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醫谈疾病与自救

 道玄子142857 2021-06-16

        所谓的病其实都来源于生活,所以生活致病;人因情志影响、情到浓时便是空,不空的就留下“病”———此病非医药可医,所以生活才能治病。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所以三分病七分养。

        病,从床从丙,丙为心火,所以“病人”是心病了、情病了,躺在床上死气沉沉看不见前途的人。

         病分内因、外因、本因(魂魄)。治疗,首先是勘破病因,然后醫者与病人的调频,然后是病方与病人的调频、合一。

【比如:感冒】

        没有内急,不感外寒。如果你有了心事,有了焦灼,而又没头没脑地光着脚冲到寒冷的户外,你没12--2321准就会感冒。人生没有捷径,该经历的我们必须经历,“疾病”———也有它的命运,你必须一个喷嚏接着一个喷嚏地把那些寒邪鼓荡出去,同时眼泪汪汪还流点清涕,然后,你必须放松自己,裹得暖暖的,喝着热茶,有条件的自己开点小药,等着它走完这小段路,也趁势疼疼自己。

         内心焦灼,气就内聚,体表就虚,虚则外寒易袭。怀孕初期的感冒也是如此,胚胎夺气血而养,营卫亦不固。此时葱姜汤即可,葱白宣肺寒,生姜解表散寒。小病休息为上,如果此时不解内郁,且乱服药,反而扰乱气血,干扰代谢。虽说可以多喝水来加强代谢,但也不可太多,累了肾,更麻烦。

        正气虚,则邪气盛。有人一见病便以补为要,甚蠢。比如感冒,清淡饮食可以避免引表病入里。          有些疾病,有些情感,有些事件,如同我们命中注定要经过的那些门和道,不是时时都会得到救助和指导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自己开启和行走,哪怕黑暗哪怕泥泞,哪怕走不尽,哪怕走不出来,我们也得走下去,握着心的钥匙,坚忍地前行。

【不吃药不打针调理感冒】

【玄灸感冒】

        感冒是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引起肺卫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外感疾病。同气为感,异气为冒。大气疏泄,人也疏泄,大气收敛,人也收敛为感;大气疏泄,人反收敛,大气收敛,人反疏泄为冒。感冒是人体感冒风寒湿气。分为风寒外感、风热外感和暑湿外感。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 

 【感冒临床症状】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脉浮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四肢酸楚、咽痒或咽痛、咳嗽、食欲不振、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常见病因病机】素体虚弱,卫外不固,风邪挟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以致肺卫失宣,营卫不调而致感冒。

【玄灸原理】散风祛邪,解表宣肺,调和营卫。

【玄灸取穴】肺俞、百会、风府、风池、风市、太溪、天枢、命门、八风、八邪、膻中、大椎、风门、关元、神阙、翳风、曲池、合谷、足三里、涌泉等。 

【玄灸穴位置】

 百会:后顶直上1.5寸直对两耳尖顶上陷中。督脉。 

风池:从脑空下行耳后下,发际陷中,大筋外廉。足少阳胆经。

 大椎:第一胸椎上,又名百劳。督脉。

 风门:第二胸椎下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 

肺俞: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 

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陷中。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屈肘横纹头。手阳明大肠经。 关元:脐下3寸。任脉。 

【玄灸灸感】

风池穴灸感到达头的两侧,有热传导,少阳之经气使风寒之邪从少阳引向太阳而解,当两侧不热时风池由火针刺感变为灼烧感,停止玄灸而换穴;大椎向颈部及咽部两肩至手臂有热传导感,玄灸至灸感消失;合谷有压迫感、针刺感;肺俞有压迫感或向前胸热传导;风门有向前胸热传导或延少阴心经热传导,或灸至灸感回收并消失;足三里有压迫感及向解溪穴热传导或酸胀或向下传导。 

【玄灸语录】

 1.《内经》:“灸寒热之法,先灸大椎,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膝下三寸(足三里)分间灸之…巅上一穴灸之。” 

