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修辞格大纲

 悟无误 2021-06-16

1978年进大学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感觉汉语言文学教学颇有些瑕疵,于是打算毕业后逐一完善。毕业后未能如愿从教,诸多汉语梦尽成流水。40多年后,黄花依旧笑秋风。今拾掇两三月而有此文,以飨需者。

本修辞大纲与语法大纲同步。语法和修辞,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当今学子历经十多年学历教育,能精妙掌握语言表达艺术,往往不多,就因为语法、修辞教学不到位。为何古代没有语法、修辞,却留下了浩瀚的文学名作?全在于从小到大的语言文学的磨砺。当今,各科知识已成瀚海,从小所学甚广,不可能专注于语言文学,自然不及古人。语法、修辞,不过是提供一个便捷通道。

目录

一、描述类  

1.比喻(比)   2.借代    3.比拟    4.通感    5.转拟(移觉)    6.象征     7.衬托(兴)

8.舛互    9.寄寓    10.摹绘    11.列锦    12.示现    13.呼告    14.夸张+歧谬    15.换算

16.转识    17.铺陈(赋)   18.简练    19.谑讽    20.选解 

二、句法类 

21.设问    22.反问    23.反复+复沓   24.反语    25.对比    26.对偶    27.排比    28.层递 

29.顶真    30.回环+回文    31.用典    32.引用+引语   33.警策    34.翻新    35.仿词 

36.歇后语    37.倒装    38.歧义 

三、字词语类 

39.飞白    40.拈连    41.双关    42.谐音     43.婉曲+避讳    44.冒昧     45.析字 

46.变用(变词性)    47.降用     48.倒装+倒文    49.复叠+迭音    50.避复+错综

51.互文     52.跳脱     53.省字     54.连及     55.镶嵌     56.缓气     57.炼字 

修辞,Rhetoric。修,修饰;辞,言辞。修辞,言语文辞的修饰方法。

修辞学的目的就在于让语言表达的效果更理想。因此,广义的修辞,涵盖了词法、句法、章法。句法,即语法。从修辞角度看句法,就是同一语意往往可以通过不同句式进行表达。章法,即文章的谋篇布局、立意行文。这里没有包括语法和章法。

近些年来,由于自媒体平台的推波逐浪,相声、小品、脱口秀、吐槽等语言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的表达形式,突破了传统的词法、句法、修辞惯例,需要用新的眼界和思路来条理修辞和语法。

修辞手法,立目分类有一定难度。各种具体的修辞案例,很多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如何立目分类?凸显技巧且一目了然。

修辞方法分为三大类:描述类,句法类,字词语类。描述类,侧重语意的表达技巧涵,句法类侧重于语句的呈现技巧,字词语类侧重于字词的特殊运技巧。

⑴描述类:比喻、借代、比拟、通感、转拟、.象征、衬托、舛互、寄寓、摹绘、列锦、示现、呼告、夸张、换算、转识、铺陈、简练、谑讽、选解;

⑵句法类: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对比、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用典、引用、警策、翻新、仿词、歇后语、倒装、歧义;

⑶字词语类:飞白、拈连、双关、谐音、婉曲、冒昧、析字、变用、降用、倒装、复叠、避复、互文、跳脱、省字、连及、镶嵌、缓气、炼字。

【附录】 

(一)英语修辞手法分类

1.Simile明喻。2.Metaphor隐喻。3.Metonymy转喻、借喻。4.Analogy类比。5.Synecdoche提喻、借代。6.Antonomasia代称。7.Personification拟人8.Transferred epithe移饰。9.Synaesthesia通感、移觉。10.Hyperbole夸张。11.Euphemism委婉。12.Paradox舛悖。13.Oxymoron逆喻。14.Allegory寓言、讽喻。15.Antithesis对照、映衬。16.Parallelism排比。17.Parody仿讽。18.Pun双关。19.Irony反语。20.Rhetorical question反问。21.Climax递进。22.Anticlimax降进。23.Anadiplosis联珠。24.Aegression回环。25.Paregmenon反复。26.alliteration头韵(首字押韵)。(参引于《英语修辞及举例说明》)

(二)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分类

一是材料类,1.譬喻,2.借代,3.映衬,4.摹状,5.双关,6.引用,

7.仿拟,8.拈连,9.移就;

二是意境类,10.比拟,11.讽喻,12.示现,13.呼告,14.铺张,

15.倒反,16.婉曲,17.讳饰,18.设问,19.感叹;

三是词语类,20.析字,21.藏词,22.飞白,23.镶嵌,24.复叠,

25.节缩,26.省略,27.警策,28.折绕,29.转品,30.回文;

四是章句类,31.反复、32.对偶,33.排比,34.层递,35.错综,

36.顶真,37.倒装,38.跳脱。

【说明】辞格定义,凡“描述”“表述”者可以充当谓语;凡“修饰”者可以充当定语;凡“冠名”“称名”者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同位语;凡“表达”者可以是语句;凡“字、词”者限于字词。

第一节    描述类 

1、比喻

比喻,譬喻,俗称打比方,此事物譬喻相似成它事物进行描述表达。古人所谓《诗经》有“赋比兴”之“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手法,被不断细分。常见是三分:明喻(直喻);暗喻(隐喻);借喻(转喻)。其实,比喻宜分为两大类:1)直接设喻,称“直喻”,包括明喻和暗喻。它有明确的本体,有喻体或与其描述,常用喻词相联系(也可省略喻词)。2)间接设喻,即转喻(借喻)。它只有喻体与其描述,并不出现本体,本体有时可以补出,有时很难设定。

⑴明喻,明白告知的设喻。

A.标准式:甲像乙(本体→喻词→喻体);喻词有,像、如、似、若、犹、好像、仿佛,等。举例:

①成语:江山如画。安如磐石。爱民如子。求贤若渴。②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③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④⑤

B.无喻词明喻。举例:

