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小猫“灰姑娘”一大早就“喵喵”叫,一看是粮食没了,速度下楼,奔向粮店。 看到熟悉的包装直接提上就走,下电梯的时候看到一家牛角梳子店广告。 顺指示牌走到店里,面积不大,左侧是观赏型石头,右侧柜台和墙面展示了多款梳子,中间以中国风去衔接,这样的搭配甚有意思。 从柜台最里面走来一位中年男子,先挑了几个款式给我看,让我试梳感受一下。 我很好奇,向老板请教价位、材质都有什么区别,没想到话匣子就此打开。
我们来一起听听老板的创业故事。 01
老板警惕的看了看我说,你是做什么生意的老板? 我说不做老板已好久,我就是来买猫粮的 接下来老板才拿起一款梳子告诉我:
02
老板说:工人是本地的,老师傅都几十年的手艺了,在外界看来,北方人不管做什么工艺,大到建筑,小到掌上工艺,总给人的感觉都是“就差那么一点”; 但其实还有一部分北方手艺人也怀揣匠人之心,除了对自己的技术要求很高,还非常注重传承; 现在人今天拜师,还没入门,就想开始实现自己宏伟的蓝图,就要飞得更高了,那是很难得到真正传承的。 所以手工匠人付出的不止是时间,还有对自己职业孤独的坚守。 这份孤独感是来自对创作灵感的追求,也有对自己传承信念的肯定。 总体来说,
“其实都差不多”,老板淡淡的说,“任何行业,你要做上20年,至少会经历三四个轮回,你会发现,以前流行的过一段时间后,会再度流行起来,只是换个名字,换个包装而已。” 03
“嗯嗯,有,有好多次。”他边点头边讲, “刚开始做时,大部分人认为'百货卖百家’,只卖牛角羊角梳子没什么挑的,家人也觉得货品单一,让我多进些花样, 但是我坚持只做牛角羊角梳,因为我坚信这些梳子是有灵性的; 在那个时代,人们买东西生怕没得挑,所以生意肯定不会好,家人的阻挠很厉害…… 说到这里,他沉默了一会,好像是回忆起了那段时光,然后他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笑着说,不过最终都过去了,他们也说服不了我,只好任由我“胡来”。 说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他的语气突然加重,带着戏谬的口吻。 “接着生意慢慢的稳定起来,老顾客也多了,我就有余钱和精力去设计自己想要的产品,家里人这时已经放弃阻止我的念头了。” 他说着话,指着对面的石头,香薰,告诉我:我用那些挣来的钱,都投入到这梳子上了,谁叫我喜欢呢。 说这话的时候,老板的下巴扬得高高的,好像在给我介绍他最满意的孩子。
04
老板说,压力时时都有,我对压力的看法是:进一步万丈深渊,退一步海阔天空,有压力的时候,我会养些植物,比如去年开始养了菖蒲,在北方这边不好养,温度,阳光都比较挑剔,慢慢摸索,今年夏天小有规模,心累的时候看看它,浇水,修剪它,看着它长势喜人,我能感受生命在成长中的欢喜。 这时候,压力就不见了,只有欢喜。 05
老板说,是啊,现在熟悉了,熟能生巧,就研究点小创新,客户还挺喜欢这种小细节的。 比如,在每个牛角梳尾部系的牛皮绳,都是改进过的中国结的扣法,在梳头按摩时可以扣在中间任意一个指头上,可以借力,也可防摔坏,主要在产品体验舒适度上继续下功夫。 另外每天保证自己有事做,不闲着,不管手工还是脑力工作,
我是个手艺人,手不能停。 我不禁想起今年6月份和丈夫“填坑道人”去安徽休宁县吴鲁衡罗盘世家时,吴鲁衡的传人说的话, “我们吴家300年来天天都要打磨罗盘,不能停,一停,手艺就荒废了。” 聊到最后,老板说,我怎么觉得您也是个高人呐?我说不高不高,还不到1米7。
我想,他们应该是有目标、有热情、有耐心、有毅力、耐得住孤独、扛得住寂寞,他们知道,前进过程中的积累即是资本,为自己的选择去执行,一天一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忙碌,最终都会让你得偿所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