2.《神灸经纶》:“伤寒头痛身热,灸二间、合谷、神道、风池、期门、间使、足三里。”

        又曰 “伤寒汗不出,目红,耳聋,胸痛,颔肿,口噤,灸 侠溪、复溜。” 

      “伤寒发热,烦躁口干:灸曲泽、阴窍。” “余热:灸曲池、间使、后溪。” 

 

【玄灸经典病例】

 1.陈女士,48岁,自述感冒三日。症见头晕头痛,流涕,恶寒发热,面色白,四肢不温,语音低,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浮无力。诊断:阳虚感冒。玄灸取穴:百会、大椎、风池、风府、风市、翳风、合谷、涌泉、足三里、风门、关元。玄灸至大椎,患者感觉身体温暖,恶寒已失,且上身微有汗出玄,灸至足三里,全身轻松,精神充沛,而告痊愈。用此方法治疗阳虚感冒13800多例,其中老人及小孩占75%,中年人占25%。根据临床观察发现,阴虚火旺、气虚感冒的患者,需要玄灸灸疗多次,方能控制病情。有效率100%,完全配合治愈率98.3%。 

【发热】

        正气驱赶邪气外出的表现。所以,治疗发热要帮助正气,用寒凉药就是帮助邪气来压制正气。

        有些人担心会烧傻,其实,之所以会烧傻,是元气不能调精血上脑,故傻了。


【心脏病】

        心主发散,由足少阴肾制约。西医所谓的心脏病症状在中医里全体现在脾经、胃经、心包经中,所以,中医治疗心脏病与西医全然不同。心脏的问题在中医看来有几种表现:心肌缺血,会恍惚、心悸、心律不齐。心阳不振,会胸闷,总想当胸捶几下。膈肌不降,不能深呼吸,会憋闷,常叹息肺气不肃降,感觉憋闷,脸赭红。还有肾精不足导致的早搏、间歇,心包的心澹澹大动等。很多问题最终要靠脉象判断,哪怕同样的症状,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子。

        过去,人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以理解有理想而因吃不饱,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权力不够大,想管的事管不了。现在把脉时常常发现,今人,心无余而力更不足,成天灰心丧气,无精打采,吃饱喝足了,照样拿不起个,没激情—有靶子都不想拿箭,更何况现在好多人眼前一片灰暗,没靶子。

【 醫谈糖尿病】

        少年时吃苦太多,营养不良;中年时就报复性地狂吃滥饮,就会血糖尿糖不稳定。

糖尿病也是情志病,一定有感情上的重大缺失,有“欲而不得”的历史。

【醫谈高血压】

      是人体自保功能的体现。元气不足,精不足了,经脉瘀阻了,各脏腑得到的营养就不够,人体就通过加压的方式来满足需求。元气足了,精恢复了,经脉通了,人的血压就会正常了。

        所谓降压药,就是通过扩充血管和弱化心力来让指标正常,久而久之,常年服用降压药的人只有两条路走了:要么心脏病,要么脑溢血。而高血压者如果不服药,心脏持续的加压也会造成心室肥大,最后还是易患心脏病。这,就是高血压患者的两难境地。

凡血压高者想想,什么情形下你的血压会高?生气的时候,压力大的时候,劳累的时候,放不下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只要能静下来想一想,也许就会有些平复。所以,有时病好不好,在于自己能否觉悟。

【低血压】

动力不足的问题。其人无神萎靡。

【谈胃痛】

        胃病的最主要原因还不是冷饮与暴饮暴食,而是生气郁闷。生气郁闷则是肝木克制脾土,首先会表现在胃部。有些人郁闷后食少,食不下;有些人则是胃呆,吃得更多,或不停地吃零食。当人类的爱被抑制时,或当人类缺少爱时,都会用嘴巴的满足来填补胃部那深处的空虚和悲伤…

         男子生气郁闷多表现在肝和胃;女子则表现在乳房和子宫,胃经走乳房,肝经走子宫。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

      《灵枢·平人绝谷》:“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故,一切治疗,以保胃气为先。

【谈胆结石】

        原因有如下几种:(1)长期的晚睡。(2)长期的郁闷压抑。(3)长期不吃早饭。(4)想法偏激,不守中正。(5)乱吃营养补剂。

      胆囊疾患的病人越来越多了。一方面跟我们的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比如大量的食品添加剂、不恰当地吃各种无益的保健品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跟人的生活习性相关—有多少人生活在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当中?有多少人生活在忧郁愤懑、不遂所愿当中?