①成语:风驰电掣。枪林弹雨。一诺千金。露水夫妻。②一寸光阴一寸金。浪子回头金不换。④⑤

⑵暗喻,更突出程度的明喻。

A.标准式:甲是乙(本体→喻词→喻体);喻词有,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等。举例:

①成语:草木皆兵。沉默是金。回头是岸。②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③麦哲伦,人类航海第一人,真正的转圈大王。④⑤

B.无喻词暗喻。无喻词的设喻,很难廓清明喻或暗喻。举例:

①成语:方寸之地。金玉良缘。一寸光阴一寸金。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③旧恨春水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④⑤  

⑶转喻,俗称借喻:直接用短语或句子进行相似描述;本体与喻词都不出现;主体有时可以补出,有时无法设定。举例:

①成语:镜中花。沉鱼落雁。暗送秋波。白驹过隙。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③草地上,有数不清的星星在闪闪发光。④晴朗的夜空,眨着无数的眼睛。⑤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⑥木末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白雪喻丝,黄云喻麦。⑦⑧⑨

⑷反喻,反面设喻。举例:

①成语:人不人,鬼不鬼。②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重做。③④⑤

⑸强喻,比较级的设喻。举例:

①成语:苛政猛于虎。哀莫大于心死。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④⑤

⑹互喻,相互设喻。举例: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①②③④⑤ 

⑺类喻,同类依次的设喻。举例:

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②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 ③④⑤

⑷—⑺有比喻的主要特征,主体、喻体齐全,可视为直接设喻。

⑻扩喻,又称类比,本体、喻体皆为短句的设喻。

A.本体在前。举例: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②一个诗人,也不一定只写一种形式的诗,正如好的厨师,不是做一样菜。……③④⑤

B.本体在后。举例:

①又如一朵花,我们不大觉得它香,但是从许多花朵提炼成的香精,只要一滴,我们就感到它的浓郁了。许多诗歌、戏剧、小说,所以有强烈感人之处,和作者正确地把素材表现出来不是关系极大么!②有几所老房子,只有一半露出在街上的,就正在预告着别的房屋的将来。我不知道什么缘帮,看见这些人家,就像看见了中国人的历史。……③④⑤

⑼对喻,比较对照的设喻。

A.并列对喻。举例:

①母恩深似海,父爱重如山。②③④⑤

B.主次对喻。举例:

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②③④⑤

扩喻、对喻可合一。扩喻是从语句形式而言,对喻是从比喻形式而言,对喻是对偶比照的扩喻。扩喻、对喻多用直接设喻,也可间接设喻。

⑽博喻(连喻),多个喻体的设喻。举例:

①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②母亲是避风的港湾,是陈年的老酒,是前进的风帆。③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④⑤

⑾详喻,层递详写的设喻。举例:

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②夫耀蝉者,务在乎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荀子》)③④⑤

博喻、详喻可合一。详喻是递进的博喻。

⑿引喻,或复句喻,引申为复句的设喻。举例:①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形人。长空里一只孤雁。②你说你孤独,像很久很久以前火星照耀十三个州府,你那种孤独。你在黑夜里哭着,像黑色的土散发着香气。③你离开后,我看见了万人空巷。④⑤

博喻、详喻和引喻可合一,称名用博喻,定义为多视角比喻。分为:多喻体描述,喻体多层次描述。博喻、详喻、引喻是直接设喻。

⒀曲喻,某一点相似的设喻。喻体与本体或有某相似处,或只是凭感觉有关联处。

A.某处相似的曲喻。举例:①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②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③④⑤

B.某点出发的曲喻。举例:①吾恐天似人,好色即丧明。②③④⑤

⒁虚喻,本体或喻体是情状的设喻。

A.情状喻体。举例:

①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主体是水。②③④⑤

B.情状主体。举例: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体是愁。②③④⑤

曲喻是间接设喻,虚喻是直接设喻。曲喻是通过比喻移觉,通感则是直接移觉。

【注】比喻格可调整为两大类:1)直接设喻,称“直喻”,合并明喻、暗喻、虚喻。下分:①连喻,包括博喻、详喻、引喻;②差喻,包括反喻、强喻;③并喻,包括互喻、对喻、类喻;④倒喻,扩喻的本体喻体互换。2)间接设喻,称“转喻”,下分:①借喻;②曲喻。

2、借代

借代,俗称换名,用密切相关的称呼来代替事物原有称名。借代常借比喻来实现。两者区别:借代是替代关系,比喻是相似关系。例如:白驹过隙。以“白驹”看,是借代,指太阳;以“白驹过隙”看,是比喻,喻时间极快。

⑴特征代。举例:①成语:绿肥红瘦。②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③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④⑤

内涵特征。举例:①成语:河东狮吼。②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③④⑤⑥

⑵专名代:①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②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③④⑤

⑶具象代。举例:

①留得丹心照汗青。②不要大锅饭。③④⑤

⑷局部代。举例:

①成语:白山黑水。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③④⑤

⑸关系代。举例:

①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孟子.滕文公》)②③④⑤

⑹内涵代。举例:

①成语:干将莫邪。——明晓典故,方知指代宝剑。②③④⑤

3、比拟

比拟,把甲事物比拟成乙事物的性状进行描述。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重在性状描述,比喻不离开相似点。比拟常分为:拟人;拟物。

⑴拟物为人。拟物为人,本质是一种隐喻(暗喻)。举例:

①成语:肝胆相照。②蜡炬成灰泪始干。③花儿含羞答答的垂下头来。④⑤

⑵拟人为物。举例:

①成语:禽兽不如。狗彘不如。狗苟蝇营。②妹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③那些写作的女人,生长在不凋的花坛上……显得越发地鲜活。④⑤

⑶某物拟为它物。举例:

