人群。《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此书将给您带来善意和温暖。在好心情下单,将获得任所长美照和签名,还有抑郁体检卡,莫犹豫,速速下单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