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奇门遁甲因其框架结构较大,故而很容易搭配其他门派的学说,比如奇门与六壬搭配起来,就叫做奇门穿六壬;与八字搭配起来,就叫做奇门穿八字;与六爻卦搭配起来,就叫做奇门演卦等等。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而近十几年,又有人从奇门遁甲的入式方法也就是定局数法上别出心裁,结合梅花易数的年月时日相加除以九的方法,不考虑节气和上中下三元来定出局数,取名XX奇门。这其实是古时命理师应急时所使用方法,就像《烟波钓叟赋》中所说“急则从神缓从门”,偶尔为之可以,不能当做常态使用。但因其入式方式简便,不用记忆节气,寻找上中下三元,节省了大量的脑力劳动,所以很快流行起来。那么有人会问:现在古书众多,难道奇门遁甲学习者读古书后不能发现此问题吗?概因能够接受这种随机取局数方法的人,大多对一门技艺不愿意深究其理,浅尝辄止,看古书者更是寥寥。其中能看且愿意看古书之人,又有多数是在书上寻找各种符箓咒语等技巧性内容,很少去深入思考《烟波钓叟赋》中“一气统三为正宗……五日都来换一元”说的正是超接置闰之法。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奇门遁甲与大六壬不同,奇门遁甲的古书大多以讲易理为主,鲜有案例存世。而大六壬仅存世的古例就有万例以上。这也造成了教奇门遁甲的人怎么讲都行,因为没有案例对照,就算讲错了,只要口才够好,照样能糊弄过去。但讲大六壬的人就不能信口开河,因为一旦讲错,学生自己拿着古例一对照,至少能搬出几条你无法反驳的理由。这就是“奇门无真,六壬无假”的来历,并不是说奇门遁甲不是真的,六壬不是假的。其实我在实践中发现,奇门遁甲和六壬经常能够互相印证。当然,不是用奇门穿六壬的方法,而是奇门遁甲就是奇门遁甲,大六壬就是大六壬,这两个术数体系虽然不同,但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且能够互相印证。不过之前所找到的战例都是飞盘奇门较多,转盘奇门案例并没有,一直引为憾事。谁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读六壬案例的时候,在清代张官德先贤的《六壬辨疑》中发现了张官德的几个转盘奇门遁甲案例,一读之下,大开眼界,其入式的方法,判断的思路都与现在流行的大多数理论大相径庭。如此好的案例,如果不拿出来分享,实在是有负张官德先生留下案例的初衷,因此我准备将这几个案例详细解读一下,希望能够找到愿意一起研究传统奇门的爱好者。张官德先生,清代壬学名家,字次功,清朝湖北寿昌人(今鄂州)。先生深入治壬四十余年,精通诸子百家,学问渊深,而且精于六壬和遁甲之学。壬学师承名士李寿昌,遁甲承自楚湘名士李朗轩先生,所得皆为真传。次功先生治学严谨,对壬遁之术颇有体悟。先生提出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壬占之法,此法具有非常高的实战价值。次功先生作为湘军重要的军事参谋,参与了清军晚期的各种重大军事行动,跋涉数省,经历曲折,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著有《六壬辨疑》《毕法案录》两部著作流传于世。《奇门便笺》是先生在书后留的笔记,没想到成为我辈得窥传统奇门遁甲门径的一斑。再次感谢!咸丰辛酉年甲午月己酉日庚午时(1861年6月29日当地时间11—13点之间),时首甲子芒种上九局,馆于兴安府,占生徒乡试。丙寅命,流到兑宫,暗制庚金天乙飞宫格。以上是我按照原文抄录的张官德先生所写的奇门遁甲局,与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奇门遁甲局非常不同,从盘式上看:1、现在流行的奇门遁甲式盘上有是有八神的,而张官德先生的奇门遁甲式盘上没有八神。