①成语:粪土不如。②辣味的日头下,有一只鹰刮过。③④⑤

4、通感

通感,又称移觉、移就,借助感官的认知,移用它类事物的性状或感觉对该事物进行描述或修饰。简言之,感觉转移。【注】移就,又称移用、转借。移就并入通感。通感有时借助设喻,两者区别:比喻的感觉有相似点,通感所描述的感觉则是另类的。通感与比拟的区别:比拟有潜在的拟体,通感没有。

⑴缘声通感,因声响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鬼哭神号。袅袅余音。②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④⑤

⑵缘色通感,因颜色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水月镜花。绿草如茵。②绿色象征生命。③④⑤

⑶缘味通感,因味道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秀色可餐。味同嚼蜡。②③④⑤

⑷缘形通感,缘形貌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沉鱼落雁。②笑得很甜。③④⑤

⑸缘事通感,缘事况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重如泰山。轻如鸿毛。行尸走肉。②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吕氏春秋》)③战士们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④⑤

⑹缘物通感,缘物态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白屋寒门。凄风苦雨。②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③一弯寒月。④寂寞的梧桐树。⑤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⑺缘景通感,缘景观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杏雨梨云。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③④⑤

⑻缘境通感,缘境况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天上人间。沧海桑田。雪花……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②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③④⑤

⑼缘情通感,缘情愫而生另类感觉。举例:

①成语:纸醉金迷。白云苍狗。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③④⑤

5、转拟

转拟,又称转化、转文、拟化,宜称转拟或移觉,大尺度跨越感觉,对对象情状进行冠名或与其描述。通感是跨感官的移觉,拟转是超感官的通感。

⑴超感觉拟代。举例:①山药,当归,枸杞,GO。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周杰伦《本草纲目》)③④⑤

⑵超感觉拟述。举例:①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周杰伦《东风破》)②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我们种的是幸福树,我们种的是社会主义。③④⑤

6、象征

象征,根据事物间某种联系,把某种情感、理念通过具体形象进行表达。象征,实质是通感、移就、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在篇章上的运用,也可用于语句。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海燕》,是整篇象征手法。象征与通感的区别:通感是感觉层面的移觉,象征是通感之上的意象。

⑴语句象征。举例:

①成语:莺歌燕舞。规天矩地。裂土分茅。问鼎之心。凤鸟不至。②特定词语:红色中国。红色经典。绿色食品。绿色革命。③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④⑤

⑵篇章象征。举例(摘录):

①茅盾《白杨礼赞》: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②高尔基《海燕》: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③④⑤

7、映衬

映衬,又称衬托,用相关的事物或景象来烘托映衬主体事物进行表达。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也。常分为:陪衬,反衬,衬垫,以相关景象作铺垫来凸显主题。【注】烘托,用景物作铺垫,对所述主体事物进行渲染烘托。古人所谓《诗经》有“赋比兴”之“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烘托并入衬托,增“景托”类。

⑴正衬。举例:

①成语:众星捧月。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③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④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毀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⑤

⑵反衬: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③他年纪虽小,器量可大。④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⑤他只能在雪白地上去找黑塔似的虎妞。

⑶景托。景托同样有正衬和反衬。

A.正托。举例:①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②③④⑤

B.反托。举例: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③④⑤

8、舛互

舛互,又称舛悖,为突出主体,有意在前后文用相违互舛的词语句进行表达。简言之,矛盾的映衬。两者区别:映衬是语意相关,舛互是语意矛盾。

⑴矛盾法。举例:

①成语:大智若愚。杯水车薪。饮鸩止渴。②③④⑤

⑵否定法。举例:

①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②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③④⑤

⑶排除法。举例:

①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②③④⑤

9、寄寓

寄寓,俗称寄托,把情感、主旨寄寓托付某场景或事物进行表达。

⑴寓情于物。举例: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③(苏州)所过各处园林,皆精巧雅致,比照别处豪纵大气山水,似一位温婉小家碧玉,从头到脚,均细细装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连眉毛也被梳理过,雅致脱俗的闺秀气息浓浓地飘散出来。(佚名《巧雅致的苏州园林》)④⑤

⑵托物言志。举例: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③④⑤

⑶融情于境,情感完全融于场景描述。举例: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②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④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⑤

10、摹绘 

摹绘,又称摹状、摹写,通过感知对事物声色形味情态进行模拟表达。

⑴摹状,描摹状态、境况、情形。举例:

①呢呢痴痴看人獐。②③④⑤

⑵摹形,描摹形状、样式。举例:

①弯弯曲曲流水涧。②③④⑤

⑶摹色,描摹颜色。举例:

①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②③④⑤

⑷摹味,描摹嗅觉味觉。举例:①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②夹一片肉放嘴里,肉切得菲薄,凉苏苏的。③只几味脆生生蔬和果清肴馔,雅称你仙肌玉骨美人餐。④吃几片肥烂烂的猪头肉,上了岸鲇鱼似的溜了。⑤

⑸摹声,描摹声音。举例:

①成语:叽叽喳喳。稀里哗啦。喋喋不休。窸窣作响。铿锵有力。②摹声称名:知了。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④⑤

11、列锦 

列锦,只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摹景叙事抒情进行罗列表达。

⑴摹景列锦。举例:

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③今宵酒冷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⑤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⑦⑧⑨

⑵叙事列锦。举例:

①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方糖。牛奶。亮闪闪的小罐子。方形的纸巾。白瓷杯冒着丝丝热气。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③异国情调的音乐,异国情调的咖啡馆。绿色的棕榈,金色的窗帘。黑丝绒旗袍迎面过来,猩红嘴唇微微张开:“先生,用点什么?”④⑤

12、示现 

示现,凭藉想象对不在眼前的事物进行描绘表达。

⑴追述示现。举例:

①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③我的脑里突然显出一幅神异的丹青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努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④⑤

⑵预言示现。举例: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天堑。更破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③④⑤

⑶玄想示现。举例:

