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好的友谊,都会死于三观和距离

 菲菲读书369 2021-06-15

想要一生的友谊太难,不仅需要彼此始终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还需要彼此的三观保持一致,距离不偏不远。

01

道不同不相为谋,而疏离就此开始

同事小李对我说,她决定今年不再参加儿时玩伴的聚会了。

原来,去年小李参加了儿时玩伴的聚会,碰到了很多儿时玩得很好的朋友,她的话自然多起来了。

她分享了这几年工作之余到处旅游的见闻,正当她说得起劲,忽然传来一个酸溜溜的声音:

“谁不知道你到处旅游啊,没必要这么显摆嘛!”

这句话一说出,整个饭桌的气氛立刻变得很尴尬,过了许久,小李觉得还是换个话题好。

于是她聊起了她看过的书和书中的人,又有个人不耐烦地插话进来;

“小李,别装什么文艺青年了,我们来谈点八卦吧!”

饭桌上立刻炸开了锅,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了八卦。

小李没想到自己开开心心地想和这些好友分享快乐,却被她们的嘲讽打击了。

小李后半场几乎是沉默不语的,她觉得跟她们根本聊不到一块。

小李很遗憾地告诉我,原来很多东西我们聊起来各种不对劲儿是因为我们的三观不一样。

相似的观念把当初的我们聚在一起,渐行渐远的价值取向又将我们分离。

三观没有高下之分,却有你我之别,只是因为三观与喜好的渐行渐远,我们终于都长成了对方不认识的人。

三观不合的人,他们的想法总是背道而驰,交流起来就像鸡同鸭讲。

三观不合的人,永远不在同一个频率,道不同不相为谋,而疏离就此开始。

02

距离,让我们终于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友谊经得起考验,但真的经不起离散。

那一天深夜,我正要入睡,手机“嗡”的一声,是一条微信信息来了,我拿起一看,“我女儿要结婚了。”

原来是远在美国的中学好友小环发来的信息,这条消息瞬间让我睡意全无。

有一肚子话想说,词句喷在喉咙都自行咽了下去,想了好久,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我只发出去了这样一条消息“祝福你,要升级了。”

屏幕那边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发了一条信息过来,“谢谢。”

那一夜,我彻底失眠了。

初中的时候我认识了小环,同桌的关系让我们迅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那时不管做什么都一起,同学都说,我们就像姐妹花。

高中毕业我们各上了不同城市的大学,那时还没有手机,还会给彼此写信。

后来宿舍有了电话,有时间的话我们会聊一聊,可是有的话已经无法开口。

放寒暑假的时候,刚开始我们还会约好时间逛逛街,最后演变成了一年一次,就在这有限的碰面中,我们毕业了。

小环去了美国留学,我留在了本城市。

再后来,我们心里都知道,有好多话,好多事,都没来得及在当下和彼此分享,就随风飘散了。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就是再好的友谊也经不起时间和生活所造成的分离。

那些所谓的永不分开,只不过是我们为这份友谊承诺一种天真的期望而已。

生活的轨迹本来就是这样,只要生活的轨迹一旦没有了交集,我们就会渐行渐远。

当彼此的人生路越走越深,我们就会被世上太多的事羁绊,被隔在时空的两端。

距离终会让友情渐行渐远,直至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03

好的友情,是共同成长

前两天的中秋博饼家庭聚会上,我二十多年的闺蜜圆圆如约而至,我妹妹调侃说:“圆圆姐和姐姐的友谊真让人羡慕啊,快讲讲你们的日常相处秘诀。”

二十多年前,我在本市的蓝田巷租了间房子,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隔壁,也是一个出租户,叫圆圆。

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相似的经历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共同的理想加强了我们的交流,我们的关系变得很铁。

但我们依然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应有的客气。比如,有时送她一个保温杯,她必会回赠我一个价值相当的手提包。

人生道路上,我们相互影响、互相进步。

小环在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这些年来从一个业务员做到助理、经理,直至现在的公司一把手。

我在她的影响下,也一直追求上进,保持经济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隋朝的王通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好,“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如何以心相交?就是志同道合,共同成长。

朋友之间不分你我是错误的相处方式,一方一昧的索取,或者一方一昧的付出,这种友情都不会长久。

再好的友情,如果我们不去经营、付出和珍惜,早晚也将消磨殆尽,最后劳燕分飞。

最好的友情是相伴一生,共同成长。

04

什么样的友谊,才不会败给三观和距离

“长大之后,我们的朋友好像越来越少了。”这种感觉在当代生活似乎相当流行。

不是我们不珍惜友谊,而是再好的友谊,都败给了三观和距离。

那么,什么样的友谊,才不会败给三观和距离?

首先,彼此有共同的兴趣和志向,这是友谊恒久的基础;

其次,一个喜欢说,一个愿倾听,在一起才能擦出火花;

再次,一个懂分寸,一个心胸广,才不会心生嫌隙;

最后,失意时相互扶持,幸福时彼此分享。

有人统计过:在人的一生中,平均会遇到2920万人,我们会与其中的3000人结交。人类大脑皮层的能力上限是同时维护150人的社交关系。

150人中,只有少数的几个人能和你一起走到最后。

那些和你在相同轨道上不断奔跑的人,那些不断自我成长并且帮助你成长的朋友,才真正值得你以宝相待。

一辈子遇到几个好朋友不容易,如果真的遇到了,善待并珍惜吧。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江离菲菲读书看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