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写愁,李清照《醉花阴》和《声声慢》中愁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独孤岛书屋 2021-06-15

       众所周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都是李清照的得意之作。二者都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之情。

        那么,既然同样是写愁,李清照《醉花阴》和《声声慢》的愁内涵有什么不同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两首词分别是李清照在什么时候所写。这就不得不对李清照的这两首词进行一次知人论世的探索。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通过知人论世,我们可以得知,《醉花阴》是李清照在南渡前的作品。南渡是李清照诗歌风格的一个分水岭。在南渡之前,李清照的人生也还处于美好的青春时期。这个时候,北宋还没有被灭,而她自己也刚刚嫁给如意郎君,集“高富帅”、“官二代”于一身的赵明诚,正是你侬我侬一步也不愿分离的幸福时刻。这时的李清照哪里能真的有什么愁呢?她的愁不过是因为赵明诚在重阳节时恰好因公出差导致短暂的分离罢了。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此时的李清照的“愁”并不是真的愁,她只是愁与爱人不得相见,愁郎君不能时刻陪伴一起度过重阳佳节罢了。这种愁是小女子的恋爱之愁,淡如清酒,一旦赵明诚回到身边,她心中的愁随即便烟消云散。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声声慢》则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后所写。此时北宋灭亡了,国家没有了,李清照的家庭也因为种种原因而破败了,家人不能团聚,自己最爱的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甚至连丈夫的唯一遗物《金石录》所记载的古玩字画金石之类的收藏也失落了大半。而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并非真心爱自己,只是觊觎古董而已。李清照不惜下狱,即使要面临牢狱之灾也要与之离婚。而自己可以思念的人纷纷离开了自己,没有一个人来看望自己,于是终日只能躺在床头靠在窗前,与自己的影子作伴,自顾自地喝着酒,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过活。与其说是过活,不如说是等死。

       这时的愁,是真的愁,这愁由内心深处而起,浓到化不开,笼罩了她整个的人,笼罩了整个房间,笼罩了整个眼前的大地天空。此时的愁,是绝望的愁是国恨家仇,故国之思,孀居之悲,丧夫之痛就像冬日里饱经风霜的枯枝败叶,没有了任何生的希望。所以李清照最后才会在词中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的心情,哪里是一个愁字能说得尽的。

      于是我们便明白了,要鉴赏同样写愁的两首词,要首先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去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背景不同,愁的内涵也便不同。在以后遇到类似的诗歌鉴赏提醒的时候,便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去比较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