①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②③④⑤

13、呼告 

呼告,在文中对人或物进行直接呼喊告诉。以修辞方法分:比拟呼告,示现呼告;以呼告对象分:呼人,呼物。

⑴呼人。举例:

①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②③④⑤

⑵呼物。举例:

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②晚霞,我不配和你谈心,但你总可容我瞻仰。(冰心《往事·十二》)③④⑤

⑶示现呼告。举例:

①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②③④⑤

⑷比拟呼告。举例:①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②③④⑤

14、夸张

夸张,有意对事物进行言过其实或言不符实的表达。【注】歧谬,类似于逻辑学的归谬法。夸张合乎逻辑,歧谬几乎不合逻辑。歧谬并入夸张,增“歧谬夸张”类。

⑴放大夸张。举例:

①成语:笔大如椽。偷天换日。海枯石烂。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③黄河之水天上来。④⑤

⑵缩小夸张。举例:

①成语:白驹过隙。纸上谈兵。柔肠寸断。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③像……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鲍小姐用刀割不动。④⑤

⑶歧谬夸张。有意用歧义谬误的说辞进行表述。举例:

①成语:缘木求鱼。拔苗助长。掩耳盗铃。②③④⑤

15、换算

换算,对某一概念采用折合换算进行表述或描述。

A.换词换算。举例:

①成语:半斤八两。——旧制16两为一斤。②③④⑤

B.诠释换算。举例:

①一滴水有多大?一滴水按0.05mL(0.05g)算,有6.02×10^23×0.05/18=1.67×10^21个水分子,一万万个水分子排列不如一粒芝麻大,一个人一万年也数不完一滴水的水分子。②质子有多大?质子的直径仅相当于氢原子直径的 1/64000,1.7×10^(−15) m。原子直径大约是10^(−10)m。质子的半径估计约0.877费姆托米(femtometres),或小于10^(−24)(百万的四次幂分之一)。换句话说,原子的直径放大到像棒球场的的直径,则质子的大小就如场中的一只蚂蚁。(【注】换算的准确性需要核算。)②③④⑤

16、转识

转识,有意转移认识事物的角度进行表达。物有主干枝叶,事有台前幕后,识有详略主次,有意转移认知角度而能突破共识。分两类:共识的转识,非共识的转识。前者是基于常情共识,后者是突破常情共识。标题党、脱口秀常用。

⑴共识转识。举例:

①他的梦想是环游世界。我说:“你知道麦哲伦吗?”他说:“我知道。”“你知道个屁呀,他(麦哲伦)死在路上了。”(李学琴脱口秀《座右铭》)②《京剧如此没有文化,为什么能够存在小两百年?》③④⑤

⑵非共识转识。借助联想,突破一般的逻辑思路,进行难理解的表达。通俗说,无厘头的“脑筋急转弯”。举例:

①谁天天去看病?——医生。②黑皮肤有啥好处?——不怕晒黑。③④⑤

17、铺陈

铺陈,从不同角度对所述事物进行详尽的描绘表达。古人所谓《诗经》有“赋比兴”之“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李斯的《谏逐客书》,均为赋即铺陈的名篇。铺陈与夸张的区别:铺陈没离开常识,夸张跨越了常识。

⑴绘景。举例:

①成语:梨花带雨。绿树成荫。惊涛骇浪。峰回路转。云淡风轻。落花流水。②③④⑤

⑵画形。举例:

⑴成语:踽踽独行。戛然而止。挑肥拣瘦。鹤立鸡群。嗤之以鼻。⑵⑶⑷⑸

⑶描状。举例:

①成语:熙熙攘攘。觥筹交错。粉墨登场。耳提面命。颐指气使。马首是瞻。如履薄冰。②③④⑤

⑷说事。举例:

①成语:水滴石穿。歧路亡羊。女扮男装。焚膏继晷。闭门造车。过五关斩六将。胡服骑射。卧冰求鲤。②③④⑤

⑸写境。举例:①成语:柳暗花明。万马齐喑。沧海一粟。树欲静而风不止。②③④⑤

⑹抒情。举例:①成语:望洋兴叹。无可奈何花落去。②③④⑤

⑺综合。举例:①②③④⑤

18、简炼

简炼,指说话作文中,叙事、描景、抒情、写意、证说,琢炼文辞直至精当。这是涵盖字词语句章篇的修辞手法。简练小到字词,即“炼字”。大到谋篇布局,如立旨、构架,等。简练是铺陈的另一端的极致。铺陈是多而不累赘,简练是少而不缺失。⑴⑵⑶⑷⑸

19、谑讽

谑讽,俗称讽刺,运用语言智慧产生意外谐趣进行表达。从内容尺度看,可分为诙谑、嘲谑、讽刺。三者并无绝对的界线,诙谑转为讥嘲即嘲谑,讥讽升为讥讽即讽刺。婉转的讽刺就是嘲谑,尖刻的嘲谑就是讽刺,诙谑是不带讽嘲的幽默。从表白角度来看,可分为明讽,暗讽;从表达角度看,正说,反说;从对象角度看,可分为讥人,自嘲。谑讽常借用其它修辞方法来实现。

⑴诙谑,即幽默,意味深长风趣。举例:

①失败乃成功之母,那成功之父呢?②③④⑤

⑵嘲谑。举例:

①嘲人。“我妈是我带大的。”②自嘲。“你们别笑!我的衣服太紧,一笑就崩开了。”“那双胞胎的脸加一块儿还没我的脸大。”③④⑤

⑶讽刺。举例:

①你连碗都不刷,还想刷出存在感?②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别了,司徒雷登》)③④⑤ 

⑷ 讥夸。①以夸相讥。例如:他们已经开始从海外为两年多后才举行的俄总统选举做准备了。②以讥代夸。例如:

20、选解 

选解。根据原有事实或材料,故意运用非常识逻辑进行选择性解读的表达。

⑴偏解。把原意引向偏颇的解读。例如:爱因斯坦想了一辈子宇宙的尽头。我妈说宇宙的尽头就是铁岭(铁岭是其家乡)。

⑵另解。对原有语意进行另类解读。例如:北京的地铁一圈又一圈,一又一年,没有终点。(把空间终点偷换为时间终点)

⑶扩解。扩大放大原有某个细节的解读。例如:你知道个屁!麦哲伦他死在路上了!