【谈白带】

       又称白浊、赤白带下等症。女人如果动了欲念,而又所欲不得,或欲虽得而男子早泄所致长期没有性高潮,因动情而分泌出的少量黏液积累在阴道壁内不能及时排出,就会积累浓缩而成白带,天长日久就会变黄发臭。

       所以,很多妇科病须夫妇二人同时约诊治疗,方能彻底治愈。

【谈春流感】

       冬藏不足。气候异常。从南方起,北行。

【冬流感】

       夏发散太过。气候异常。从北方起,南行。

【醫谈 癌症】

        细胞的无序生长,是肉体对生命的主动放弃,是肉体的自杀行为。

        五脏还可以清爽,六腑就没这福分了,一定要备受煎熬一要么胃被食物煎熬,要么下焦被屎尿憋着。总之,人要想活得清清爽爽真不容易。

        死病无药医———元气没了,再好的药也没有用。药医不死病———元气尚可,可以用药来鼓荡元气驱疾。

【百岁老人的生活之道】

        某日去北京台录影,谈百岁老人的生活之道,发现能耳聪目明活过九十的人,都是靠直觉而不是靠知识深谙生命智慧和生存智慧的。比如:

       (1)80%的老人爱吃红烧肉中的肥肉。我说过那是藏元气的地方,是生命精华凝聚之地,很多孩童和老人只是凭直觉而选择了它,而我们成人却因所谓“知识”而拒绝了它,怕血脂高,可许多不吃这些的人,甚至吃素的人,血脂还是照常高。所以血脂高跟吃不吃肥肉没多大关系,而是跟你身体内部运化营养的能力有关。

       (2)这些老人通常生育过5个以上的孩子。而我在《胎育智慧》里说过,正常的怀孕生子过程对女人的身体是一次生命再造,为了可爱的宝贝,我们的身体会激发出新的能量。再说了,子宫是块宝地,总不长庄稼的话,就长草;如若缺少爱的滋润的话,再兼气滞血瘀,还可能成戈壁荒漠。现在子宫疾患这么多,恐怕跟女人忧思内疚,反复流产反复戕害有关。

        (3)百岁老人一般原本身体并不好,正所谓“赖赖唧唧活百年”。其实,生病不过是预警,小警不断,大警不来。他们又没多少钱,所以也不依赖药物,比如某老人一不舒服就喝“那是豆类发酵的渣滓,有营养易消化,且臭而通窜,有通经脉之良效。

       (4)他们都有锻炼小窍门,而且一坚持就几十年,比如每天干搓全身、干梳头一百下。

       (5)百岁老人通常有自己的小小兴趣爱好,每日乐此不疲,心无旁骛,自然少管闲事少生气。

        其实,人活一世,至少要有情趣,至大要有心胸。他们夸儿媳夸女婿,夸得你都不好意思对他不好。他们活得明白,故能装聋作哑、甜言蜜语。而且勤快手巧,不怕吃苦。总之,他们知足地活着,他们直觉地爱着生活,又有点自私地爱着自己。

        活不活到100岁,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活着无愧疚,安宁、喜乐就成。能活多大岁数,还有天命管着呢。不过,对养生知识、对医疗信仰什么的,最好都有个度,太过、不及都不好。一矫情,一任性,就又是知识,而放弃了人体直觉这个重要的感知能力了。人最终是靠感觉活着,而不是靠指标活着。

      《黄帝内经·天年》对不得寿终的解释:(1)五脏不坚则五脏神不定,胡思乱想,神魂散乱。(2)使道不长一——六腑运化无力。(3)卑基墙先天不足,骨节不坚,薄脉少血。(4)数中风寒——包括老生气郁闷,血气受损,脉不通。如此这般,人则中寿而尽。