这让我想起古书上将八神称为“八诈神”,对八神在盘式中的重要性看得没有星和门重。这与目前流行的奇门遁甲理论是有差异的。2、将“甲” 在盘式中标注出来了。上局是阳九局,地盘甲子戊入离九宫,现在我们都写成是戊,但张官德先生写成甲。3、目前流行的奇门遁甲体系写的都是天干,但张官德的奇门遁甲盘式中用一些地支来代替天干。比如我们在后面的例子里会说到盘式,会用戌代替己,子代替戊,诸如此类。4、使用年命系统,但并不仅仅只看年干,而是看年命流宫来综合参考。年命流宫的方法在此不讲,面授课上再说吧。然后我们再研究张官德先生使用奇门遁甲时是用什么入式方法的。从“时首甲子芒种上九局”,这一句来看,肯定不是用的年月日时除九的随机局,而是用的超接置闰或者拆补法,也就是说,古法奇门是按照节气、符头和上中下三元来定局数的。此为正宗。其次,通过对张官德先生奇门遁甲盘式汇总得出,他采用的是不论阴阳遁中宫皆遁于坤宫的方法,与现在的随机盘式起法相同,而与“阳遁寄坤,阴遁寄艮”或“阳遁寄艮,阴遁寄坤”的方法不同。张官德先生起盘的理由是“馆于兴安府,占生徒乡试”。看来是一位府学教谕(市教育局长)来测他的学生在乡试中能够过线的人数。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就是乡试解元。乡试中举,基本上就踏入了公务员序列,类似于现在的省考,从此脱离群众的身份,成为干部。上中学时候学的《范进中举》描述的就是乡试中举以后的情形。“馆”是坐馆,文人被聘为私塾老师称为坐馆,或者某个人被聘为官员的幕僚,也称为坐馆。后来引申为命理师在某地租个门面预测,也叫做开馆或者坐馆。看来张官德先生在1861年的时候是在兴安府开馆的。兴安府是哪里?先卖个关子,我们后面再说。乙奇加震为升殿,下生丁奇文星,景门为文书,加震受生。丁奇又加离宫,值符甲生之,正当时旺,门内可望三人。乙丁甲命干日干与震宫所属者吉生,与月合西北门外亦有一人。幸本宫有丁奇,流宫有暗而制之,得以解救,不至阻考。主门是景,流宫到震,为流宫生主门,景门属火,主增文章。丁奇加值符,本宫离火当建旺地,得时,坐正东东南者中。1、乙奇落震宫为日奇升殿,为何第一眼先看到震宫?应是景门为值使门,值使门为先锋门,故而要先看。其次,古代科举考试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策论为景门,两个信息点重叠,故而先看景门落宫。2、乙+丁按照目前流行的奇门理论看,是奇仪相佐的格局,利文书考试。用随机盘的理论来读象,则可以读成红色的椅子,红头发,言辞优美的文章等等。但张官德先生则是将乙+丁解读为乙奇旺相生丁奇。这是飞盘奇门的思路。3、景门为文书落震宫受生。在目前的大部分奇门遁甲理论中,对门迫都很重视,但对门制,门和,门义并不重视,甚至有些理论提出门迫属于奇门四害之一。实际上在古书中,迫制和义是连在一起的,是表述门与宫之间相生相克的四个状态,都有用。4、丁奇又加离宫,值符甲生之。丁奇为文章,在离宫为旺地,又被值符甲来生,旺处见旺,锦上添花。离宫地盘如果写成是戊,虽然戊就代表甲子戊,但看到戊不免想到丁生戊泄气。5、正当时旺,门内可望三人。预测时为甲午时,时柱为先锋门,离宫旺不为九而为三,应该还是值使门景门落在震三宫的原因。6、乙丁甲命干日干与震宫所属者吉生,与月合西北门外亦有一人。乙年命,丁年命,甲年命,八字中日干为乙,丁,甲者,以及卯属相者都可以中举。“月合”是月德贵人的合干,月德贵人在预测中经常用“寅午戌月见丙,申子辰月见壬,亥卯未月见甲,巳酉丑月见庚”即为月德贵人,月德贵人的合干就是月合。预测月份是甲午月,月德贵人是丙,丙的合干是辛,西北乾宫地盘为辛,故而说西北门外还有一人。为什么不看艮宫的天盘辛?我认为是因为辛在艮宫为胎养地,而辛在乾宫为沐浴冠带地,考举人有冠带之像。7、但天乙与太白格,主考防有寇盗之阻。天乙是值符飞宫格,也叫天乙飞宫,兑宫甲+庚就是这个格局。