⑷恶解。引向恶果甚至恶意的解读。例如:他对儿子说:“儿时不努力,大了可以乞讨或啃老。”儿子说:“妈妈很抠,没得老啃。”

⑸歧解。对原意进行曲解而引起误会的解读,误导解读。例如:①陪领导,陪同事,陪朋友,陪老板,陪媳妇(老倌),陪别人的媳妇(老倌)。——客人多,或男或女,肯定有别人的媳妇或老倌。②这次一对一PK,赢了就能晋级,他们争着抢着就要选我,搞得我压力特别大,我这辈子都没被这么多男人竞争过。

第二 节   句法类  

1、设问 

设问,用问话形式引出对主题进行表达,简言之,自问自答。

A.无问之问。举例:

①成语:问心无愧。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④⑤

有问而问。B.举例:

①成语:孰是孰非?②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③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④⑤

2、反问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无疑问的话题改用疑问形式进行表达。简言之,明知故问。例如:岂有他哉?

⑴以肯定强化否定。举例: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③④⑤

⑵以否定强化肯定。举例:

①成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覆巢之下,焉有完卵?②③④⑤

3、反语 

反语,俗称“说反话”,宜称反话(另有仿语),用意思相反的话语对本意进行表达。

⑴强硬反话。举例:

①孙定道:“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②至于男盗和女娼,那是非但无害,而且有益……③④⑤

⑵讽刺反话。举例:①“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②③④⑤

4、反复 

反复,复沓并入,刻意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式、同一语句进行表达。【注】复沓,又称复叠、复迭。两者区别:反复是词语句的刻意重复,复沓是扩大到篇章范围的反复。

⑴词语反复。举例:①学习,学习,再学习!②③④⑤

⑵语句反复。举例: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②③④⑤

⑶语句复沓。举例:①鲁迅《祝福》“我真傻,真的”的反复使用。②③④⑤

⑷句式复沓。举例:

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②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③④⑤

⑸章节复沓。举例: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⒃。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诗经》)

②复沓常被用来提示章节段落分层。例如:叶文玲《洛阳诗韵》中的“洛阳古”“洛阳美”“洛阳绝”“洛阳奇”。

③④⑤

5、对比 

对比,用不同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面相互对照比较进行表达。

⑴反面对比。举例:

①成语:沧海一粟。②失败乃成功之母。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⑤

⑵反物对比。举例: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②③④⑤

⑶反差对比。举例:

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②③④⑤

6、对偶 

对偶,对仗,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上下两句进行表达。古体诗赋尤其是格律诗词要求较严,对联更为复杂。

⑴正对,前后句意思相近。举例:

①成语:安邦/定国。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④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⑤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⑥⑦⑧⑨

⑵反对,前后句意思相反。举例:

①成语:安富/恤贫。满招损,谦受益。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坟对联)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⑥⑦⑧⑨

⑶串对,又称流水对,前后意思相承接。举例: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③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④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⑤不在其位,不谋其政。⑥⑦⑧⑨

⑷特殊对。诗词、对联的对仗颇为复杂。略举几类: 

A.交错对,又称犄角对、错综对、交互对,对仗的词语句处于错综位置。举例:

①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③④⑤

B.扇对,又称隔句对,上一联与下一联的对偶。举例:

①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②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③④⑤

C.句中对。举例:

①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②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③人稀地僻医巫少,夏旱秋霖瘴疟多。④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⑤

⑸排偶,不工整的对偶,或说只有两句的排比(参排比)。举例:

①知己知彼,将心比心。②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年感事,结在深深肠。③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因利乘便。……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飚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庾信《哀江南赋序》)④⑤

7、排比 

排比,用多个结构相似、意思相关的词语句进行表达。

⑴词语排比。举例:

①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②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③④⑤

⑵语句排比。举例:

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②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③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④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⑤

⑶排偶,只有两句的排比,是不工整的对偶。举例:

①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年感事,结在深深肠。②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谣言,尤使我耳不忍闻。③④⑤

8层递 

层递,用相近词语或相似句式进行意思层层递进的表达。

⑴词意递进。举例:

①成语:一箭双雕。一日三秋。咫尺天涯。②机长压了压把持杆,飞机敏捷降落,二千、一千五、一千……五百米,巍峨的山影从机身旁擦过,好危险哪!③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④⑤

⑵内容递进。举例:

①成语:水滴石穿。殊途同归。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③这种风格,拿了律己,则害了本人,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领导革命,则害了革命。④古之欲明明备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⑤

9、顶真 

顶真,又称顶针、蝉联,宜称联珠,下句开头沿用上句结尾字词进行表达。举例: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②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③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袁鹰《井冈翠竹》)④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⑤

10、回环 

回环,往复,改变语句的字词次序而回环往复皆能成文。【注】回文并入回环,增“循坏往复”类。

⑴逐字往复。举例:

①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林森挽孙中山)②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③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题金山寺)④⑤

⑵词语往复。举例:

①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②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③湛蓝的天空覆盖碧绿的草原,碧绿的草原承载湛蓝的天空。④⑤

⑶回文,循环往复。高级文字游戏。举例:

①《璇玑图》,八百多字,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②③④⑤

11、用典 

用典,援引用历史或古籍的故事或语句进行表达。典故运用,借用忌过于生僻,改用忌过于艰涩。

⑴明引,又称明典。直接引用。举例:

①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③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④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⑤

⑵暗引,又称暗典,用典不着痕迹。举例:

①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孔子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②③④⑤

⑶翻引,又称翻典,翻改原意而用。举例:

