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还有比艾滋病病毒更可怕的病毒吗?

 123xyz123 2021-06-15

认为艾滋病最可怕的估计是个弟弟,当你知道这个病毒后,才知道什么叫“绝望”!

病毒对人类的威胁在于其生物性危害性,其生物危害性越大,后果越可怕。对于生物危害性的等级鉴定,目前全世界以美国疾病管制中心(CDC)所规范的四个等级为主:

第一级

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较轻且对于环境的危害较轻,病原体所有特性都已清楚,不会导致研究人员患病。可通过戴手套接触、接触后洗手以及清洗接触过的桌面及器皿等进行有效预防。

列于此等级的有: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不会感染人)、杆状病毒(不会感染人)、豚鼠疱疹病毒(不会感染人)、松鼠猴疱疹病毒(不会感染人)、金黄地鼠白血病病毒(不会感染人)、小鼠白血病病毒(不会感染人)、大鼠白血病病毒(不会感染人)、小鼠乳腺瘤病毒(不会感染人)、核型多角体病毒(不会感染哺乳类)、腺相关病毒1型到4型(不会引起疾病)。

第二级

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中等,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微的。病原体传染力中等,与一些常见人类疾病相关,有潜在的危险性。

列于此等级的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EB病毒、BK多瘤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诺如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寨卡病毒、艾滋病毒等。

第三级

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高度的,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度的。病原体传染力高(可在实验室经吸入或意外刺伤等传染),需要专业防护。

列于此等级的有: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新冠病毒、西尼罗河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东部马脑炎病毒、裂谷热病毒、黄热病毒、屈曲病毒、弗莱克索病毒、实验室中的汉坦病毒。

第四级

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最高的,对于环境的危害为最高的。病原体传染力极高或大量特性尚不清楚,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需要高规格的防护。并且,目前暂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

列于此等级的有:阿根廷出血热病毒、刚果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瓜纳瑞托病毒、动物感染的汉坦病毒、B疱疹病毒、亨德拉病毒、立百病毒、马尔堡病毒、萨比亚病毒、拉沙出血热病毒、科萨努尔森林病毒、蜱传脑炎病毒、卢约病毒、马丘波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

显而易见,与生物危害性等级为四级的病毒相比,身处第二级的艾滋病病毒就是个弟弟。你知道处理四级生物危害性病毒(或物质),到底有多难吗?

首先,必须要在合乎第四级标准的实验室(BSL4或P4)来进行,这类实验室要有极严格的门禁管制,且必定为负压隔离,以避免破损时外漏。其次,工作人员与待处理物品必须要做到隔离(如将物品放在负压的手套箱内或是工作人员穿著完整且独立供气的隔离衣)。

这些病毒究竟有多可怕?举几个栗子你就知道了。

第四级

1. “王者”——埃博拉病毒

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达90%,能使人体内脏破碎,感染者每个毛孔都会往外渗血,也是很多惊悚电影和悬疑小说的“主角”。

埃博拉出现的地方,半个月内死亡的人数超过3万人,绝大部分人都在发病后45天之内不治而亡。如果有两个人感染此病,那就会死掉一个。

这种病毒的半年内死亡率达到了恐怖的53%,是地球所有已知病毒中致死率最高的。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归类为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的武器。

2. 马尔堡病毒

1967年,7名欧洲科学家在研究青猴的过程中死亡,马尔堡病毒成为了报纸的头条。20世纪80年代,马尔堡病再次在南非暴发,25%的感染者死亡。马尔堡病毒的恐怖程度丝毫不亚于埃博拉病毒。

3. 拉沙热病毒

拉沙热是由一种沙粒病毒引起的,医生们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注意到该病毒。一旦染上这种病毒,人的内脏会大出血,血压急剧下降,脑部受损。每7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4. 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有非同寻常的多样性,可以与宿主共同进化,通过各种啮齿类动物传染。人类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出血、肾脏损害、免疫功能紊乱等症状,死亡率可高达75%。

第三级

1. 王者——新冠病毒(2019-nCoV)

这个不用多讲了吧。

2. SARS

也就是2002年到2003年间席卷全球的“非典”,大家一定都印象深刻,由于极强的传染性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恐慌,不少医护人员也因感染死亡。与2019-nCoV简直像是“难兄难弟”。

3. 天花病毒

将天花病毒放在生物安全等级三还是四,国际上尚存在分歧。天花病毒是由欧洲殖民者带到美洲大陆的,传染性非常强,感染后会出现严重的严重毒血症状,同时还可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骨髓炎,败血症,脑膜炎,肺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00年间美洲大陆上1亿的人口,因天花减少至不足1000万,其恐怖性让人们不得不忌惮。目前天花病毒已被灭绝,我国暂无相关感染的病例报道。

由于篇幅问题,其他病毒暂不赘述。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西班牙流感”(1918年),曾造成全世界约1/3人口(约5亿人)感染, 2500~4000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感谢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我是之药小豹,一个更关心您健康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喜欢就赞一个,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参考资料:

[1]李光霞,赵玉霞.埃博拉病毒的病原学研究进展[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4):316-318.

[2]梁慧刚,黄翠,马海霞,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与生物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4):452-456.

[3]王波,李立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1):3-6.

[4]周正恩.浅谈生物病毒与生物之间的关系[J].新课程导学,2020,489(22):1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