因预测人年命丙寅流宫在兑,丙加到了地盘庚上,就形成了丙+庚荧惑入太白的格局。庚在奇门遁甲体系里代表贼,阻碍等等。当时兴安府附近一带不太平,闹太平军,所以结合事理来判断,担心有战争打断考试。8、幸本宫有丁奇,流宫有暗而制之,得以解救,不至阻考。丁奇和流宫丙都可以克制庚金,且丙奇在月令旺,这一点很关键,否则弱火是克不了旺金的。9、日干官禄在坤,开门到坤,土生开门,吉。日干为己,己禄在午,在离宫,并不在坤宫。因张官德先生主要是研究大六壬的,故而此处他可能借用了大六壬的概念,己寄于未中,未是坤宫中暗藏的地支。开门到坤,开门为求官之门,到坤宫又受生,受生则旺,则形成旺门带旺禄。10、丁奇加值符,本宫离火当建旺地,得时,坐正东东南者中。丁奇为文章,加在值符甲上受生,又在离宫旺,得天时。那么在方位上来说,木火一气,故而生离宫的宫位就旺。为什么不是坐在艮坤两宫的人得中呢?看来火不能泄,泄则泄气,泄气反而不吉。案验:先谣贼到,究未入境。是科受业中式者二,拔贡者三。附课中式者一,拔贡者一。获隽之数,溢于所算之外。以门、奇、文星俱旺,得未曾有也。夫发越之多。固所欣幸,惜乎次年兴安城陷,生童中有敦品力行者几人竟罹于难中,心耿耿,何日忘之?先是谣传有贼寇要来,但最终没有入兴安府境内。本场考试丙寅年所教的学生里,中举2人,拔贡3人,其他学生里中举1人,拔贡1人,共7人,比之前算的4人要多。这应该是值使门景门、乙奇和丁奇都旺相的原因吧。多考中3人这事固然开心,但第二天兴安城破,府学的学生中竟然有几个比较优秀的人死于乱军之中,这件事竟然没有提前算出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拔贡是古代科举制里的一种,在举人里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国子监读书,然后可以直接做官,或者参加进士考试后再做官。拔贡是优中选优,其做官的初始官位和升迁速度都要优于举人,所以有“举人无数拔贡有数”之说。关于张官德先生坐馆的兴安府到底是哪里,我也做了一番考证,因当时中国有三个兴安。分别是广西兴安县,江西兴安县,陕西兴安府。这三个地方只有陕西兴安府是府级行政机构。但我印象中太平军只在长江中下游活动,跟陕西基本不沾边,所以第一反应就应该是江西兴安县。但后来一查历史资料才发现,经验主义害死人。原来1862年也就是张官德先生说的“次年”,太平军真的曾经打到过陕南,还一度兵锋直指西安。在186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太平军的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攻占陕西兴安府。后因忠王李秀成遇难,一个多月后,就从兴安府撤退了。也就是这一次战争,兴安府府学的几名秀才童生遭遇了兵火之灾。张官德先生在使用奇门遁甲预测的时候,比较注重门宫之间的生克关系,天盘三奇六仪和地盘三奇六仪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引入了六壬中的月德和官禄的概念,对于九星则没有提过。而在考虑天地盘三奇六仪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固定组合的含义,而多从五行生克方面考虑。预测事情的时候,用神选取以门和三奇六仪为主,且比较注重年命和流宫。与现在流行的奇门遁甲理论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好好的揣摩揣摩。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及鸣翠柳者不回复。E-mail:youwushuzhai@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