①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明说贾谊。②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明说相如。③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④⑤

12、引用

引用,引用现成的语句(多为诗词、警句、成语,权威性、特指性话语)进行表达。简言之,引别人话。用典是引用典故,引用是引用话语。

⑴原话或原意引用。

A.原话引用。举例:

①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苏学生,一开头就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②③④⑤

B.改话引用。举例:

①毛主席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世界是他们的,寄托了希望。②③④⑤

⑵借话引用,化用别人的话来强化主旨。举例:

①我的死相也还装得下去,装下去,“死而后已”,岂不痛哉!②③④⑤

⑶句法意义上的修辞,常与其它修辞手法并用表达另外含义。举例:

①“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鲁迅《“友邦惊诧”论》)②③④⑤

13、警策

警策,又称精警、警句,用格言警句或富于哲理的语意进行表达。与引用的区别:引用是用别人的话;警策是用自己的话。与暗引的区别:暗引有别人的用意在,警策却无关他人。

⑴重复判断。举例:

①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②事实就是事实。③④⑤

⑵相反相成。举例:

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②③④⑤

⑶明疏实连。举例:

①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②③④⑤

14、翻新

翻新,用经典词语句(多为名言警句、成语俗语、广告语)的原义中翻出新意思进行表述。翻新,借助引用翻出新意。标准句式:别人的话→自己的话。

⑴翻新。举例:

①都说学习要温故知新,你竟然将这个道理用于交友?②③④⑤

⑵引新。举例:

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你采菊东篱下却只是搬人家种的。②③④⑤

15、仿词 

仿词,又称仿化、仿拟、模拟、仿用,宜称仿语,模仿经典词语句,改动一至数字引出新意思进行表达。

⑴直接仿语,模仿原词来临时造词。举例:

①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②你会跳舞,我只会跳六。③卖货都那么赚钱了,卖惨就留给别人吧。④孔夫子搬家尽是书,你搬家尽是梳。⑤常说成功之母,成功之父呢?⑥人家有的是背景儿,我有的是背影儿。⑦作诗的人,叫诗人;说作诗的话,叫诗话。李有才作出来的歌,不是诗,明明叫做快板,因而不能算诗人,只能算板人。这本小书既然是说他作快板的话,所以叫做《李有才板话》。⑧⑨

⑵间接仿语。本体即原词语句并不出现。举例:①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原词是歌名《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②随薪所欲,薪尽自然凉。——原词是随心所欲;心静自然凉。③④⑤

⑶断句仿语。举例:

①贫,贱,不能移。②③④⑤

⑷仿调。举例:

①阔人已骑文明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僻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鲁迅《崇实》诗一首)②③④⑤

仿语、翻新或可合一。定义为:模仿已有经典语句,或改动一至数字,或改动原来语意,翻出新意进行表述。分开的理由:翻新是引发,仿语是仿造;翻新是句子,仿词是词语或句式。

16、歇后语 

歇后语,用一个话题引出理性说明进行表达,常见于熟语以及仿语,仿制需注意有理趣、易懂。

⑴熟语。举例:

①全引,引用完整: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包公断案——铁面无私。猫哭老鼠——假慈悲。

②半引:引用前语:周瑜打黄盖。③④⑤

⑵仿制。①十八个铜钱放两处——九文:久闻。②③④⑤

17、倒装

倒装,有意改变语句先后顺序而不变意思进行表达。

⑴词语倒装。举例:

①山盟海誓。→盟山誓海。②③④⑤

⑵语句倒装。举例:

①他临时有事没来。→他没来,临时有事。②③④⑤

18、歧义

歧义,有意利用语法歧义进行表达。

①我成为剩女,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②③④⑤

第三节    字词语类 

1、飞白

飞白,刻意仿效出错误言语进行表述。飞白与仿造的区别:仿语没有语言舛误;飞白是故意引出舛误。

⑴语音飞白。举例:

①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②③④⑤

⑵词语飞白。举例:

①一捐班不晓官话,到任后谒见各宪。上司问曰:“贵治风土如何?”答曰:“并无大风,更少尘土。”(冯梦龙《广笑府》)②昔一人出外为商,不识字,船泊于江心寺,边携友游寺。见壁上写“江心赋”三字,连忙走出唤船家曰:“此处有'江心贼’,不可久停。”急忙下船,其友之曰:“不要忙,此是'赋’不是'贼’。”其人摇头答曰:“富便是富,有些'贼’形。”(冯梦龙《广笑府》)——字形飞白。③④⑤

⑶语意飞白。举例:

①“最近一段时间,谣言四起……”他照文件念过一句,便解释说……谣言四起,已经抓到三起了,同志们要提高警惕!”②③④⑤

⑷语法飞白。举例:

①为群:“没有一点集体思想。”秦大娘:“你有集体,你去集体,俺不集体。”②③④⑤

2、拈连 

拈连,上下文中,把适用某事物的词语或语意拈来用于另一事物进行表述。标准句式:授体→连词→受体。

⑴词语拈连。举例:

①蜜蜂既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②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在我心里。③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④这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总抱着孩子正在游戏一般的心情。……自觉着,崦办着这些事的心情却像游戏一般。(现代日本小说集.游戏)⑤⑥

⑵语意拈连。

A.受体语意拈连。举例:

①思想这个东西,用绳子是捆不住的。②③④⑤

B.授体语意拈连。举例:

①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脣》)②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③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赵令畴《乌夜啼·春思》)④⑤

3、双关

双关,有意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近音,彼此兼顾使语意双关地进行表达。双关与谐音的区别:双关是彼此兼顾,谐音是由此及彼。

⑴谐音双关。通过谐音达到语意双关。

①同字相关。举例: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开慧,柳直荀。

②同音近音相关。举例:“我打量是真墙,那里知道是个'假墙’!”众人听了,大笑起来。贾蔷也忍不住的笑。

⑵语意双关。

A.有迹的语意相关。举例: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林黛玉,薛宝钗。②③④⑤

B.无痕的语意相关。举例:①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②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③④⑤