     《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形体毁沮。

     【  醫谈疾病之自救】

       人可以死于疾病,但不能死于对生命的无知。

        在西方,人们生病了,先是看医生,医生治不了了就求教于哲学、心理学,一切都不行了就去求助宗教(牧师),最后则是“见上帝”。而在中国,你只要找到一个好的中医就行了。因为,中国医学最可贵之处就是:它涉及全方位的拯救。

        医学是与人打交道的,所以我们也不能无视伦理的判断。在儒家,仿佛有着为政治上的信念而殉教的执着。在这方面,释迦牟尼恰恰与孔子相反,他作为王子,原本在政治上有着无上的权力,可以施行大慈大悲的善政,但他醒悟到只用政治和经济并不能真正解脱人类的烦恼,于是走上了出家修行之路。

       佛也曾得病,这叫“示疾”,看能否有人从中觉悟成、住、坏、空,但他的徒儿们除了哭泣,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佛就涅槃了。真正的疗愈实际上是一次重生一古代神话经常提到洞穴里只的巨蟒,巨蟒守护着生命之珠,提到用贞洁之处女去祭奠神龙,提到英雄战胜巨龙,而变成新的守护者——这就好像对生命疗愈的一个比喻,真正的治愈是一条危险的行径,因为你最终要在最黑暗处(犹如子宫)找到自我,再经历漫长的争斗和孕育(圣水的洗礼)才能重生。

        在生病的人身上,总能看到生命的顽强和执着。

       如果医药能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这世上就不必有哲学和宗教。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痛心疾首……每每看到庸医误下,而无法救百姓于水火痛心疾首。

       总有人私信让我帮着看中药方子,说的又是西医的病名。这有多混乱啊。第一,没见到人,没见到性情,便不知病由何起,不能评。第二,没把过脉,便不知病之深浅,证在何经,将向何处变化。所以,不必再有此问,因何开方,恐怕只有开方人清楚,问旁人也是对开方者的不恭,随便议论别人的方子也是医者之大忌。有精力、有能力的话,还是自学一些中医为好。

        医生—天下苍生之司命。

        医生是什么人啊—是敢于与死神争夺生命的人,也应该是把“无常”看得真真切切的人。既然这样,就多一些悲悯,多一些将心比心,人类,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往前走得长远啊!

       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命数真是个让人烦恼的东西,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我们,敬畏吧。


        凡弱者,一定会被强大的黑暗吸走……一定会。如何让心强大,如何让身体强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自救,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的一个女徒弟,因为身体、因为心力弱、因为直视过巨大的灾难,开始念经,开始吃素,并吃所谓修行人给她的不知道内容和名字的小药片……但一切于事无补。

        我说:你修行是为了开悟吧?开悟靠的是心力吧?心力又靠的是身体,你的身体在哪儿呢?元气虚者,哀而伤———因阳气运化无力,哀痛易堆积,久则伤;元气足者,哀而不伤———虽有悲怆,但得阳气疏布,易化,故无伤。

         学医的好处:(1)可以帮助别人。(2)可以帮助自己。(3)可以知道自己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4)可以对大自然、对宇宙法则表达自己的爱和谦卑。(5)可以不畏惧死亡……但仅仅学医是不够的,因为还不能“了生死”。

         学中医的人真不是单纯学医理就行的,最好具备以下几点:(1)天赋。(2)世事洞明。(3)人情练达。(4)熟知《内经》医理。(5)会用《伤寒论》之法。如此便是“上医”。若要“上上医”,还要“宅心仁厚”———慈悲;儿女情怀———纯真;英雄肝胆———有杀气和正气。否则,不能杀敌除魔。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可以慢慢来,但无此,就无法洞察人性,就不知病之所由。

        感叹:西医是医,中医岂止是医!

        网友说: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

        曰:德是后天修为,仙是先天灵性。二者缺一不可,人生,要精进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