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预防暑邪之法

 循天园 2021-06-15

       暑邪为六淫之一,六淫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皆是人体外在的致病因素。2010年岁属庚寅,木火大旺,人亦感之,极亦致木火上炎为患。因此,于春夏之季,木旺生火而天热暑湿,则人犯之而伤暑。故提前作此文,以帮助大家预防暑邪之害人。

       一般来说,中医把夏至之后,立秋之前的这段时间的火热之邪统称为暑邪。但实际上,只要是夏天天热,则暑邪无处不在。此时人如果正气不足,则容易感觉而生病,发为伤暑。所以,当此之时,当有法以预防之,如此方是养生之道,所谓养生,养天地之中庸之气也。过与不及,皆非中庸之道也。

       我们先看看暑邪是什么样的邪气。

       暑邪当然都是热性的,中医认为其为阳邪。阳邪则容易妄动我们体内的相火,导致伤阴伤津,出现津亏阴虚而火热上炎之象。如感到头晕、口渴、四肢倦怠乏力以及汗大出等症状。所以,治暑邪要用清法,要用凉性的中药。但又要顾护中气,因为中气虚才可能致伤暑。

       再者,暑邪性升散,升则耗气动阳。所以,治暑邪要用敛降的方法,要固住元气,并且,要收敛相火,使相火归根,归入肾水之中。如此治疗才能预防暑邪的过度升阳而致人休克。

       并且,暑邪最容易与湿邪一起为患。夏天天热,暑湿本来就容易同时出现,伤人后极易出现头晕、头重、周身沉重如被绳子捆住,且还会有胸闷、大便粘滞不爽等表现。这时既要清暑,还要兼顾芳香燥湿,则正复而邪退。

       兼于以上分析,夏天之时养生的首要问题是防暑。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的不足是导致暑邪犯人的主要原因,而暑邪伤人后又会消耗人体的正气,导致恶性循环。因此,防治暑邪既要扶正,又要祛邪,二者要兼顾,方是万全之法。

       以下列出四种防治暑邪的大法,根据暑热的情况,各位可以任意选用。

       一、培土敛正法

       夏天极热之时,人之阳气外散,以应天地之热。此时人体阳气外盛而内虚,当注意勿滥用生冷,以防脾阳被伤。而解暑之法,在于醒脾酸敛,培土透气,则正气不伤而暑气可退。这是真正的治本之道,是王道治法。

       根据以上分析,拟乌梅醒脾汤,以为万全之计。

       草果20克,乌梅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10克,白扁豆10克。

       用法:加水五碗,煮出三碗。稍候凉,随意饮之即可。或者以此方煎汤代日常饮用之水。

       若舌苔白厚者,此是感伤湿气,可加砂仁10克,打碎入煎。若舌红明显,可加天花粉10克。若是老人或者素体虚寒之人,可加制附片10克。有人因热而烦躁,此是暑热上犯心神,可先用香薷15克,厚朴8克,白扁豆8克,加米酒50ml,水一碗,煎之八分即可,候冷服之立解其烦,然后多服此方以避暑气。

       此方适用天盛夏之时,且所有人皆可服用。有人因饮食生冷而腹泻或者呕吐,亦可用此方解之,唯当温饮。

       二、养津透暑法

       时至盛夏,天气极热,此时阳气外泄而阴津易亏。因此平常不病之人亦要养阴津,透暑热,以为养生之法。

       试拟西瓜皮饮,此方煎煮汤液可作为夏季平时饮用之水,既可滋阴,又能透出体内的郁热。

       西瓜翠皮手掌大一块,削去外皮以及红色内囊,只保留中间的翠绿部分,香薷30克,炒白扁豆15克。加水五碗,煮至三碗。把煎出的汤装入暖壶,全家人都可随意饮此水以解暑热。可以温饮,也可以稍凉饮。

       三、祛湿解暑法

       南方夏天极是闷热,热中夹湿,常人亦觉身体粘滞而不爽。此是湿热熏蒸,人感之,极易致脾虚湿困,表现为周身烦闷,乏力,饮食不香,困倦,头重如裹,或者大汗出而烦热不减。稍食生冷则易加重病情,出现脾溏或腹泻,或腹痛,或腹胀闷。如此等等,皆是中焦阳气被湿热所闭,而脾胃升清降浊失司所致。当务之急是解除湿热,恢复脾胃左升右降功能。

       可以用藿香正气液冲服,此方于暑夏之时极为常用,几乎人人家中都可常备。且价格便宜,疗效确切,实在是我们度夏之神药。

       脾虚湿困,暑热熏蒸,此时当祛湿解暑,亦可用下方解之。余命其名为暑湿双解饮。

       香薷6克,金银花6克,白扁豆10克,厚朴6克,连翘6克,西瓜翠皮巴掌大一块(去外皮以及红色内囊)。

       用法:加水三碗,煮成两碗,候温服之。汗出则暑热之邪可解。如果未汗出,可以再饮一碗。配合喝点热的稀粥,可以助汗解表祛邪。

       四、顾本养津法

       有人喜欢于夏天煮绿豆汤,恣意饮之以解暑,不知绿豆性凉,过饮易伤中阳。预防暑邪,本在中阳。中阳不伤,正气充足,则暑邪易祛,若一旦中阳受损,则正气无力祛邪,暑邪即性变粘滞且祛之不易。

       因此,防治暑邪,当知时时需要顾护中气。再者,暑邪升散最易耗气伤津,又需要护住阴津,以为治本之道。因此,养中气之法,既要培土,又要益气,还需酸甘化阴。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乌梅冰糖汤加味常服之。

       乌梅10克,冰糖30克,绿豆30克,白扁豆30克,水煎汤服之。则既酸甘爽口,又无伤中之弊。

       盛夏之时,切忌不可过于贪凉。一切饮食将养之法,需时时顾护中焦阳气。需知,养得一分真阳,即是一分健康;而伤得一分真阳,必致一分脾虚。久久伤之,脾气益虚而后天之本失养,则中焦不振而百病丛生。至于两广流行于夏天喝凉茶,这是最最伤正之道。明白人切切不可因为其流行而滥服之,则面色必致晦暗而阳气必至不振。君不见两广的大街上,放眼望去,男女,老少,有几个面色红润之人?

       夏伤于凉,则冬必阳虚。于夏天之时如果不能正确地预防暑邪,而过食冷饮,久之必伤中气。

       于两广的夏季,只见大街之上凉茶店满眼皆是,人人都以清火消暑为能事。最近几年在南方我几乎难得见到面色红润的孩子了,伤阳之人反而十有八九。孩子于夏天不知保养,滥吃冷物,父母之过与?抑或社会之过?

       健康是自己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