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华出书网助力圆梦“乌托邦”

 时代新热点 2021-06-15

  “身虽残疾,心尚豁达。有书可读,有文可作,也是一种幸福。”这是张俊雨写在自己作者简历里的话,他未生丧父,年少丧母,15岁开始就进入了福利院生活,先天的脑瘫让他不能好好的接受正规教育,但他唯独喜欢写作。他说“我以前是从书里寻找爱的,以后。我可不可以写出爱?”(《我和书》)。于是在2020年12月份通过新华出书网,出版发行了散文《梦的乌托邦》。

  张俊雨的书中记录了他生活的点滴,《梦的乌托邦》这本散文里的人和事,都是他的日常所见,很多篇章都记述了他在福利院的生活。翻开张俊雨这本散文集,以梦为题的篇目随处可见:《关于梦》《我的梦》《七星梦》《梦的乌托邦》…… 在俊雨的文章里,我们几乎随处可见他关于梦的记述、描写。由此可见,梦,是张俊雨安妥灵魂的家园。诚如略萨所言:“梦想与写作变成了一种抵御不幸的方式,一种抗议的方式,一种反叛的方式,一种逃避不堪忍受之重负的方式。”然而,张俊雨是清醒的,他不耽于梦想,他敢于面对现实中的苦难。
 
  “写作让我们开启另一段平行的人生,让我们得以逃避生活的不如意;写作是化习常为神奇,又化神奇为习常;它驱散混沌,点石成金,使瞬间永存……我们必须捍卫梦想的权利。”这段话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说的。这位具有秘鲁、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虽生活在一个中产家庭,心灵却因家庭变故饱受磨难。靠着阅读和写作,他走过艰难困苦,完成一次次自我超越,最终走上诺奖的颁奖台,他在获奖感言的最后这样说道:“我们要继续梦想、阅读和写作,这是我们所能找到的抚慰短暂人生、击溃时间侵蚀、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最有效的方式。”
 
  略萨如此,张俊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残疾让他看到了限制与困厄,他又通过写作给自己插上梦想的翅膀。梦想的翅膀带着他的灵魂超越沉重的肉身,找寻着属于他的“梦的乌托邦”。张俊雨在书的后记中讲到:“希望每一个读到我的文字的人,透过这些文字看到一个外表丑陋但有一颗柔款之心的人。我想,我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更不是怪物,我只是一个肢体残缺的人。希望下辈子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不会写文章也好,只要善良和健康。如果有下辈子,该有多好。”
 
  《梦的乌托邦》已经是张俊雨正式出版的第二本书了,在新华出书网董老师的帮助下,张俊雨找到了自己梦的乌托邦,这个充满爱与欢乐的乐园。董满强老师也被张俊雨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完成了这部作品。张俊雨的真诚书写,描绘了一群有趣的人,为我们贡献出一番人道主义的文学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