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亦舒原著《流金岁月》:友情的三条铁律,成就蒋南孙与朱锁锁的深度闺蜜情

 菲菲读书369 2021-06-15

你一定有过这种经历:

曾经言无不尽的朋友,现在剩下了偶尔朋友圈的点赞,甚而久无联系。

回忆一下,好朋友之间是怎么变淡的呢?

约好了假期一起做某事,结果整个假期谁也没联系谁;

因为地理或心里的背道而驰而冷落了曾经的好朋友;

在绵密的工作和腻味的忙碌中和好朋友渐行渐远……

马克思曾说:“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要怎样才能维系长久的友谊?

亦舒的《流金岁月》里蒋南孙和朱锁锁的故事,就蕴含了维系友谊的三条黄金原则。

1

最好的友谊是虽兵分两路却互相牵挂

同样是在路上走,有的路边风景枫红露白、花树成荫,有的却是时而旖旎,时而惊险。

但是,真正的朋友,即使不同路也同心。

蒋南孙和朱锁锁是中学同学,因为投缘,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并成了亲密无间的闺蜜。

虽然年轻的她们有各自的忧愁,南孙因是女孩,总有一种斡旋在家中不受重视的无奈感,锁锁则因寄居舅舅家而尝够了寄人篱下的滋味。

然而豆蔻年华的她们,笑着相伴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

后来,中学毕业了,两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

南孙和大多数循规蹈矩的女孩一样,上了大学,在青葱校园里努力地吸收知识,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锁锁则决绝地离开了校园,投身于灯红酒绿的世界中。

她的妆容越来越妖艳,车子越来越好,房子越来越大,不变的是,她走到哪里,案头放着的永远是她和南孙的数帧合照。

同样,南孙也永远把锁锁当密友。无论别人口中的锁锁怎样,甚至父母亲要她远离锁锁,她都坚信锁锁还是原来那个善良的锁锁,时刻惦念锁锁。

她俩任何时候都把对方当作唯一的牵挂。

《寄耿拾遗》中说:

“百年心如同,谁限河南北?”

真正的友谊是要用心去交换的,不管对方社会角色如何转换,喜好多么不同,都会无条件相信和接纳对方。

同时,不管对方走到哪里,自己都会站在看得见她的地方,随时出现在她最需要的时候。

即使走的是不同的人生路,但心中的牵挂永远是对方。

2

最好的友情是想你想帮你所需

我们的人生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难免会有遇到坎坷的时候。

朋友不只有牵挂,还应该是:我需要有个依靠的的时候,你恰好都在。

中学没毕业之前,寄居在舅舅家的锁锁被表哥一再示爱,锁锁认为表哥不是她理想中的另一半,因而总是躲闪着。

后来锁锁父亲再婚,没有再支付锁锁的生活费,加上舅妈一厢情愿地把她当儿媳妇看待,让她受不了,她决定离开舅舅家。

南孙知道后,不假思索把锁锁接到家里同住,锁锁在南孙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锁锁出去工作后,凭借美貌,很快就有一批富甲豪绅环绕身边,她在地产商李先生那里学得了投资,赚回了大把的金钱。

后来嫁给了豪门子弟谢宏祖,分得了一间百货代理行的经营权,她把代理行的高级管理员职位给了毕业正在找工作的南孙,并免费提供住宿。

南孙和锁锁对待彼此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想你所想,帮你所需。

别林斯基说:

“真正的朋友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所有平时说过的互相关心的话,都抵不过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有你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最好的友谊,就是在你需要我的时候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心竭力。

3

最好的友谊是同舟共济、风雨与共

克伦威尔说:

“友谊之光像磷火,当四周漆黑之际最为显露。”

朋友有难时奋不顾身相助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很多年后,蒋父因投资失败而破产,不堪重负离开人世。南孙男朋友利益所趋,也离开了她。

全家人挤在了南孙的小公寓里,南孙一边要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一边还要承受看清男友真面目的痛苦,身心憔悴。

锁锁知道后,挺身而出担下了南孙家的债务。

锁锁生下女儿不久,谢宏祖和前女友死灰复燃,再加上父亲经济封锁,他要和锁锁离婚。

南孙义无反顾和锁锁走在同一条战线上,帮锁锁顶住了谢宏祖夺走女儿的恐吓。

不久,锁锁夫家的谢氏航业因世界航运业的不景气,破产了,负债八亿两千四百万美元,锁锁无家可归。

已经在职场站稳脚跟的南孙知情后,不假思索地接锁锁母女回家一起过日子,教养锁锁女儿,视为己出。

南孙和锁锁在一连串的风云中同舟共济、风雨与共,最终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她们的友谊在患难中愈发显得光彩。

莎士比亚说:

“朋友间必须患难共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真正的朋友,是你落难时的一双手,难受时的一个依靠,消沉时的一个鼓舞;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春风得意而拍马屁,更不会因你的失魂落魄而退避三舍;

真正的朋友,是闲处仍可一起话家常,患难亦能两肋插刀。

4

关于蒋南孙和朱锁锁的故事已接近尾声,但她们的友情真的很治愈如今处于快节奏时代下而趋向冷漠的我们。

所谓朋友:

不一定会如影随形,但一定会挂肚牵肠;

不一定会好上加好,但一定会急人之困;

不一定会白首同归,但一定会患难共济。

孟子曾云: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南孙和锁锁之所以能走得那么久远,那么让人神往,就在于知心。

愿每个人都能倾情,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