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剧院经营两极分化:亏损600万,盈利上百万

 繁星1 2021-06-15
近年来,各地大兴剧场群的建设,但是在剧场管理方面确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文章来源 | 慧聪音响灯光网
者 | 曾燕平

近年来,各地大兴剧场群的建设

但是在剧院管理方面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泰山大剧院运营六年夜晚却冷清!
运营方称曾演了一年赔了600万
1月2日,2020年首期问政山东,聚焦夜经济问题进行专题问政,节目最后将目光投向泰安。

2013年落成的泰山大剧院坐落于泰山脚下,建筑面积7525平方米,观众坐席1073,泰安市民对这座高颜值的地标性艺术建筑曾充满期待。然而到目前虽然大剧院已正式投入运营六年,但演出场次却很少。根据永乐票务网站显示,泰山大剧院2019年商业演出仅有一场,上一场演出时间显示为2013年12月25号。

现在泰山大剧院更像一个租赁场地,每当夜幕降临,大剧院所在的泰山文化艺术中心漆黑一片,许多市民对大剧院发挥的作用并不满意。“我反正去了两次都是演的儿童剧,要么就是一些政府的活动,感觉平时想看剧没地方,跑济南又有点远。泰安有个这么好的场所,却没利用起来。”一位泰安市民说。

负责托管的泰安华夏兄弟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则无奈地说:“不是我们不安排,是条件不允许,我们想安排话剧,但我们现在不敢做,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做不了。”一位工作人员称,去年演了一年赔了600多万。

图片

许多大剧院运营都存在,泰山大剧院这样的困局。那是不是剧院的模式不行了呢?其实也不全是,在泰山大剧院运营落寞的情形下,也有许多剧场联盟跟新剧院不断拓展,迸发新活力。

杭州演艺剧场联盟接连吸纳富阳

影剧院、新湾剧场,拟三年内拓展10家左右

杭州演艺集团每年将为这座有着882个座位的剧场带来不少于30场的演出,为提升区域艺术氛围、助力文化兴盛行动贡献力量。

这也是继12月25日重新亮相的杭州演艺·新湾剧场,杭州演艺集团在5天之内拓展的第二家剧场。杭州演艺集团总经理洪见成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大杭州的范围内,东西南北中都有我们剧场联盟的'加盟店’;并通过3年的努力,争取将联盟剧场的数量达到10家左右。每家剧场还会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定位,让全城观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找到自己喜欢的剧场,观看自己喜欢的剧目。

图片

海南海口湾演艺中心正式运营,拟每年推出不低于80场的高雅演出

海口湾演艺中心由海口人大会堂改造而成,经过一年的施工,于近期完工。改造后的海口湾演艺中心成为一座集歌剧、音乐剧、交响乐以及大型综艺晚会等多种演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剧院。

“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项目公司负责剧院的运营管理工作。计划今后每年将推出不低于80场的高雅演出,不低于40场的艺术活动,不低于20场的艺术普及讲座等,点亮海口城市艺术之光。”海口湾演艺中心项目负责人高斌透露,2020年该演艺中心将为海口市民带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出。

图片

看到此,大家是否疑惑为什么同样是做剧院,差距却这么大?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则案例:

运营6年,演出场次2741场观众126万,上海这家剧场如何做到的
随着上海演艺市场的繁荣,跨年演出正日渐细分出多种类型、体验丰富的复合型文化活动:古典音乐、芭蕾舞剧、民乐演奏、戏曲演出,好不热闹。抓住儿童领域的这一细分市场,引进“安团”意大利合唱团,引起热捧。经过六年运营,被小观众昵称为“大鲸鱼”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已成为中外优质儿童演艺资源的集聚地。至2019年底,剧场演出场次达到2741场,观众人次超过126万。这样的数字,甚至与一座综合性剧场相当,印证着一座城市对文化艺术不断提升、细分的需求。而今,“大鲸鱼”正孕育出“小鲸鱼计划”,将这份文化获得感辐射至整个长三角。

图片

如果说引进海外一流剧目做出市场“爆款”,是为满足上海家长孩子日益提高的文化演出需求,那么从制作优秀剧目的中文版起步,涉水制作与普及项目,则有带动中国儿童剧演出创作不断发展的雄心。从“引进”到“输出”,“大鲸鱼”正领航长三角儿童演艺市场。

“小鲸鱼计划”致力于扩大“大鲸鱼”这个上海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从剧场空间辐射至社区、学校,并走向长三角地区,将“大鲸鱼”的内容、服务以及品牌价值观以文化输出的方式得以进一步传播。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梁晓霞说:“目前背靠'大鲸鱼’每年数百场的演出,我们已推出22个演出剧目或艺术教育项目,用于对接各地剧场、校园和社区。我们希望将'小鲸鱼计划’打造成上海的一块新的文化品牌,惠及更多长三角区域的学校和社区。

图片

从上面的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如今许多大剧院的硬实力是更上了,在音响灯光等设备的投入都不小,但在软实力上却还有所差距,无论是在经营管理、剧目引进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但我们也看到有不少地方剧院正在努力改善,提升剧院的使用率,今天借着几个剧院的事件分享,更多的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去思考未来剧场的发展方向。


免责说明: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或由其他平台授权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引用本文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我们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联系方式:186 1279 0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