⑶形声双关。举例: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②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③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④⑤

⑷形声义双关。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隐喻仕途。②③④⑤

4、谐音 

谐音。有意利用词的同音或近音,由此及彼进行表达。【注】谐音与双关的区别:谐音是由此及彼的相关,语意或有联系,但重在后者;谐音双关是彼此兼顾的谐音,语意或有侧重,但不可或缺。

⑴挖字谐音。从现成词语挖出一字或数字,进行谐音以表达新意。例如:狡兔三窟→狡兔三哭。又如:冯巩、李雪琴对话:我从小时候就喜欢你的名字,雪琴,勤勤,勤勤不就是爱劳动嘛!我小时候,家里都喜欢您,出去玩,裤子破了,妈就说“缝缝”。

⑵突兀谐音。在一连串同构同字的词后突接同字谐音词。例如:饭局,酒局,茶局,牌局,蜜橘,柑橘。

⑶截词谐音。拆分词语或词组进行谐音。例如:说我天赋异禀,我哪有天赋啊,只有一个饼。

⑷造词谐音。根据现有原词,临时生造一个相对应的“词”。例如:公理(婆理)。大家笑他气管炎。——妻管严。

⑸纠缠谐音。司马光砸缸(司马缸砸光,司马光砸光,司马缸砸缸)。

⑹谐音藏字。即用同音或近音的字代替本字进行表达。

A.藏字。举例: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B.猜谜。谐音藏字在谜语广泛使用。谜语的以音藏字很广,涉及音韵学。①谜面谐音。举例:闻听左右尽歌声(谜底:戬)②谜底谐音。举例:火把又起,众皆胆寒。(谜底:举炬俱惧)

5、婉曲 

婉曲,又称委婉,不直截了当,而有意把话语说得含蓄、婉转进行表达。【注】避讳,又称讳饰,回避忌讳而进行婉曲表达。避讳可视为特定的婉曲。

⑴谦敬。举例:

①贵姓?鄙人姓王。②欢迎光临。③④⑤

⑵迂回。举例:

①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曹操《与孙权书》)②秃顶婉称“谢顶”。上厕所婉称“方便一下”。今天我肚子疼得厉害,原来是来“那个”了。③④⑤

⑶避讳。主要分两大类:名讳,不直呼尊者名字。

A.称名避讳。举例:

①子厚讳宗元。(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字子厚。②汉文帝名恒,于是,姮娥改名“嫦娥”,恒山改为“常山”。③④⑤

B.习俗避讳。举例:

①“祥林嫂怎么了?”我赶紧问。“老了。”②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魏公叔痤病》)——不可讳,指死。③箸,因行船忌讳“住”,故又称“筷子”。④⑤⑥

6、冒昧 

冒昧,故意用唐突、冲撞、冒犯、犯忌的语言进行表达。简言之,委婉的反格。

⑴唐突,即有冒犯之意。举例:

①你这个疯婆子!②③④⑤

⑵俚俗,即不雅的言辞。举例:

①你知道个屁呀!麦哲伦死在路上了。②③④⑤

⑶犯忌,即不避忌讳。举例:

①你不得好死!②③④⑤

7、析字 

析字,根据汉字的形﹑音﹑义,进行化形﹑谐音﹑衍义表达。主要有(待查):离合、增损、借形、借音、切脚、双反、代换、牵附。

⑴借形。举例:

①成语:八字没一撇。②海动山倾古月摧。——“古”“月”是“胡”离合而来。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贾迎春的丈夫姓“孙”。④张俊民道:“胡子老官,这事凭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王胡子道:“我那个要你谢……”(《儒林外史》)⑤⑥

⑵借音。举例:

①上(刘邦)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史记.张耳陈余列传》)②③④⑤

⑶借意。举例:

①不管三七二十一。五十步笑百步。②今儿昨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甚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敢不大了?③④⑤

8、变用 

变用,又称移用,有意改变该词的常用词义、词性进行表达。简言之,突破词性的常规用法。词语的变性用法,既重要又复杂,它涉及语法问题。应该宽容,宽容的尺度是通俗易懂。

A.形容词变性。举例:

①红是暖色,蓝是冷色。②颜色分为赤橙黄绿蓝紫;味道分甜酸苦辣咸。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④⑤

B.动词变性。举例:

①打是亲,骂是爱。②打架不应该!——架,互殴互吵。③打架的同学站出来!④哪几个同学打了架?⑤

C.名词变性。举例:

①用风风谷子。②刘琨虽隔阂(于)寇戎,志存本朝。(《世说新语·言语》)——名词→动词,以字源看“隔阂”,当为动宾结构。③④⑤

9、升降 

升降,降用、升用合一,有意把词语原义降级或升级使用。简言之,大词小用、小词大用。

⑴降用,大词小用。例句:

①猫的罪状证明了……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认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②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本人的勋业得了赏识。③我是屋里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④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⑤⑥

⑵升用,小词大用。举例:①我们的寝室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对方有三国联盟,而我们这方却有四国……(《406寝室纪事》)②为了抵御严寒,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③④⑤

10、升降 

倒装,又称倒文,为追求整体表现力而有意颠倒字词、语序。【注】倒文并入倒装。

⑴词语倒装。举例:

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④⑤

⑵语序倒装。举例:

①谁不喜欢呢?从心里,从灵魂深处。②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礼记.檀弓》)③④⑤

⑶押韵倒装。举例:

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②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魏徵《述怀》)③④⑤

11、复叠 

复叠,有意接连或重复使用同一字词。【注】迭音(叠字)并入复叠。

⑴叠字,又称重言。举例:

①关关雎鸠。②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搁在腰。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④屋顶的炊烟——丝丝,袅袅,团团,片片——直接上青天。(佚名《西窗晚望》)⑤

