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产生“泥皮”很常见,但不重视又后患无穷!

 无流派1 2021-06-16

泥皮是由于水质过清、肥水不当所造成的,如用化肥,极其容易沉积到塘的底部,这样就使底栖绿藻繁殖起来而形成一层泥皮。泥皮一般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浮到水面上来,其分解时容易造成缺氧,并且容易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影响水质,同时也影响对虾的生长。凡是有泥皮的池塘,水质一般较清瘦,有时青苔也会旺长。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产生“泥皮”很常见,但不重视又后患无穷!

墨绿色泥皮

这种泥皮手感滑腻、不易分散,有时一抓能提起一大把,用手捻磨会沾在手心成油脂状,色泽为墨绿色,仔细观察会有丝状藻类在其中。这种泥皮是一些大型浮游藻类或青苔部分死亡后漂在水上,随风堆积在下风处而成,这种情况下一般水质清瘦,不易肥水,pH值偏高。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产生“泥皮”很常见,但不重视又后患无穷!

黑色或深褐色泥皮

这种泥皮手感粗糙、一捻即碎,成块状或片状漂在水面上,泥皮上有大量泡沫,色泽灰黑或深褐色;水质清瘦或浑浊,有风浪时下风口有大量泡沫产生,水中氨氮偏高。这种泥皮是由于大量藻类沉底后死亡或底栖藻类死亡,在缺氧情况下形成大量的甲烷气泡,随着气泡的逐步增多,撕开了底栖藻类板块漂在水面上形成。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产生“泥皮”很常见,但不重视又后患无穷!

几种较有效的处理措施

1.选择晴天阳光充足的早上,把沸石粉和细菌消除药剂混合浸泡半小时后全池均匀泼洒。

2.使用氨基酸养水迅速培好水色,用有益活菌稳定水质;全池进行补氧措施。

3.全池抛撒苔藻清除剂等,在泥皮密集处加倍抛撒。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产生“泥皮”很常见,但不重视又后患无穷!

4.先泼洒黑土底改(选择市面上效果好的腐殖酸钠底质改良剂),黑土底改一方面可降解吸附泥皮产生的氨氮等物质,同时能短时间使水体变黑、降低水体透明度,破坏泥皮产生的条件,给活菌分解创造有利机会;两三小时后再施净水分解菌,通过其强有力的分解有机质能力将泥皮分解掉(用红糖和饲料粉末混合液活化两小时后使用效果更佳),按上述方法一般均可将泥皮有效分解。第二天上午根据各养殖户经验选用效果好的肥水产品及时肥水,以恢复良好的养殖水质。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