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9年我的母亲随华县民俗团进京捏花花馍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6-16
我的母亲(一)

作者 郭玉贤

人穷早当家 擎起一片天

我的母亲李月珍,小名月娃。1925年2月21日生于华县下庙街的一农户人家。母亲有一兄一妹一弟,兄长的妻子是童养媳,原来为了躲避拉兵,携妻带子逃往外乡,妹妹从小被人抱养,家里只留她和弟弟。由于家境贫寒,从小跟外婆学纺线、织布、做针线活。十四岁跟父亲结婚,十六岁生一女儿,取名玉贤。

我的母亲李月珍

父亲诚实厚道,经商务农,勤恳吃苦。母亲是父亲得力的贤内助,自从有了我,母亲全心管理家务,养育子女。父亲给了我钢铁的意志,母亲给了我如水的柔情。

聪慧做人杰 佳话写人生

母亲没有上过学,只是解放初期参加过村上办的短期扫盲识字班。由于勤奋好学,认识了不少的汉字,现在一般的文章她都能念下去。母亲天生聪慧,除纺线、织布、做饭外,难度较大的裁衣、剪纸、绣花、捏花馍,只要眼过一遍,就能轻车熟路,操作自如。

华县乡间,过去有一种习俗,每逢过年、过节、结婚、生子、完灯、祝寿、奔丧,都有一套很有讲究的花馍(也叫礼馍,现在叫面花)在亲戚之间礼尚往来。还有年青男女结婚时的绣花衣、花鞋、贴窗花。清明节绣荷包、五月端午做香包。这些事母亲都很在行,而且比别人做工精细。

所以,只要过年、过节,村里人有婚丧大事,她便成了大忙人。有时候一天要应酬好几家。过年,家家都要蒸礼馍,贴窗花,她东家出西家入,自己家里的事,都要靠她晚上加班加点去完成。

母亲捏面花

母亲为人免费量体裁衣真是一把好手,称得上名副其实。将近年关时,常常是在有太阳的庭院里铺一张芦席,在芦席上比划着给邻居乡亲裁衣服,往往是芦席的席角上堆起一尺多厚邻居们送来要她裁剪的布料,我们家好不热闹。她为人忠厚,令人厚爱,不厌其烦地,很耐心地一件一件,一家一家量尺寸作裁剪。她剪小孩衣服所有同行的人都非常佩服,很少有人超越她。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穿着她剪的小开裆裤,小孩的尿从来不会灌到裤腿里,冬天小孩少了痛苦,大人少了麻烦。我们家很穷,她常常为我们把旧衣服以大改小,把里子翻成面子,我们家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都有一种优越感,家里又省下了不少的衣服钱。

记得1953年我在下庙小学上学,母亲把父亲的一件旧衣服,把里子翻成面子,给我翻新制作成一件对襟薄棉袄,我穿到学校,同学们都用奇新的眼光看着我,因为当时根本没有女孩子穿对襟棉衣的。我的对襟棉衣成了同龄人眼中的时髦。我们家的孩子穿上打补丁的衣服也很让人刮目相看。

1987年,父亲去世后我把母亲接到县城和我一起居住。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剪些窗花,贴在墙上、窗上。有些特别好的作品,我把它装在镜框里挂在我们住处的墙上。来我家,看到的人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县上凡有民俗或纪念活动的展览,都有她的作品参展,而且屡屡得奖。

1989年,华县县委书记李炳武,有高度的传统文化发展眼光.为了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各乡镇都办起了文化大院,他亲自组织县委宣传、文化等部门,多次举办地方民俗展览。

1989年华县民俗进京母亲与林佳楣同志合影

当年二月轰动华县的民俗展览中,母亲制作的姑卷礼馍在参赛中荣获一等奖。后来,母亲又随华县民俗团赴北京,参加面花制作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亲自接见。1998年,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印制了《李月珍剪纸》2000册。香港回归时,她的作品《九龙回归》获得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省、市、县电视台多次播放她的节目。2011年至2012年,渭南电视台的开台画面就是母亲用剪纸贴窗花。申奥成功她的剪纸作品获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全国老年诗书画征文大赛金奖。

母亲获申奥金奖作品 

20世纪90年代里,曾有一年的春节,渭南市政府领导向县领导指名要把母亲的剪纸制作成贺年卡送给省上领导。他们认为剪纸是民间艺术,应该传承宣传。后来也有人要把我母亲的剪纸,装成镜框或装成轴画送人。母亲在西北大学任教的妹妹郭秀梅那里居住,闲来无事把剪纸作品摆地摊,引来不少人的关注,有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年轻人,将母亲的每一个剪纸样品都要收藏一张。西安一所大学艺术系的领导邀请母亲给学生们讲课,还举办了母亲的剪纸展览。

母亲在西北大学西门天桥上剪纸

母亲现已96岁高龄,左腿右腿的股骨头有过骨折,走路虽不方便,她还仍然坚持剪纸。虽然年龄偏大,作品不如从前那么精细,但仍很受人喜爱。

母亲的剪纸不是为了谋生,只是为了传承,为了乐趣,不看重钱财。比如一张直径80厘米,内有九条龙的圆形剪纸图案工艺作品《九龙回归》,50元卖出了。平时我把卖剪纸的钱都给母亲积攒着,几年前用积攒的钱给她买了一副柏木寿棺,周边雕刻了有名的二十四孝人物图案。她看到后很不高兴地说:人死了入土,不值得用那么好的东西。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流年光影》
原文作者:郭玉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