⑵复辞。举例:

①从前咱们用风风谷子,风大风小谷都不便,当初我们有风车了,多便利!②③④⑤

12、避复 

避复,避免词语重复、句式齐整、表达顺序单一,而进行参差、错落的表述。【注】避复、错综合一。两者区别:避复是避免用词重复,错综是避免句式重复。合一后分为三类:词语避复、意思避复、句式避复。

⑴词语避复,即换词语。举例:

①成语:翻来覆去。颠三倒四。南来北往。没完没了。安如磐石;安如泰山。②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③来到了厦门岛……但见那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④这种新产品外观一般,质量也很普通。⑤⑥

⑵意思避复,即换意思。举例:

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史记·伯夷列传》)②③④⑤

⑶句式避复,采用错落句式。

A.破句式重复。举例:

①我讲话时,他微笑着站在那里听;我做事时,他站在那里看,微笑着。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切实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一般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常的树。③④⑤

B.破字数齐整。举例:

①仰头望处,已是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②③④⑤

C.破表述顺次。举例:

①空气是那么清新,月色是那么皎洁。月色像细瀑,空气像乐声。②③④⑤

13、互文 

互文,两个相关语意在上下文参互或分承见义进行表达。【注】互文、分承合一,宜称互承。互文又称互体﹑互言;分承,又称合叙、合说、并提、并展。

⑴参互见义。举例: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②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③④⑤

上下句互文。举例: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汉乐府《木兰辞》)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④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⑤⑥

⑵分承见义。举例: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②五禽之戏……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③④⑤

14、跳脱 

跳脱,又称断续,有意中断话语或转而言他的表述。常分三类:急收,遮断(岔断),突接。

⑴急收。举例:

①七斤自己知道是出场人物,被女人当大众这样辱骂,很不雅观,便只得抬起头,慢慢地说道:“你今天说现成话,那时你……”②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③④⑤

⑵遮断。举例:

①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听小僧――”智深睁着眼道,“你说,你说!”“说: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 田庄又广僧众极多……” (施耐庵《水浒传》)②③④⑤

⑶突接。举例:

①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②③④⑤

15、省字 

省字,又称省略、节缩,专用名称或典故内涵采用省字进行称说。

⑴人名省字。举例:

①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严乐”指严安、除乐,前者取姓,后者取名。②③④⑤

⑵专名省字。举例:①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汉书·梅福传》)——“廉茂”指孝廉茂材,前一个词取下字,后一个词取上字。②③④⑤

⑶专称省字。举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②③④⑤

⑷语意缩简。举例:

①成语:墨守成规。②③④⑤

16、连及 

连及,又称连文、连言、连语,所谓“连类而及”,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增加一个意思相类或相反的词。

⑴器物连及。举例:

①“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②“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其美,悬帜甚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升”是量酒器,“概”是量米刮平之木。③④⑤

⑵人事连及。举例:

①“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②“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离娄下》)③④⑤

17、镶嵌 

镶嵌,是在某个词语里插进多少个别的词以延伸其音节或者以此暗含另一种意思。

⑴嵌词。举例:

①成语:一清二楚。奇哉怪也。不尴不尬。②③④⑤

⑵嵌语。举例:

①滑天下之大稽。②③④⑤

⑶嵌字。举例:

①周天风波浪翻飞,恩光冲天电波随;来自五洲悲哀语,同汇四海波澜泪;志壮气烈西安急,名清高尚威;千年豪杰化英魂,古今中外汗青碑。——嵌首字。②③④⑤

18、缓气 

缓气,

⑴改字缓气。举例:

①战争和和平。改为:战争与和平。②动宾结构构成成语就成了词。改为:动宾结构组合为成语就成了词。③④⑤⑥

⑵添字缓气。举例:

①以下属于第一组。改为:以下就(则、已)属于第一组。②③④⑤⑥

⑶标点缓气。举例:①②③④⑤⑥

19、炼字 

炼字。即临时改变词语的原有用法或词性。狭义的移就,是临时改变词的用法(包括词性);广义的移就是词的活用,俗称炼字(词)。

⑴刻意突出某一特征

A.突出动作。举例: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挂,突出下决心。②③④⑤⑥

B.突出状态。举例: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深,突出荒凉多时。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突出两岸广阔。③④⑤⑥

C.突出声音。举例: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②③④⑤⑥

D.突出颜色。举例: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②③④⑤⑥

F.突出情绪。举例: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③④⑤⑥

G.突出字音。举例:

①蝇营狗苟。②③④⑤⑥

⑵刻意改变感觉,移觉用于炼字。

A.动作移感。举例:

①嘎子竖起耳朵听。②③④⑤⑥

B.状态移感。举例:

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②③④⑤⑥

C.声音移感。举例:

①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曾允元《点绛脣》)②③④⑤⑥

D.颜色移感。举例:

①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②③④⑤⑥

E.情绪移感。举例:

①②③④⑤⑥

F.情境移感。举例: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②③④⑤⑥

G.概念(抽象概念)移感。举例:

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②③④⑤⑥

H.空间移感。举例:

①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②③④⑤⑥

I.时间移感。举例:①②③④⑤⑥

[附录] 

偏义,又称复合偏义,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组合表义偏重其中一个。简言之,反义词用作偏义词。应视为词法。

⑴原含偏义。举例:①成语:醉生梦死。举足轻重。挑肥拣瘦。②不知好歹。③④⑤

⑵语境偏义。举例: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②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③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④⑤

汉字是单音节字,造字之初基本一字一音一义。由单音节走向双音节及多音节,是汉语造词最基本的方法。

共用,一个词语关联两个以上短语。应视为语法。

⑴统领共用。举例:①兵者不详之器,非正人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②③④⑤

⑵沿及共用。举例:①可寄百里之命,托六尺之孤,临大节而不可夺。(《风气通义·过誉》)②③④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