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新译】范仲淹:没人愿意拿命去换无法享受到的荣华与富贵

 独孤岛书屋 2021-06-15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阵冰冷的秋风过后,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一下子变得大不相同。最先知冷暖的大雁又加快了飞回南方衡阳的脚步,一点也没有停留片刻的意思。每当黄昏分号角吹起时,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便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听起来很热闹,但心却异常清冷。看那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突兀的是一座座城门紧闭孤零零的城池在互相守望着。

       忍不住拿起一杯浊酒一饮而尽,酒入寸肠后便不由得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们,不知道他们现在可安好?真想跟着大雁一起飞回去看看他们啊,只可惜眼下战事未平,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去。听着远方传来的悠悠声,只觉得天变得愈发寒冷刺骨,原来厚厚的霜雪已经铺了一地。夜已深了,征战的人们啊都难以入睡,细细看去,只见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一个个都已满头花白,一个个偷偷地抹着思乡的泪水。

     写这首诗时,北宋与西夏战争正在持久的对峙时期,而心忧天下的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他看到了这一幕,深深地被触动着。虽身负重任,但天长日久,就连范仲淹自己也难免起乡关之思,更别提在拼死打仗的战士们了。任何时候,战争一起,最遭殃的永远是边疆的战士,和黎民百姓。战士们拿命去保卫家国,而黎民百姓则要忍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一方面是要缴纳应付战争增加的税费,还要承受失去亲人的双重打击。最后国家可能保住了,但多得是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或许正是有感于此,范仲淹才会潸然泪下。他当然也想家,但更多的是为众多拿命厮杀的将士们悲伤。曹松才会愤然说出那句“平均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话来。国与国的连绵不绝的仇恨,最后却要一个个无辜的鲜活的生命去承受。

     面对这首诗时,我们总是过多的关注到范仲淹笔下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慷慨悲壮,却很少人人读懂范仲淹真正的忧伤,以及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或许想要说,建功立业是悲壮的,也是浅层的;他更想说的是,如果不需要打战就可以享受太平盛世,那么谁都不会愿意慷慨赴死,谁都希望能常伴家人左右,过着平平凡凡的日子。所以我们既要读懂战士们的慷慨,更要读懂战士们的无奈。只有读懂了这一层,我们才会珍惜和平来之不易,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命。如果可以,没有人会真的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换那可能无法享受到的荣华与富贵。

     选了一首曲风低沉悲凉而非慷慨激昂的歌,也是这个原因。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